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547824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柔版印刷板前体、成像组件及用途-CN202180061458.6在审
  • A·卡里姆;A·斯捷潘诺夫;M·Z·阿里 - 米瑞控公司
  • 2021-05-18 - 2023-06-02 - B41C3/00
  • 本发明涉及浮雕形成前体,其包括基板和浮雕形成,浮雕形成具有:聚合物;至少一种可光聚合单体;光聚合引发剂;和低表面能单体。浮雕形成组件,包括具有低表面能单体的浮雕形成前体和与浮雕形成表面完全光学接触的掩模元件。一种制作浮雕图像的方法,包括:通过掩模元件将浮雕形成暴露于固化UV辐射,以形成具有聚合区域和非聚合区域的经成像的浮雕形成;从经成像的浮雕形成去除掩模元件;以及通过去除非聚合区域来显影经成像的浮雕形成,从而形成浮雕图像。浮雕图像具有弹性体和共聚物,该共聚物包括至少一种经光聚合的单体和具有硅氧烷部分的低表面能单体;以及浮雕表面具有硅氧烷部分。
  • 印刷板前体成像组件用途
  • [发明专利]电致发光装置-CN200710085674.6无效
  • 安川浩司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2007-03-06 - 2007-10-31 - H01L27/32
  • 本发明的电致发光装置,在元件基板(S)的电路形成(S2)上的形成有各有机EL元件(12)的区域形成了阻挡15。而且,在元件基板(S)的电路形成(S2)上形成阻挡15后,对元件基板(S)进行加热,从电路形成(S2)除去内在于电路形成(S2)中的水分。然后,形成功能(19)、对置电极(20),来形成有机EL元件(12)。从而,未蒸发而残留在电路形成(S2)中的水分,由该阻挡(15)被拦截而不浸入功能(19)内部,因此有机EL元件(12)的功能不会被水分浸湿。
  • 电致发光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加热料筒的加热通风系统-CN201911135657.8在审
  • 郑志荣;权安江 - 亿夫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19 - 2020-03-31 - B29C48/80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料筒的加热通风系统,属于加热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风道形成、隔热、电磁线圈层和风罩,风罩固定设置在加热料筒外侧,风道形成、隔热和电磁线圈层设置于加热料筒与风罩之间,风道形成设置在加热料筒外壁上,风道形成包括多个隔热瓦,相邻两个隔热瓦之间可拆卸连接,风道形成与加热料筒之间形成风道,风道一端位于风罩内,另一端与风罩外部连通,风罩上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用于产生经过风道的气流,隔热设置于风道形成外侧,电磁线圈层设置于隔热外侧。加热效果更好,热利用率高,并且风道形成能够有效避免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散失,并且在需要进行降温调节时能够方便的进行降温操作。
  • 一种加热通风系统
  • [实用新型]一种加热料筒的加热通风系统-CN201922003612.7有效
  • 郑志荣;权安江 - 亿夫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2019-11-19 - 2020-09-25 - B29C48/8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料筒的加热通风系统,属于加热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风道形成、隔热、电磁线圈层和风罩,风罩固定设置在加热料筒外侧,风道形成、隔热和电磁线圈层设置于加热料筒与风罩之间,风道形成设置在加热料筒外壁上,风道形成包括多个隔热瓦,相邻两个隔热瓦之间可拆卸连接,风道形成与加热料筒之间形成风道,风道一端位于风罩内,另一端与风罩外部连通,风罩上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用于产生经过风道的气流,隔热设置于风道形成外侧,电磁线圈层设置于隔热外侧。加热效果更好,热利用率高,并且风道形成能够有效避免加热过程中的热量散失,并且在需要进行降温调节时能够方便的进行降温操作。
  • 一种加热通风系统
  • [发明专利]长条层叠片的卷料-CN201980009705.0在审
  • 上道厚史;冈本直也;中石康喜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2019-01-22 - 2020-09-04 - B32B7/06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在由包含带树脂膜形成的支撑片和长条的剥离片的长条层叠片卷绕成卷状而成的卷料中的树脂膜形成上产生卷绕痕迹,该带树脂膜形成的支撑片具有大致矩形的支撑片和形成于支撑片的大致矩形的树脂膜形成,且具有用于将环形框架保持在俯视下围绕树脂膜形成的区域的大致矩形的环形框架保持构件,在剥离片剥离处理面上短边方向的两端连续层叠长条辅助片,多个带树脂膜形成的支撑片沿剥离片长边方向可剥离且独立地暂时粘着于剥离片剥离处理面上短边方向内侧该长条层叠片中,将从去除剥离片后的树脂膜形成侧俯视图中树脂膜形成与辅助片外侧端的距离设为W1、将该俯视图中辅助片最宽部分的辅助片宽度设为W2时,W2/W1≤1.6。
  • 长条层叠
  • [发明专利]天线装置、雷达装置和车载雷达系统-CN201210029465.0有效
  • 行松正伸;近藤旭;三宅康之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2-01-31 - 2012-08-01 - H01Q1/38
  • 所述基底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绝缘层层叠起来的两个或更多个图案形成。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图案形成包括第一图案形成和第二图案形成。所述第一图案形成形成位于所述基底的表面处的外层之一。所述第一天线形成在所述第一图案形成上,包括排列成行的多个天线单元,并在所述多个的层叠方向上发射电磁波。所述第二天线形成在所述第二图案形成上,被排列在所述第一天线部的多个天线单元的天线阵列方向上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上,并在所述天线阵列方向上发射电磁波。
  • 天线装置雷达车载系统
  • [发明专利]口服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CN200780053173.8有效
  • 加太章生;杉浦裕作;铃木栄次;冈部秀晃 - 琳得科株式会社
  • 2007-12-14 - 2010-03-31 - A61J3/0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服给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第一水膨胀性凝胶形成和第二水膨胀性凝胶形成设置在最外层,在内部空间封入药物,所述内部空间是通过使所述第一水膨胀性凝胶形成的周边部和所述第二水膨胀性凝胶形成的周边部直接或者经由粘合剂粘结而形成的,其中,该方法包括:(a)步骤,形成第一水膨胀性凝胶形成;(b)步骤,在所述第一水膨胀性凝胶形成的所定部分上形成凹部;(c)步骤,将药物填充至所述形成的凹部内,从而得到药物填充体;以及(d)步骤,在所述药物填充体上,直接或者经由粘合剂形成第二水膨胀性凝胶形成,使得所述第一水膨胀性凝胶形成和所述第二水膨胀性凝胶形成粘结在所述凹部的周边部。
  • 口服制剂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水压转印膜结构、转印膜结构及水压转印方法-CN201310374354.8在审
  • 徐茂峰 - 徐茂峰
  • 2013-08-23 - 2015-03-18 - B44C1/175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压转印膜结构,包含水溶性薄膜基材、形成在该水溶性薄膜基材上的第一图案预形成形成在该第一图案预形成上的第二图案、位于该第二图案上方的油溶性固定形成在该油溶性固定上的活化剂其中,该第一图案预形成包括至少一个由水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一区及至少一个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二区;该活化剂是至少部分渗透通过该油溶性固定进入该第二图案及该第一图案预形成而与该第二图案及该第一图案预形成产生互溶该水压转印膜结构能在物件上形成具有凹凸触感且多样化的立体图案。
  • 水压膜结构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CN201410376834.2有效
  • 苫米地秀一;小谷淳二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2014-08-01 - 2017-08-29 - H01L29/778
  • 本发明公开了半导体器件以及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该半导体器件包括形成在衬底上的第一超晶格缓冲。在第一超晶格缓冲形成有第二超晶格缓冲。在第二超晶格缓冲上由氮化物半导体形成有第一半导体。在第一半导体上由氮化物半导体形成有第二半导体。第一超晶格缓冲通过交替地且周期地层叠第一超晶格形成和第二超晶格形成形成。第二超晶格缓冲通过交替地且周期地层叠第一超晶格形成和第二超晶格形成形成。第一超晶格形成由AlxGa1‑xN形成,第二超晶格形成由AlyGa1‑yN形成,其中x>y。掺杂到第二超晶格缓冲中的杂质元素的浓度高于掺杂到第一超晶格缓冲中的杂质元素的浓度。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