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沟槽平面化方法在绝缘体上键合亚微米硅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4115417.3 申请日: 1994-08-17
公开(公告)号: CN1050929C 公开(公告)日: 2000-03-29
发明(设计)人: C·J·麦克拉克伦;A·L·里沃利 申请(专利权)人: 哈里斯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08 分类号: H01L21/08;H01L21/8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大建
地址: 美国佛***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利用沟槽腐蚀方法和氮化硅层20,为硅岛18提供可控厚度和抛光停止层,在绝缘衬底8上面键合硅,提供具有均匀厚度的硅岛18。
搜索关键词: 利用 沟槽 平面化 方法 绝缘体 上键合亚 微米
【主权项】:
1、一种在绝缘衬底上形成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支撑片和器件衬底,该支撑片有上表面和下表面,而器件片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器件片的下表面相对地设置在所述支撑片的上面,一层氧化层设置在支撑片和器件片之间,将每片的相对表面粘接到各器件的相对表面上;在器件片的上表面上形成多个不同厚度的多个器件区以限定随着竖起的侧壁的多个器件区,所述多个器件区是相互隔开的,而各个器件区有一个与氧化层接触的下表面,一个与氧化层隔开的上表面,一个由下表面延伸到上表面的竖起的侧壁,以及在器件区之间露出的部分的氧化层,且所述的上表面是至少两个器件区的厚度;用有厚度的共形的连续不间断的氮化硅抛光停止层覆盖器件区和露出的氧化层,其中在露出的氧化层上的氮化硅停止抛光层厚度与抛光层的厚度一致;在形成图形或移去氮化硅停止抛光层之前,以下述步骤进行平面化,所述步骤,基本上是抛光所述的连续不间断的抛光层和所述器件区至氧化层上的抛光层厚度;其中所述的平面化步骤,基本上由以下步骤组成:在第一压力下除去器件区上的氮化硅停止抛光层,并除去器件区的侧壁上的抛光层,接着在小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下抛光以减小器件区之间的厚度至器件之间的氮化硅停止抛光层的厚度、其中器件衬底厚度是减小到1至3微米小之间;所说抛光步骤包括在第一抛光压力下涂敷稀浆,接着,在第二抛光压力下涂敷稀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里斯公司,未经哈里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411541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复合烧结体及复合烧结体的制造方法-202011160357.8
  • 阿闭恭平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2020-10-27 - 2021-05-04 - H01L21/08
  • 本发明提供复合烧结体及复合烧结体的制造方法。复合烧结体(20)具备:以陶瓷为主材料的基材(即、主体部(21))、以及配置在主体部(21)的内部或表面的电极(23)。电极(23)包含WC和TiN。由此,能够抑制电极(23)的电阻率增大,并且,能够使电极(23)与主体部(21)的热膨胀系数之差减小。结果,能够抑制由该热膨胀系数之差所引起的主体部(21)的裂纹、开裂等损伤。
  • 液态玻璃的应用-201380079307.9
  • 张于纯 - 张于纯
  • 2013-09-06 - 2016-04-20 - H01L21/08
  • 一种液态玻璃的应用,其将液态玻璃分别制成具有导电柱的基板、嵌埋有线路的基板及玻璃膜,由于液态玻璃拥有许多使用上较为方便的特性,所以除了能大幅减低制作成本之外,还能突破传统玻璃构形的限制,且可显著减少玻璃的厚度,而符合现今对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需求。
  • 氮化物系半导体衬底及半导体装置-200610108309.8
  • 大岛佑一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2006-08-01 - 2007-06-13 - H01L21/08
  • 本发明提供在确保充分的导电性的同时,具有高的导热率和高的电子迁移率的氮化物系半导体衬底以及半导体装置。氮化物系半导体衬底是由具有直径大于等于25mm且厚度大于等于250μm的尺寸的氮化物系半导体构成的衬底,其特征为,n型载流子浓度为1.2×1018cm-3~3×1019cm-3,并且导热率为1.2W/cmK~3.5W/cmK。另外,在该氮化物系半导体衬底上,外延生长氮化物系半导体来制成半导体装置。
  • 硒同素异晶P.N或N.P型结构的感光大平板的制造工艺-200410053334.1
  • 李金根;许梅华;李阳 - 李金根;许梅华;李阳
  • 2004-08-02 - 2006-02-15 - H01L21/0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同素异晶P.N或N.P型结构的直接成像的感光大平板的制造工艺。该工艺将非晶硒和晶硒混合膜层、晶硒膜层制在导电平板上。这是一种全新的同素异晶构造的P.N或N.P型双层结构的光敏半导体,其特点是带电稳定电位高,成像质量好,工艺稳定,重复性强,易获得物理参数一致的膜层,有效地克服传统制膜工艺的制造难度大,成功率低、重复性、稳定性差,带电性能不稳定。电位也不理想的缺陷。对未来医学影像数字化的发展普及和提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铝酸镧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200410069292.0
  • 吕惠宾;何萌;相文峰;黄延红;陈正豪;周岳亮;程波林;金奎娟;杨国桢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2004-07-20 - 2006-01-25 - H01L21/08
  • 本发明涉及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铝酸镧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薄膜材料以n型或p型硅片为衬底,在其上直接外延生长铝酸镧LaAlO3薄膜材料层,其厚度为10nm~2μm。该制备方法采用把清洗干净后的硅片直接从氢氟酸洗液中取出,并即刻装入外延装置中的进样室或外延室内;外延生长采用两步法,将铝酸镧材料直接外延生长在硅衬底上;或把在硅片上生长的铝酸镧作为缓冲层,然后外延生长YBCO、BaTiO3、LaMnO3、SrTiO3及其掺杂的BaTiO3、LaMnO3、SrTiO3等钙钛矿氧化物薄膜和多层膜。该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和很小的微波损耗,而且没有畴结构表面平整;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解决了大尺寸的衬底问题。
  • 形成半导体材料晶片的方法及其结构-200310122689.7
  • 曾繁祺 -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03-12-24 - 2005-06-29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形成半导体材料晶片的方法及其结构。首先形成半导体材料的一铸块;并形成一第一介电层于铸块表面上,其中第一介电层表面大于铸块表面。再形成一第二介电层于第一介电层表面上,且第二介电层表面大于第一介电层表面。一种半导体晶片结构包含一片状核心,其以一半导体材料形成,其中片状核心具有一第一外周边;一第一环状部分与第一外周边相邻,其以一第一介电材料形成,其中第一环状部分具有一第二外周边大于第一外周边;一第二环状部分与第二外周边相邻,其以一第二介电材料形成,其中第二环状部分具有一第三外周边大于第二外周边。本发明可通过第一环状部分与第二环状部分巩固晶片避免产生边缘碎裂的情形。
  • 电子装置用衬底、电子装置用衬底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装置-03156519.0
  • 樋口天光;岩下节也;宫泽弘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2003-09-03 - 2004-04-07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用衬底,其中在衬底上形成重新构成表面或氢封端表面的处理不再是必要的,并且在衬底上形成的缓冲层是沿(100)取向外延生长的,以及一种该衬底的制造方法。电子装置用衬底100包括:由硅构成的衬底11,和在衬底11形成薄膜表面上层压外延生成的具有萤石结构的第一缓冲层12和第二缓冲层13,具有分层的钙钛矿结构的第一氧化物电极层14,具有简单钙钛矿结构的第二氧化物电极层15。通过在SiO升华区在自然氧化物薄膜上照射金属等离子体,使得第一缓冲层12的外延生长速率高于SiO2的生成速率。
  • 外燃式氢氧合成氧化装置-02224095.0
  • 袁章其 -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八研究所
  • 2002-05-23 - 2003-05-21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燃式氢氧合成氧化装置,其主要结构是,合成腔4的一端与工序管5连通而另一端为带接嘴7的管式氧气进气腔2,该腔2中有带接嘴8的管式氢气进气腔9且腔9的排气口11位于腔2中,腔9中置有装在外壳10中的热电偶1,腔2外侧装有点火炉3,腔4一侧有火焰传感器6。本装置用于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制造前工序中在硅衬底上生长二氧化硅膜,它能使氢氧合成氧化在控制下进行,可安全生长品质优、均匀性好的膜层。
  • 形成透明导电基板的方法-00133509.X
  • 许江龙 - 赫飞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2000-11-07 - 2002-06-12 -
  • 一种形成透明导电基板的方法。在第一透明基板的表面上陆续形成底层和透明导电薄膜;在第二透明基板的表面上形成保护层;在第二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粘着层,并将第二透明基板与第一透明基板相粘着,第二透明基板以粘着层贴附至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
  • 衬底及其制造方法-00105306.X
  • 坂口清文;近江和明;柳田一隆 - 佳能株式会社
  • 2000-02-02 - 2000-11-08 -
  • 将具有多孔层的第一衬底键合到第二衬底上制备键合衬底叠层,在多孔层处将键合衬底叠层分成两个衬底,防止了分离步骤中存在的缺陷。该第一衬底内部具有多孔层(12),在多孔层上具有单晶硅层,在单晶硅层上具有SiO2层。将该衬底的外边缘部分氧化使单晶硅层的外边缘朝着内部进行再处理,其中单晶硅层(13a)的外边缘位于键合区域的外边缘之内。在多孔层(12)处将键合衬底叠层分成两个衬底。
  • 一种真空或充气的操作装置-91226342.3
  • 李秀琼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
  • 1991-10-14 - 1992-07-01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洁净工艺中使用的真空或充气操作装置。它包含既可以分隔、又可以连通的内外两个腔体。分隔时可在内腔体中进行物件的工艺处理。连通时则可在外腔体中进行待处理与已处理物件的装卸。外腔体中装有载物台与机械手,可供贮存与装卸物件。这样的装置可以在多次处理物件中连续保持腔体的真空或纯净,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工艺的洁净。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