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03596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协同的时间同步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CN202210085785.1在审
  • 王平;王超;王新红;何晨曦 - 同济大学
  • 2022-01-25 - 2022-05-03 - H04J3/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协同的时间同步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包括:设于车辆上的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设于侧的单点智能网联侧子系统,以及设于侧的将单点智能网联侧系统互联起来的多点智能网联侧子系统,设于后台的智能网联中心子系统所述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车载感知设备、车载计算设备和车载通信设备,所述智能网联侧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侧感知设备、侧计算设备和侧通信设备,所述智能网联中心子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中心计算设备和中心通信设备根据本发明,保证了协同系统在信息融合过程中时间上的对齐,可以为协同感知提供时间配准服务,从而提高感知精度。
  • 一种用于协同时间同步实现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网联公交车辆绿色驾驶控制方法-CN202310167367.1在审
  • 胡笳;雷明月;王浩然;杜豫川 - 同济大学
  • 2023-02-24 - 2023-05-12 - B60W50/14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网联公交车辆绿色驾驶控制方法,包括:基于V2I通信,将道路信息、车辆信息、交通信息发送至侧计算单元,由侧计算单元对接收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侧计算单元利用智能网联公交绿色驾驶控制模型,规划决策智能网联公交绿色驾驶方案,得到包括期望车速、期望车道的绿色驾驶决策信息;基于V2I通信,将绿色驾驶决策信息由侧计算单元对应发送至智能网联公交,引导或控制公交的行驶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协同环境下智能网联公交横纵向耦合的绿色驾驶控制,能够引导控制智能网联公交安全、绿色、高效通过城市道路路段及交叉口区域。
  • 一种智能公交车辆绿色驾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协同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CN202211016027.0有效
  • 王平;傅良伟;王超;王新红 - 同济大学
  • 2022-08-24 - 2023-09-01 - G08G1/01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摄像头的协同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包括设于车辆上的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和设于侧的智能网联侧子系统,其中,车载摄像头和侧摄像头通过GNSS授时进行时间同步,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和智能网联侧子系统都将像素坐标转换成WGS84坐标,实现车载摄像头和侧摄像头的空间对齐,智能网联侧子系统将检测结果推送给车辆,自基于自身RTK位置信息与侧检测结果进行关联融合,自周围障碍物将车载摄像头检测结果与侧检测结果进行融合,本发明保证了协同系统在信息融合过程中空间上的对齐,不管是自还是自周围的障碍物目标都可以通过位置信息与侧的感知结果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实现协同感知,推进协同落地。
  • 一种基于摄像头协同实现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突发瓶颈区网联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CN202210393499.1在审
  • 孙棣华;赵敏;董旭东 - 重庆大学
  • 2022-04-15 - 2022-09-16 - G08G1/09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突发瓶颈区网联自动控制方法,包括:确定观测区域,所述观测区域包括以快速瓶颈处为起点向上游依次选择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获取网联自动所处区域;根据所述网联自动所处区域确定所述网联自动的换道行为,以完成对所述网联自动的换道控制,其中,不同的观测区域对应不同的换道行为。本发明提出的网联自动控制方法,综合考虑了感知区的所有车辆信息,为网联自动的换道效率提供了数据基础;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网联自动的换道控制算法,根据每辆网联自动的状态采用不同的换道算法,既能保证换道安全
  • 一种快速路突发瓶颈区网联动车控制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交通管控系统-CN202110695192.2在审
  • 金峻臣;华文;汪作为 - 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6-22 - 2021-09-24 - G06F30/20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交通管控系统,包括侧检测单元、侧控制单元和服务器;侧检测单元与服务器端数据连接,用于检测道路车辆的行车数据,道路车辆包括网联和非网联网联集成有车辆仿真环境;侧控制单元与服务器端数据连接,用于控制道路设施的执行信号;服务器集成有交通仿真环境,交通仿真环境用于接收侧检测单元发送的行车数据和网联发送的行车数据,交通仿真环境还用于根据行车数据与网联的车辆仿真环境联合仿真,生成道路信号控制指令,并生成与车辆仿真环境相同的车辆控制指令;服务器还用于将道路信号控制指令发送到侧控制单元,将车辆控制指令发送到对应的网联
  • 一种交通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混合交通场景下的快速双车道协同控制方法-CN202110767119.1有效
  • 孙棣华;赵敏;靳双 - 重庆大学
  • 2021-07-07 - 2022-04-22 - H04L67/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交通场景下的快速双车道协同控制方法,包括同一行驶方向的快速的双车道,所述双车道包括第一道和第二道;所述双车道上行驶有多辆人驾车HV和多辆网联自动CAV,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定义快速混合交通子车队;S2:子车队中网联自动的通信拓扑;S3:构建网联自动控制策略和人驾车模型;S4:基于空间分布的双车道混合交通群体控制方法。本发明根据网联自动和人驾车在道路上的物理空间位置给出了一种混合交通子车队的划分方法,并基于此构建了新的网联自动控制算法,使得网联自动在混合交通场景下控制算法更易实现。
  • 一种混合交通场景快速路车道协同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协同的空间对齐方法及系统-CN202310090952.6在审
  • 王平;徐筠益;王超;王新红 - 同济大学
  • 2023-02-09 - 2023-06-06 - G08G1/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协同的空间对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分别在侧、端部署智能网联侧子系统、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子系统间通过V2X进行车协同;S2、智能网联侧子系统和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分别通过构建大地WGS84坐标系进行子系统间的空间对齐;S3、智能网联侧子系统构建东北天坐标系进行子系统内部的空间对齐,然后将东北天坐标系转换到大地WGS84坐标系;S4、智能网联车载子系统构建东北天坐标系进行车载子系统内部的空间对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保证了协同系统在信息融合过程中空间对齐,为协同感知构建统一坐标系,提高了感知目标物的定位和跟踪精度。
  • 一种用于协同空间对齐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层四级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CN202211164644.5在审
  • 梁子湘;陈凌子;蔡营 - 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23 - 2023-05-23 - G08G1/01
  • 一种基于三层四级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包括:云控平台、侧基础设施、网联式智能汽车、通信网与资源平台等五个部分,所述通信网连接人、、云各节点,所述网联式智能汽车、侧基础设施及资源平台与云控平台相连,所述网联式智能汽车还可直接连接侧基础设施与其他网联式智能汽车,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云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的概念、架构与运行过程,它是信息物理系统理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典型应用,系统在物理系统层之上构建信息空间的信息映射层与融合应用层,进行车云融合感知、决策与控制,可实现车辆行驶和交通运行的安全、效率等性能的综合提升。
  •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智能汽车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协同的实在环仿真测试平台-CN202210651440.8在审
  • 李曙光;罗钟林;赵洋;胡杰瑞;孔召权;程洪 - 电子科技大学
  • 2022-06-09 - 2022-09-16 - G05B1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协同的实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智慧端、智能网联端、仿真云端和通信服务端,智慧端通过通信服务端向仿真云端上传交通流数据,智能网联端通过通信服务端向仿真云端上传其定位信息,仿真云端基于真实场景快速模拟不同虚拟交通流要素等干扰因素,仿真云端应用智能网联车辆孪生算法根据实时交通流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将其实时传输至智能网联端,以驱动其做出相应运动,智能网联端更新自身姿态和定位信息,再实时上传至仿真云端。本发明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和混合环境相结合的闭环测试系统。本发明可以在自动驾驶汽车道路侧试之前作为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测试技术。
  • 一种基于车路云协同仿真测试平台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