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机器人缓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3824.0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敏;贾竣;李修强;胡雪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1/54 | 分类号: | B60G11/54;B60G11/4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轮式机器人缓震结构。其包括下支撑座、销轴、稳定弹簧、上支撑座、缓震球外簧、长螺栓、缓震球、自紧螺母、短螺栓、弹簧座、主弹簧和副弹簧;本发明提供的轮式机器人缓震结构的有益效果:通过支撑体、弹簧、缓震球的有机结合,可吸收和削弱轮式机器人行走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了其在行走过程中对起伏地面的适应能力,降低了车轮发生空转的可能,从而使轮式机器人的运动更加流畅自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机器人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轮式机器人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式机器人缓震结构包括下支撑座(2)、销轴(3)、稳定弹簧(4)、上支撑座(5)、缓震球外簧(6)、长螺栓(8)、缓震球(9)、自紧螺母(10)、短螺栓(11)、弹簧座(12)、主弹簧(13)和副弹簧(14);其中,下支撑座(2)由矩形底板(21)和从矩形底板(21)的表面中部向上凸出形成且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下部卡座(22)构成,并且每个下部卡座(22)的上部贯通形成有一个轴孔(23),矩形底板(21)的每个角部分别利用短螺栓(11)固定在轮式机器人的零部件轴梁(1)上,短螺栓(11)的上端利用自紧螺母(10)锁紧;上支撑座(5)由矩形顶板(51)和从矩形顶板(51)的底面中部向下凸出形成且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上部卡座(52)构成,并且每个上部卡座(52)的下部形成有一个贯通孔(53);弹簧座(12)由水平设置的基板和从基板的表面中部向上凸出形成的固定柱构成;每个贯通孔(53)的上部设置一个弹簧座(12),弹簧座(12)的固定柱上从内到外分别套有一个副弹簧(14)和一个主弹簧(13);上支撑座(5)上的多个上部卡座(52)分别插入在下支撑座(2)上相邻下部卡座(22)间的空隙中,并利用销轴(3)贯穿所有轴孔(23)以及贯通孔(53)下部的方式将下支撑座(2)和上支撑座(5)铰接在一起;缓震球(9)的中部形成有一个中心孔;矩形顶板(51)的表面每个角部分别放置一个缓震球(9),并利用长螺栓(8)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轮式机器人的装接板(7)、缓震球(9)上中心孔以及矩形顶板(51)角部的方式将本结构固定在装接板(7)上;长螺栓(8)的下端利用自紧螺母(10)锁紧;每个缓震球(9)的外部套有一个缓震球外簧(6);每根稳定弹簧(4)的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下支撑座(2)和上支撑座(5)四角处相对应的两个自紧螺母(10)外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2382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排式车辆
- 下一篇:一种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横向稳定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