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可靠性沟槽型半导体MOS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23877.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智;陆佳顺;杨洁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硅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可靠性沟槽型半导体MOS器件,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功率MOS器件单胞,所述功率MOS器件单胞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背面的重掺杂P掺杂漏极区,位于所述漏极区上方的轻掺杂P型外延层;位于所述外延层上方的N掺杂阱层;相邻所述功率MOS器件单胞之间通过N掺杂阱层隔离,相邻功率MOS器件单胞之间的N掺杂阱层内具有一P掺杂深阱部;一P掺杂弧形区位于N掺杂阱层上部且位于沟槽周边,所述金属连线与绝缘介质层之间设置有一WSi2层。本实用新型高可靠性沟槽型半导体MOS器件加强了器件的可靠性和并改善了崩溃效应,有助于组件在反向偏压时,使电场曲线趋于平缓,改善了漏电流的增加程度。 | ||
搜索关键词: | 单胞 功率MOS器件 高可靠性 沟槽型 半导体 本实用新型 漏极区 绝缘介质层 崩溃效应 电场曲线 反向偏压 沟槽周边 金属连线 相邻功率 弧形区 漏电流 轻掺杂 外延层 重掺杂 硅片 深阱 隔离 | ||
【主权项】:
1.一种高可靠性沟槽型半导体MOS器件,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功率MOS器件单胞,所述功率MOS器件单胞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背面的重掺杂P掺杂漏极区(1),位于所述重掺杂P掺杂漏极区(1)上方的轻掺杂P型外延层(2);位于所述轻掺杂P型外延层(2)上方的N掺杂阱层(3);位于所述N掺杂阱层(3)并伸入所述轻掺杂P型外延层(2)的沟槽(4);在所述N掺杂阱层(3)上部且在所述沟槽(4)四周形成具有P掺杂源极区(6),所述沟槽(4)内设有一个栅极导电多晶硅(7)和一个屏蔽栅导电多晶硅(8),屏蔽栅导电多晶硅(8)位于栅极导电多晶硅(7)下方;所述栅极导电多晶硅(7)两侧与沟槽(4)内壁之间设有绝缘栅氧化层(5);所述屏蔽栅导电多晶硅(8)两侧及底部均由屏蔽栅氧化层(9)包围,所述栅极导电多晶硅(7)与屏蔽栅导电多晶硅(8)由导电多晶硅间绝缘介质层(11)隔开,相邻所述功率MOS器件单胞之间通过N掺杂阱层(3)隔离;其特征在于:一P掺杂弧形区(14)位于N掺杂阱层(3)上部且位于沟槽(4)周边;所述沟槽(4)顶部淀积有绝缘介质层(11),并在位于栅极导电多晶硅(7)上方和P掺杂源极区(6)上方的绝缘介质层(11)分别开孔,在孔内设有金属连线(12),分别实现栅极导电多晶硅(7)和P掺杂源极区(6)电性连接,所述金属连线(12)与绝缘介质层(11)之间设置有一WSi2层(15);相邻所述功率MOS器件单胞之间的N掺杂阱层(3)内具有一P掺杂深阱部(13),此P掺杂深阱部(13)的上端延伸至N掺杂阱层(3)的上表面,所述P掺杂深阱部(13)的下端延伸至轻掺杂P型外延层(2)的下部区域,所述P掺杂深阱部(13)的深度与沟槽(4)的深度比例为10:(4~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硅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硅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2387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沟槽功率MOS器件
- 下一篇:垂直晶体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