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舷外共形冷却器及船舶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3193.2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国;陈凯;李勇;柯汉兵;林原胜;柯志武;张克龙;王苇;李邦明;肖颀;苟金澜;吴君;王俊荣;庞杰;黄崇海;赵振兴;代路;戴春辉;劳星胜;柳勇;吕伟剑;廖梦然;马灿;杨小虎;宋苹;陈列;李少丹;李献领;陈朝旭;陶模;冯毅;郑伟;周宏宽;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21/38 | 分类号: | B63H21/38;F28D7/00;F28F9/02;F28F9/013;F28F9/22;F28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船舶冷却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船舶舷外共形冷却器及船舶冷却系统。所述船舶舷外共形冷却器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变径管,所述换热管包括支撑部,多个所述换热管对应的所述支撑部相互接触支撑,以在多个所述换热管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船舶舷外共形冷却器及舷外共形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具有支撑部的换热管,多个换热管通过其支撑部相互接触形成支撑结构,能够有效抑制流激振动,避免管束结构周期疲劳及相互之间碰撞产生的应力损伤,提高了冷却器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舷外共形 冷却器 冷却系统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201117319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阻式微细通道液冷散热器
- 下一篇:船舶舷外共形冷却器及船舶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