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空间机械手操作系统实现人机协同拧松螺钉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59679.7 | 申请日: | 201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伊威;刘宏;金明河;倪风雷;李志奇;范春光;李重阳;刘冬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利用空间机械手操作系统实现人机协同拧松螺钉操作方法,属于空间机械手操作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机器人无法对准和插入螺钉、难以完成拧螺钉操作的难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两个工作环节,第一环节是航天员抓握手电钻示教拧被操作螺钉位置,第二个环节是机械手自主抓握手电钻拧被操作螺钉。航天员离线示教拧被操作螺钉的操作位置,航天员抓握手电钻放置在被操作螺钉位置,全局相机测量手电钻位置。机械手自主抓握手电钻拧螺钉,全局相机测量手电钻位姿、视觉实时伺服机械手运动,手电钻插入螺钉过程中机械手柔顺控制。本发明解决了对电动工具的抓握位姿控制、对被操作螺钉的精确对准、操作过程机械手的柔顺控制等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空间 机械手 操作系统 实现 人机 协同 拧松 螺钉 操作方法 | ||
步骤一:航天员示教拧被操作螺钉(3‑2)工作位置;
电动工具(5)插装在维修操作平台组件(3)的电动工具固定筒(3‑1)内,位置点定义为A1,航天员抓握电动工具(5),并将电动工具(5)从电动工具固定筒(3‑1)内提出,将对准工装(6)放在电动工具(5)的刀头(5‑4)前端,之后,放置在被操作螺钉(3‑2)上,借助对准工装(6)保证电动工具(5)的刀头(5‑4)与被操作螺钉(3‑2)对准,电动工具(5)的刀头(5‑4)与被操作螺钉(3‑2)之间的间距为20mm,此时,电动工具(5)的刀头(5‑4)位置定义为A4;
步骤二:全局相机(4)识别航天员示教后的电动工具(5)位姿;
航天员借助对准工装(6)实现电动工具(5)的刀头(5‑4)与被操作螺钉(3‑2)的对准、固定间距后,全局相机(4)根据电动工具(5)上的视觉靶标(5‑3)识别电动工具(5)相对机械手(2)的位姿,并将电动工具(5)的该位姿传给机械手(2),用于伺服机械手(2)的运动;航天员完成示教后,将电动工具(5)重新置于维修操作平台组件(3)的电动工具固定筒(3‑1)内;
步骤三:机械手(2)自主拧松被操作螺钉(3‑2);
(1)在下达旋拧被操作螺钉(3‑2)任务指令后,机械臂(2‑1)、灵巧手(2‑2)上电,机械臂(2‑1)为位置控制模式、巧手(2‑2)为阻抗控制模式,机械臂(2‑1)由初始位置运动到抓握电动工具(5)的位置A1后,灵巧手(2‑2)完成抓握电动工具(5)操作;
(2)灵巧手(2‑2)抓握电动工具固定筒(3‑1)内A1位置电动工具(5)后,机械臂(2‑1)沿垂直方向上提150mm,定义为A2位置;
(3)机械臂(2‑1)运动到被操作螺钉(3‑2)正上方100mm的A3位置;
(4)到达A3位置后,全局相机(4)测量电动工具(5)的刀头(5‑4)相对灵巧手(2‑2)的位姿,视觉伺服机械手(2),机械臂(2‑1)运动到被操作螺钉(3‑2)正上方20mm的A4位置;
(5)机械臂(2‑1)由位置控制转换为阻抗控制模式,并由位置A4垂直向下运动20mm,到达被操作螺钉(3‑2)位置A5后,电动工具(5)的刀头(5‑4)插入被操作螺钉(3‑2);
(6)灵巧手(2‑2)扣动电动工具(5)的扳机(5‑2),实现拧松被操作螺钉(3‑2)操作;
(7)灵巧手(2‑2)完成拧松被操作螺钉(3‑2)操作后,机械臂(2‑1)垂直向上运动120mm,至位置点A3;
(8)灵巧手(2‑2)由阻抗控制切换至位置控制模式,机械臂(2‑1)运动到电动工具固定筒(3‑1)正上方150mm的A2位置;
(9)机械臂(2‑1)垂直向下运动150mm,至A1位置;
(10)灵巧手(2‑2)松开电动工具(5)、电动工具(5)进入电动工具固定筒(3‑1)内,机械臂(2‑1)垂直向上运动150mm;
(11)机械臂(2‑1)完成拧被操作螺钉(3‑2)操作,回复至初始位置,任务完成;
步骤四:机械臂(2‑1)拧松被操作螺钉(3‑2)后,依次返回A3、A2、A1位置,实现将电动工具(5)放回到维修操作平台组件(3)的电动工具固定筒(3‑1)内的操作,完成拧被操作螺钉(3‑2)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15967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