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454526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CN202010498369.5在审
  • 禹珉宇;高武恂;李旺宇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2020-06-04 - 2021-01-15 - H01L27/32
  • 种显示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周区域;在外周区域中基板上的第一导电;覆盖第一导电的绝缘;和在外周区域中绝缘上的第二导电,第二导电包括多个第一孔,其中第一导电与第二导电的多个第一孔不重叠,从而防止了第一导电与位于第二导电上的第三导电之间的短路。
  • 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种电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CN202210474056.5在审
  • 吕文峰;鲁强;王莉 - 北京梦之墨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4-29 - 2022-08-05 - H05K3/00
  • 本发明公开了种电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电子制造技术领域。该电子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基材;利用第一低温导电浆料在基材之上形成第一导电,并对第一导电进行表干处理;利用第二低温导电浆料在第一导电之上形成至少覆盖目标区域的第二导电,获得焊盘电极;同时对第一导电和第二导电进行热固处理,得到由第一导电与第二导电交联融合体的电子结构。本发明利用低导电颗粒高树脂的第一低温导电浆料形成与基材直接接触的第一导电,利用高导电颗粒低树脂的第二低温导电浆料在第一导电之上形成焊盘电极;另外,第一导电和第二导电同时进行热固化,实现电子结构高附着和可焊接的效果
  • 一种电子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CN202310323298.9在审
  • 许传志;谢正芳;李曼曼;胡思明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2023-03-29 - 2023-06-30 - H10K59/12
  • 本发明公开了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导电包括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设于第一导电背离基板侧,第二导电包括第二导电结构,在沿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的重叠区域为第一区域,第一导电结构和第二导电结构的未重叠区域为第二区域;有机绝缘,至少部分设于第一导电和第二导电之间,且有机绝缘至少设于第一区域;无机绝缘,设于第一导电和第二导电之间。本发明增大了在沿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导电和第二导电之间的膜厚度,满足于显示面板对于低负载的要求。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CN201110021240.6有效
  • 后藤顺;畠山荣祐;安生健二;荻岛义智 -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 2011-01-14 - 2011-08-24 - H01L21/77
  • 本发明提供了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装置具有栅电极膜、第一电极膜及第二电极膜以及导电膜,所述导电膜与第一电极膜连接,由包括第一导电及与第一导电重叠而形成的第二导电导电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形成第一电极膜和第二电极膜的电极膜形成工序;形成导电使其与第一电极膜及第二电极膜连接的导电形成工序;从导电中除去规定区域以外的部分由此形成导电膜的导电膜形成工序,导电形成工序包括:在第一电极膜及第二电极膜的上面分别形成第一导电第一导电形成工序;和在第一导电的上面形成第二导电的第二导电形成工序。
  •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导电结构与电池-CN202110124361.7在审
  • 魏松烟;郑嘉晋 - 优材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1-29 - 2022-07-29 - H01M4/62
  • 本发明公开导电结构及包括该导电结构的电池。导电结构包括金属基体、第一导电、石墨烯以及第二导电第一导电设置于金属基体,第一导电包括多个纳米碳管。石墨烯设置在金属基体与第一导电之间。第二导电设置于第一导电,且第二导电的材料位于这些纳米碳管之间的间隙。本发明除了具有极佳的导电性外,还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 导电结构电池
  • [发明专利]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2110681004.0有效
  • 范江峰;刘腾蛟;胡源;李鑫 - 江苏纳美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21-06-18 - 2022-08-05 - H01B5/14
  • 本公开涉及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柔性复合导电膜包括衬底、第一导电、第二导电和电子隧穿,其中,第一导电包括由多个金属纳米线构成的网络状导电结构,第二导电为平面导电结构;在第一导电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情况下,电子隧穿层位于第一导电或者第二导电上,在第二导电设置在衬底上的情况下,电子隧穿层位于第一导电上,第一导电与所述第二导电之间形成导电通路。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复合导电膜具有较好的平面导电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表面平整度,能够满足大尺寸柔性触控及器件的行业需求。
  •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发明专利]压力调制致动器及其制作方法-CN202010375646.3在审
  • 陈鲁倬;张薇;周培迪 - 福建师范大学
  • 2020-05-07 - 2021-11-09 - F03G7/06
  • 本发明涉及种压力调制致动器及其制作方法,绝缘设置于第一导电和第二导电之间。当按压所述第二导电或所述第一导电时,可以改变所述第二导电和所述第一导电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和所述第二导电接触。当所述第一接电部和所述第二接电部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时,电流会流过所述第一导电、所述第二导电。此时所述第一导电和所述柔性基体发热量较大,会发生较大的形变。即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导电和所述第二导电的接触面积,也可以控制所述压力调制致动器的形变程度,容易控制,灵敏度高。
  • 压力调制致动器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专利]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CN201110100206.8无效
  • 何崇文 - 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4-21 - 2012-07-04 - H05K3/40
  • 本发明公开种线路板的制作方法。提供承载板。分别形成第一导电第二导电于承载板的相对两表面上。分别形成至少第一导电柱及至少第二导电柱于第一导电上与第二导电上。分别压合第一结构及第二叠结构于第一导电上与第二导电上。分别移除部分第一结构以及部分第二叠结构至暴露出第一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柱。分别形成第三导电以及第四导电于剩余的第一结构与第一导电柱上以及于剩余的第二叠结构与第二导电柱上。移除承载板。
  • 线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种新型凹凸纹金属导电-CN202020882874.5有效
  • 戚远平 - 东莞市诒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5-22 - 2020-10-23 - H01H1/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新型凹凸纹金属导电粒,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金属第一粘合、硅胶、第二粘合、第二导电金属第一导电金属和第二导电金属均为表面冲压出导电凸粒的导电金属片,导电凸粒凸出于远离第一粘合和第二粘合导电金属片侧设置;第一导电金属和第二导电金属外边缘具有分别伸入第一导电金属和第二导电金属的L形折边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凹凸纹金属导电粒,两面金属导电均可使用,通过在导电金属导电凸点,降低了阻抗,提高了导电性能,可有效避免传统的平面导电粒碳粉或者金属网烧焦PCB板的问题,可防止将导电粒装反而影响按键的导电
  • 一种新型凹凸金属导电
  • [发明专利]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210323550.8有效
  • 施明宏;李征华;许哲豪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2-09-04 - 2013-01-02 - G02F1/13
  • 本发明公开了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导电第一绝缘、第二导电、第二绝缘以及第三导电第一导电包括断开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导电区。第一绝缘设置于第一导电上,其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一导电区的第一通孔。第二导电设置于第一绝缘上。第二绝缘设置于第二导电上,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三导电设置于第一与第二绝缘上且电连接第一导电区与第二导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避免液晶显示板的制造过程中由大面积的金属布线引起的静电风险。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种电致变色器件-CN202111549465.9在审
  • 梁劲豪;刘振钊;胡国阳 - 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2021-12-17 - 2023-06-20 - G02F1/155
  • 本申请提供种电致变色器件,属于电致变色领域。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电基底、电致变色和第二导电基底;第一导电基底包括层叠的第一导电第一基底层,第二导电基底包括层叠的第二导电和第二基底层,且第一基底层层叠在第一导电远离电致变色侧,且第二基底层层叠在第二导电远离电致变色侧;第一导电的硬度和第二导电的硬度中,至少其不小于第一硬度值,通过调节第一导电与第二导电的硬度,以避免第一导电与第二导电接触发生短路,从而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稳定性
  • 一种变色器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