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表面贴装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34938.9 申请日: 2013-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4412397B 公开(公告)日: 2017-04-12
发明(设计)人: 蔡钟炫;张钟敏;卢元英;徐大雄;姜珉佑;李俊燮;金贤儿 申请(专利权)人: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33/44 分类号: H01L33/44;H01L33/46
代理公司: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6 代理人: 尹淑梅,戴嵩玮
地址: 韩国京畿***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提供一种其中通过保护绝缘层限定的构造成包围反射金属层的导电阻挡层的发光二极管(LED)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反射金属层和导电阻挡层的反射图案形成在其中形成有第一半导体层、活性层和第二半导体层的发光结构上。在形成工艺过程中,导电阻挡层防止反射金属层的扩散,并且延伸至凹进到具有外伸结构的光刻胶图案下方的保护绝缘层。由此防止导电阻挡层与具有外伸结构的光刻胶图案的侧壁形成接触以及反射金属层形成尖端的现象。由此可以制造出具有各种不同形状的LED模块。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表面 技术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模块
【主权项】:
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底;形成在基底上的第一半导体层;形成在第一半导体层上且被构造成产生光的活性层;形成在活性层上且具有与第一半导体层互补的导电类型的第二半导体层;以及在已形成于第二半导体层上的保护绝缘层之间形成且被构造成反射在活性层中产生的光的反射图案,该反射图案具有与保护绝缘层接触的导电阻挡层,其中,反射图案还包括形成于第二半导体层上且构造成反射光的反射金属层,并且导电阻挡层屏蔽反射金属层的顶部和侧向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未经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349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发光器件和照明设备-201580030571.2
  • 林祐湜;徐在元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15-05-26 - 2019-04-09 - H01L33/44
  • 根据实施例的发光元件包括:基板;发光结构,该发光结构包括被布置在基板上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反射层,该反射层被布置在发光结构上并且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以穿过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和有源层并且延伸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的方式被布置在反射层的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中;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发光结构的侧面之间以及在第一电极和反射层之间;扩散阻挡层,该扩散阻挡层被布置在反射层的第二区域中;第二绝缘层,该第二绝缘层被布置在第一电极和扩散阻挡层上;以及第一结合层和第二结合层,该第一结合层和第二结合层穿过第二绝缘层并且分别被连接到第一电极和扩散阻挡层。
  • 发光二极管组件-201480036636.X
  • T.洛佩斯 - 亮锐控股有限公司
  • 2014-04-17 - 2018-06-19 - H01L33/44
  • 本发明涉及发光二极管组件(101),其包括具有上表面的发光半导体结构(104),和被布置成引导光从所述发光半导体结构(104)中离开的微光学多层结构(102),所述微光学多层结构(102)包括多个层,其中从所述半导体结构(104)的角度观察,第i+1层被顺序地布置在第i层上,其中第i层的折射率ni大于第i+1层的折射率ni+1,并且其中第i+1层的厚度大于第i层的厚度。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样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发光二极管。 1
  • 用于集成光发射设备的反射堤结构和方法-201480034417.8
  • A·比布尔;C·R·格里格斯 - 苹果公司
  • 2014-06-09 - 2017-11-14 - H01L33/44
  • 本发明描述了光发射设备和用于将微型LED器件集成到光发射设备中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发射设备包括堤层内的反射堤结构,以及位于堤层的顶部上并被提升到反射堤结构上方的导电线路。微型LED器件位于反射堤结构内,并且钝化层在堤层之上并横向围绕反射堤结构内的微型LED器件。微型LED器件的一部分和堤层的顶部上的导电线路在钝化层的顶表面上方突出。
  • 发光元件和包括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封装-201580032518.6
  • 徐在元;崔锡范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2015-06-15 - 2017-02-22 - H01L33/44
  • 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衬底;多个发光单体,所述多个发光单体以一定间隔被布置在衬底上,发光单体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发光单体具有通孔,通过穿过有源层从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表面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的一部分来形成该通孔;第一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被电连接到在通孔的底侧处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电极层,该第二电极层被布置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上部上;以及第一钝化层,该第一钝化层用于使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电气地分离,其中第一电极层被电连接到与该发光单体相邻的发光单体的第二电极层,并且由于在多个发光器件的上表面上和在成一定间隔的发光单体之间的衬底上形成的第一钝化层和第一电极层,在发光元件的整个表面上的光提取效率能够被提高,从而增加发光效率。
  • 用于制造光电子器件的方法和这样制造的器件-201280017260.9
  • M.毛特;J.莫斯布格尔;S.耶雷比克 - 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2012-03-15 - 2013-12-18 - H01L33/44
  • 说明了一种用于制造光电子器件(10)的方法。提供半导体芯片(2),其具有适于产生辐射的有源层并且被布置在载体(1)上。将弥散材料(3)至少局部地施加在半导体芯片(2)上和/或载体(1)上。该弥散材料包含基质材料(31)和嵌入基质材料中的颗粒(32)。在施加弥散材料(3)之前对半导体芯片(2)的背离所述载体(1)的芯片边缘(22)进行改性,使得弥散材料(3)在施加在芯片边缘(22)处时至少部分地被分离为该弥散材料的组成部分。此外,还说明了一种这样制造的器件(10)。
  • 半导体发光器件及用于制造其的方法-201180068941.3
  • 小岛章弘;藤井孝佳;杉崎吉昭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1-09-15 - 2013-11-20 - H01L33/44
  •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半导体层、p侧电极(16)、n侧电极(17)、和无机膜(30)。半导体层包括具有不平坦性的第一表面(15a)、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发光层(13)。该半导体层包括氮化镓。p侧电极(16)被设置在包括发光层(13)的区域中的第二表面上。n侧电极(17)被设置在不包括发光层的区域中的第二表面上。无机膜被设置为遵从第一表面的不平坦性,并与所述第一表面接触。无机膜的主要成分为硅和氮。无机膜的折射率介于氮化镓的折射率和空气的折射率之间。也在无机膜的表面中形成不平坦性。
  •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201280010835.4
  • 小岛章弘;下宿幸;杉崎吉昭;秋元阳介;藤井孝佳 - 株式会社东芝
  • 2012-01-25 - 2013-11-20 - H01L33/44
  • 根据一个实施例,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半导体层(15)、p侧电极(16)、n侧电极(17)、无机绝缘膜(14)、p侧互连部分(21)、n侧互连部分(22)和有机绝缘膜(20)。有机绝缘膜设置在无机绝缘膜上,至少在p侧互连部分和n侧互连部分之间的部分上。p侧互连部分的在n侧互连部分一侧的端部(216)和n侧互连部分的在p侧互连部分一侧的端部(226)重叠在有机绝缘膜上。
  •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201180051281.8
  • 蔡昇完;金台勋;李守烈;李进馥;金真焕;李承宰;金甫耕;李锺昊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2011-09-01 - 2013-06-26 - H01L33/44
  •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和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所述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透光衬底;以及在所述透光衬底的上表面上顺序地形成的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后反射型叠层,其形成在透光衬底的下表面上并且具有辅助光学层和金属反射层,所述辅助光学层由具有预定折射率的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反射层形成在所述辅助光学层的下表面上;接合金属层,其设置在所述后反射型叠层的下表面上并且由共晶金属制成;以及接合叠层,其具有被形成为防止所述接合金属层与所述金属反射层之间的元素扩散的扩散屏障。
  • 晶片级发光二极管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201180046150.0
  • 徐源哲;葛大成 - 首尔半导体株式会社
  • 2011-09-05 - 2013-05-22 - H01L33/44
  •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晶片级发光二极管(LED)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所述LED封装件包括:半导体堆叠件,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多个接触孔,布置在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和有源层中,接触孔暴露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第一凸块,布置在半导体堆叠件的第一侧上,第一凸块通过多个接触孔电连接到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第二凸块,布置在半导体堆叠件的第一侧上,第二凸块电连接到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以及保护绝缘层,覆盖半导体堆叠件的侧壁。
  • 发光二极管芯片-201180038147.4
  • L·赫佩尔;K·恩格尔 - 奥斯兰姆奥普托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 2011-07-25 - 2013-05-08 - H01L33/44
  • 详细说明了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n型导电区(1),-p型导电区(2),-作用区(3),其在所述n型导电区(1)和p型导电区(2)之间,镜层(4),其在所述p型导电区(2)的远离所述作用区(3)的一侧处,-封装层(5),其在所述镜层(4)的远离所述p型导电区(2)的一侧处,-接触层(6),其在所述封装层(5)的远离所述镜层(4)的一侧处,其中-所述封装层(5)沿着所述镜层(4)的远离所述p型导电区(2)的底部区域(43)和所述镜层(4)的相对于所述底部区域(43)横向地伸展的侧面区域(42)进行延伸,以及-所述接触层(6)从其面对所述n型导电区(1)的侧面在适当位置可自由地到达。
  • 发光二极管芯片和用于制造发光二极管芯片的方法-201180033939.2
  • 贝恩德·迈尔;沃尔夫冈·施密德 -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 2011-06-17 - 2013-03-20 - H01L33/44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其具有:n型半导体层(3);p型半导体层(4);在n型半导体层(3)和p型半导体层(4)之间的有源区域(2);侧面(14),所述侧面在侧向方向上对n型半导体层(3)、p型半导体层(4)和有源区域(2)限界;掺杂区域(1),在所述掺杂区域中将掺杂物质引入半导体芯片的半导体材料中;和/或中和区域(1),其中掺杂区域(1)和/或中和区域(1)在所述侧面(14)上至少构造在有源区域的区域中,并且发光二极管芯片在工作时设置为用于发射非相干电磁辐射。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