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47699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结构-CN201721087063.0有效
  • 不公告发明人 - 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17-08-28 - 2018-05-11 - B24B37/0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单元集成;线路结构,形成于单元集成上表面;具有由第二厚度减薄至第三厚度的第一介质,第一介质包覆线路结构,减薄以获得表面平坦化的第一介质,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第三厚度小于第一厚度;及具有第四厚度的第二介质,补偿沉积于具有第三厚度的第一介质的表面,第二介质修复第一介质研磨产生的表面缺陷,第二介质与第一介质两者叠加为半导体结构所需要的介质,第四厚度小于等于第三厚度。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介质中产生的刮伤,并提高产品良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介质厚度的精确控制。
  • 一种半导体结构
  • [发明专利]改善介质研磨返工工艺的方法-CN201410163486.0无效
  • 徐莹;罗飞;周维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4-04-22 - 2014-08-06 - H01L2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介质研磨后返工工艺的方法,用于对介质研磨后的半导体衬底进行返工,所述介质被过量研磨,所述介质具有目标厚度,包括:测量所述介质的实际厚度;根据所述介质的实际厚度与所述介质的目标厚度的差异,获得补偿膜厚度,所述补偿膜用于覆盖所述介质的表面;获得覆盖膜的目标厚度,所述覆盖膜用于覆盖所述补偿膜的表面;根据所述补偿膜与所述覆盖膜厚度之和,进行一次沉积工艺,形成所述补偿膜和覆盖膜本发明减少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给下方的介质带来的损伤,减少了研磨误差带来的器件性能漂移。
  • 改善介质研磨返工工艺方法
  • [发明专利]改善介质厚度均匀性的方法-CN202211303399.1在审
  • 张磊;王晓日;禹楼飞;高国磊 - 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2022-10-24 - 2022-12-27 - H01L21/336
  • 本申请提供一种改善介质厚度均匀性的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衬底上形成硅化物阻挡;刻蚀硅化物阻挡,露出衬底上需要形成硅化物的区域;形成硅化物;去除衬底背面的硅化物阻挡;形成接触孔刻蚀停止;形成介质;形成接触孔和接触孔场板。沉积介质之前通过背面硅化物阻挡刻蚀(BSE)工艺去除衬底背面的硅化物阻挡,采用自下而上层叠的高深宽比工艺(HARP)膜和等离子体增强四乙氧基硅烷(PETEOS)作为介质,可以改善介质厚度均匀性,保证通过刻蚀在介质中形成接触孔和接触孔场板的工艺精度。
  • 改善介质厚度均匀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CN202110612944.4在审
  • 罗佳明;王建东;李拓;杨永刚;李华东;张莉 -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1-06-02 - 2021-09-03 - H01L27/115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备方法,先在衬底上交替堆叠绝缘介质形成以叠结构,然后形成垂直贯穿叠结构的沟道结构,再去除介质形成凹槽,最后去除部分层绝缘,并在凹槽内填充栅极导体其中,在形成沟道结构之前,增加了绝缘厚度且减小了介质厚度,因此可以降低形成沟道结构的刻蚀工艺难度,且可以减小介质导致的晶圆应力。另外,在最后去除了增加的绝缘后,还能保证最终叠结构中层绝缘介质厚度为各自所需的厚度
  • 一种半导体器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CN202110071804.0在审
  • 渠汇;杨鹏;唐睿智;吉利;钱文明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21-01-19 - 2022-07-29 - H01L21/8234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的分立的鳍部,衬底上形成有横跨鳍部的栅极结构,栅极结构的顶部形成有第一硬掩模,第一硬掩模上形成有第二硬掩膜,第一硬掩模的材料硬度小于第二硬掩模的材料硬度,基底上还形成有覆盖第二硬掩模介质材料;去除第一部分厚度介质材料,露出第二硬掩模,并且剩余介质材料覆盖第一硬掩模的侧壁;去除部分厚度的第二硬掩膜;去除部分厚度的第二硬掩模后,同时去除第二部分厚度介质材料、剩余的第二硬掩模和第一硬掩模,剩余的介质材料作为介质介质覆盖栅极结构的部分侧壁或整个侧壁。
  • 半导体结构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膜的制造方法-CN202211101133.9在审
  • 朱绍佳;于明非;张健;周海锋 - 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2022-09-09 - 2023-06-23 - H01L21/20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一、提供形成有底部膜的半导体衬底,在底部膜上具有由第一图形结构形成的第一台阶。步骤二、形成膜,包括如下分步骤:步骤21、采用FCVD工艺沉积第一介质并实现对膜的平坦化。步骤22、沉积第二介质,第一介质的沉积厚度和第二介质的沉积厚度的和等于膜的目标厚度。步骤三、在达到目标厚度膜的选定区域中形成穿过膜的孔连接结构。第二介质的硬度大于第一介质的硬度,以防止产生蝶形缺陷。本发明能在膜的形成过程中避免使用化学机械研磨工艺,从而能完成消除由化学机械研磨工艺所带来的膜的表面刮伤以及边缘剥皮缺陷,从而能提高产品良率。
  • 层间膜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高深宽比接触孔的制作方法-CN202310160705.9在审
  • 庄琼阳;贺术;夏超;鄢江兵;卢金德;贾晓峰;赵丽丹;陈献龙 - 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23-02-24 - 2023-03-21 - H01L21/7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深宽比接触孔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于衬底上形成金属介质介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厚度部与第二厚度部;于介质上形成层叠的氮化硅掩膜和氮化钛掩膜,氮化硅掩膜与第二厚度部的厚度比不大于氮化硅掩膜与第二厚度部的刻蚀选择比,氮化钛掩膜与第一厚度部的厚度比不小于氮化钛掩膜与第一厚度部的刻蚀选择比;图形化掩膜叠以形成开口;基于图形化的掩膜叠刻蚀介质以形成通孔。本发明中采用氮化硅掩膜和氮化钛掩膜作为阻挡刻蚀介质,根据刻蚀选择比能够完全消耗氮化硅掩膜,避免氮化硅残留提高器件电性能;并且无需增加氮化硅研磨液和氮化硅回刻工艺,降低成本。
  • 一种高深接触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CN202320613774.6有效
  • 林伯淳 - 台玻天津玻璃有限公司
  • 2023-03-24 - 2023-08-08 - C03C17/3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镀膜玻璃及中空玻璃,属于玻璃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底层电介质;在所述底层电介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中介质;在第一中介质的上表面设置有导电功能,在导电功能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中介质,在第二中介质的上表面设置有顶层电介质;其中:所述底层电介质厚度为50nm~100nm;所述第一中介质、导电功能和第二中介质厚度均为80nm~120nm;所述顶层电介质厚度为20nm~50nm。本申请通过合理的层状结构和不同之间厚度的搭配,在保证可见光透射比的前提下,避免玻璃发生氧化。
  • 一种镀膜玻璃中空玻璃
  • [发明专利]芯片晶圆及其制作方法-CN201410203523.6有效
  • 王志高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4-05-14 - 2019-04-09 - H01L23/528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芯片晶圆及其制作方法,芯片晶圆包括:衬底;介质,设置在衬底上,介质上还开设有多个接触孔,接触孔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贯穿介质;金属,设置在介质上;以及多个连接部,一一对应地位于多个接触孔内,连接金属与衬底;介质包括第一区和围绕第一区的第二区,第一区和第二区上均设置有接触孔,第一区的厚度大于第二区的厚度。本申请将位于芯片晶圆的边缘的介质厚度减小,即使第二区变薄,从而使得接触孔能够更容易地贯穿介质,避免出现接触孔无法贯穿介质的问题,保障设置在接触孔中的连接部能够可靠地将金属与衬底连接
  • 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应用Low‑K厚介质的超低电容瞬态电压抑制器结构-CN201720559008.0有效
  • 朱伟东;赵泊然 - 江苏应能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5-19 - 2018-01-30 - H01L2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Low‑K厚介质的超低电容瞬态电压抑制器结构,包括硅基衬底,处于硅基衬底上表面的外延,以及处于外延上表面上方的金属,在金属下表面与外延上表面之间设有介质,所述金属上表面形成钝化;所述介质中部开设有贯穿介质上下表面的接触孔,金属沉积穿过接触孔与外延接触,所述介质为低阶电常数介质介质厚度为2微米—5微米。本实用新型采用介电常数为3.5的掺氟二氧化硅或介电常数为3.0的掺碳二氧化硅作为介质,以及厚度控制在厚度为2微米—5微米,相比于同款抑制器中,可以将介质电容降低20—30%,从而也就能够降低TVS
  • 一种应用low介质电容瞬态电压抑制器结构
  • [发明专利]焊盘厚度监测方法以及具有焊盘厚度监测结构的晶圆-CN201510054213.7有效
  • 李健;胡骏 - 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
  • 2015-02-02 - 2019-03-15 - H01L21/6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盘厚度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位于晶圆测试区的半导体基底;在半导体基底上形成金属介质;对金属介质进行刻蚀并使用第一金属进行填充后形成第一金属区;在金属介质和第一金属区表面淀积形成第二金属,第一金属在刻蚀工艺下的损失量小于第二金属的损失量;刻蚀第一金属区表面的至少部分第二金属;在第一金属区、第二金属表面以及金属介质表面淀积形成介质;刻蚀第二金属表面以及第一金属区表面的至少部分层介质;测量第二金属上表面与第一金属区上表面的高度差,获得焊盘厚度。上述焊盘厚度监测方法可实现对焊盘厚度的有效监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焊盘厚度监测结构的晶圆。
  • 厚度监测方法以及具有结构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1062710.9在审
  • 郭崇永;金兴成 - 无锡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 2020-09-30 - 2022-04-12 - H01L27/10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基底,基底上形成有选择开关晶体管;第一介质,第一介质层位于基底的上表面,且第一介质覆盖选择开关晶体管;中间介质,中间介质包括多层层介质,多层层介质依次叠置于第一介质的上表面;电容,电容沿中间介质厚度方向贯穿至少两层层介质,并与选择开关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第二介质,位于介质上表面,且覆盖层介质及电容;次顶层金属,第三介质,顶层金属。使得电容面积与中间介质厚度相关,利用介质纵向堆叠高度来解决存储单元缩小的情况下电容面积不足的问题。
  •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