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碳化硅/碳,碳化硼/碳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00449.5 申请日: 2001-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64524C 公开(公告)日: 2004-09-01
发明(设计)人: 葛昌纯;曹文斌;沈卫平;李江涛;武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04B35/56 分类号: C04B35/56;C04B35/64
代理公司: 北京科大华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月娥
地址: 10008***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成分分布设计和热压烧结方法制备SiC/C和B4C/C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特征在于:向低原子序数陶瓷-碳块体梯度材料原料中加入烧结助剂,对于SiC/C FGM,采用活性炭粉和B粉作SiC的烧结助剂,SiC的烧结助剂B+C含量应在1-10wt%(重量百分比),碳材料添加剂B的含量应在1-10wt%。B4C/C FGM中加入SiC以提高性能。SiC/C FGM采用线性成分分布设计,B4C/C FGM采用S型成分分布设计。在氩气气氛中,压力为15-50MPa、温度为1900℃-2200℃,保温1-3小时。优点在于: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抗热冲击和耐化学溅射性能。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碳化硅 碳化 功能 梯度 材料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制备SiC、B4C-碳体功能梯度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SiC、B4C-碳体功能梯度材料原料中加入烧结助剂,对于SiC/C FGM,采用活性碳粉和B粉作SiC的烧结助剂,SiC的烧结助剂B+C含量为3-10重量%,碳体材料添加剂B的含量为1-10重量%;C含量在3-10重量%范围内变化,B含量在0-2重量%范围内变化;SiC/C FGM采用线性成分分布设计;B4C-SiC/CFGM采用S型成分分布设计;为其中一个相的体积分数;x为离表面的相对距离;δ为功能梯度材料样品的厚度;n是指数,它是梯度变化特征的一个参数;S型成分分布设计用下式表示:烧结工艺为:在氩气气氛中,压力为15-50MPa、温度为1900℃-2200℃,保温0.5-3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0044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SiCf-202310844334.6
  • 刘勇军;吴叔芳;陈嘉兴 - 华侨大学
  • 2023-07-11 - 2023-10-27 - C04B35/565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SiCf/SiC复合材料用纳米掺杂Ti3SiC2界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Ti3SiC2原料预处理、备用Ti3SiC2浆料制备、碳化硅纤维预处理、浸渍沉积、复合材料制备。本发明采用高速气流粉碎配合高能球磨、超声剥离处理使Ti3SiC2颗粒比单纯的球磨处理平均粒度更小且分布均匀。本发明的方法重复性好,对设备要求低,适用于大尺寸构件的大批量生产,同时能确保Ti3SiC2界面致密均匀孔隙少,Ti3SiC2纯度高,界面厚度可调控。
  • 一种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310940567.6
  • 祁东;柴宇新;潘菊萍 - 嘉庚(江苏)特材有限责任公司
  • 2023-07-28 - 2023-10-27 - C04B35/565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化硅原料、陶瓷添加剂和烧结助剂混合,得到混合浆料;采用造粒法将所述混合浆料制成混合粉体,并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混合粉体3D打印成陶瓷素坯,并进行致密化处理,烧结后得到所述碳化硅陶瓷材料;所述致密化处理包括冷等静压和/或喷涂树脂固化;所述喷涂树脂固化的过程中,树脂的喷涂量为0.1‑0.5g/cm2。本发明采用3D打印和致密化处理,得到了碳化硅含量>98%的高纯碳化硅陶瓷材料。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难于成型复杂结构件的问题,还解决了3D打印陶瓷素坯密度低、强度低的问题,综合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
  • 一种中熵或高熵碳化物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202310988127.8
  • 欧阳海波;陈子浩;李翠艳;高瑞楠;申天展;王锦涛;祁思怡;杨骞 - 陕西科技大学
  • 2023-08-07 - 2023-10-27 - C04B35/56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熵或高熵碳化物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Ta源、Nb源、Ti源、Zr源和Hf源加入乙醇中,配制得到混合液A;或者,将Hf源、Zr源和Ti源加入乙醇中,配制得到混合液B;2)向混合液A或者混合液B中加入酚醛树脂与糠醇,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C;3)将混合液C在加热条件下搅拌,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固化产物G,对固化产物进行干燥;4)将干燥后的固化产物G进行高温碳化,得到(Ta0.2Nb0.2Ti0.2Zr0.2Hf0.2)C高熵粉体或(HfZrTi)C中熵粉体。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无需其他工艺辅助,制备周期短,工艺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一种细化过渡族高熵碳化物陶瓷晶粒的方法-202310710121.4
  • 吴正刚;徐静茹;张卫东;胡忠德;何流;彭飞 - 湖南大学
  • 2023-06-15 - 2023-10-27 - C04B35/5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化过渡族高熵碳化物陶瓷晶粒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多组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和低于理论摩尔量的碳粉通过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粉末;将所述混合粉料压制成型,所得压坯进行碳热还原,得到预固溶体;将预固溶体依次进行破碎、装模、预压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纳米晶高熵碳化物陶瓷。该方法通过调控碳计量,并结合碳热还原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等技术手段获得纳米晶过渡族高熵碳化物陶瓷,对过渡族高熵碳化物陶瓷的硬度与断裂韧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 一种提升高熵碳化物陶瓷中铬元素固溶度的方法-202310697934.4
  • 吴正刚;胡忠德;张卫东;徐静茹;彭飞 - 湖南大学
  • 2023-06-13 - 2023-10-27 - C04B35/5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高熵碳化物陶瓷中铬元素固溶度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包含过量氧化铬的多组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粉末通过球磨混合,所得混合粉末通过压制成型,所得压坯进行碳热还原得到预固溶体;将预固溶体在接近氧化铬熔点温度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高熵碳化物陶瓷。该方法通过添加过量氧化铬粉末、采用碳热还原以及控制超高温放电等离子烧结温度等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提升高熵碳化物陶瓷中铬元素的固溶度,从而能够制备出等原子比或接近等原子比的含铬元素高熵碳化物陶瓷,且得到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致密化以及单一的晶体结构。
  • 一种微波制备莫来石结合碳化硅陶瓷的方法-202210856858.2
  • 董宾宾;张锐;闵志宇;王刚;袁波;关莉;王黎;殷超凡;王青峰;郑希辰 - 洛阳理工学院
  • 2022-07-20 - 2023-10-27 - C04B35/565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制备莫来石结合碳化硅陶瓷的方法,按照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碳化硅的摩尔比为2:3:5~100称取硅源、铝源和碳化硅,将其均匀混合后按照一定的成型方法制得坯体;将成型后的坯体置于微波烧结炉中,在烧结气氛保护下,以0.1~3KW/min的速度提升输入功率,升温至900~1300℃后,保温0~1h,得到莫来石结合碳化硅陶瓷。本发明借助微波烧结时碳化硅自身的发热实现烧结,莫来石在高温下可提高制品的抗氧化性能;加热过程能耗低,莫来石产生迅速,结合均匀度好,烧成温度低,保温时间短;制备的莫来石结合碳化硅制品强度高,市场前景广阔。
  • 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202211452680.1
  • 陆有军;王斌;张明君;李茂辉;孙文周;王楚芸;徐佳豪;宋武阳 - 北方民族大学
  • 2022-11-21 - 2023-10-27 - C04B35/56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iC分散‑石墨烯分散‑混合分散‑粉体制备‑压制成型‑无压烧结等步骤。本发明将石墨烯分散于PVA水溶液中形成石墨烯浆料,然后将石墨烯浆料加入SiC浆料中进行超声和球磨,使得石墨烯更均匀的分散在SiC浆料中。可减少石墨烯片层间印范德华力导致的石墨烯团聚现象,使得石墨烯更均匀的分散在SiC浆料中,提高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的性能。利用该方法所得的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材料,既保持石墨烯/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稳定,又使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和硬度有所提高。在保证抗弯强度稳定性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可达4.87MPa·m1/2,硬度可达25.08HV。
  • 一种采用立式冶炼炉制备碳化硼粉体的方法-202310890351.3
  • 马成良;王成春;李斯;臧东营;于勇;李祥;王安修 - 郑州大学;郑州崟成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20 - 2023-10-24 - C04B35/563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立式冶炼炉制备碳化硼粉体的方法,属于碳化硼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为:取硼源材料与碳源材料混合均匀;在炉体顶端盖上炉顶封闭罩后,插入石墨电极,并与底板阀接触;将原料装入炉体后,调整电压电流进行加热;加热期间随着冶炼原料温度的升高,根据不同的温度阶段,通过自动升降装置对石墨电极进行提升,动态调整石墨电极插入深度;加热至1900~2300℃,即可得到碳化硼材料。通过该方法制备碳化硼的过程中通过自动升降装置动态调整石墨电极位置,以精准控制碳化硼的结晶过程和冶炼工艺制程,生成的碳化硼产品通过底部卸料装置取出,具有工艺简单,升温速度快,可以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 一种Ti2-202210706195.6
  • 白致铭;苗保记;曹燕格;郭洪波;张欣楠;曲佳旻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研究生院)
  • 2022-06-21 - 2023-10-24 - C04B35/56
  • 本发明公开一种Ti2AlC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TiH2:TiAl:C=1:(1.0~1.5):1的摩尔比称取原料,将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并真空干燥得到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放入液压机中预压成圆柱状胚体,后放入冷等静压机中压制形成圆柱状胚体;将压制后的胚体置于管式炉中无压烧结,经冷却后即可制得Ti2AlC块体材料,将烧结获得的Ti2AlC块体机加工去除含杂质的表面,然后用破碎机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块体进行细磨获得微米尺度的Ti2AlC粉体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Ti2AlC粉体纯度达90wt%以上,可满足用于作为表面工程的材料、增强相材料、高温陶瓷材料、新型二元层状材料前驱体等。
  • 一种高强耐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及制备方法-202310832443.6
  • 余超;祝洪喜;吴建湘;吴佩霞 - 江苏泰瑞耐火有限公司
  • 2023-07-07 - 2023-10-20 - C04B35/565
  • 本发明涉及耐磨陶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耐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及制备方法,一种高强耐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陶瓷,由单质硅粉、碳化硅粉、氮化硅粉、调质剂、结合剂制备而成:调质剂包括Y2O3微纳米颗粒、碳化锆粉、锆粉和碳化钨。采用反应烧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工艺,复合调质剂和原位生成可控的纤维状、柱状Si3N4的耦合作用下,对微观结构与物相组成进行优化设计与可控制备;ZrSi2N4与氮化硅能形成良好的化学结合。该方法制备的耐磨陶瓷具有高强、高硬、高韧的特点,耐磨性、耐腐蚀性、耐冲击性能显著提升,服役寿命延长,大幅度提高相关产业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物料的污染,保证了产品的高性能与稳定性,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一种电解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202310791944.4
  • 张作州;张丹;宋思奇;吴小高 - 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6-30 - 2023-10-20 - C04B35/5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焙烧钛钨硅碳化物粉体、二氧化硅粉体、碳化钼粉体、氧化镁粉体、改性膨润土粉体及助剂混合并球磨,形成电极混合料,助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和聚乙酸乙烯酯的混合物;对电极混合料实施喷雾制粒并干燥,形成料粒,接着将料粒置于金属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生坯;将生坯放入400‑600℃的氮气氛炉子中,保温一段时间后,继续提温到700‑1000℃进行烧结;随后将炉中氮气逐渐排出,输入空气与氩气,继续提温到1100‑1200℃,保温一段时间;随后排出炉内的空气与氩气,输入氮气与氩气,继续升温到1300‑1400℃,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到室温,得到电解电极材料。本发明电极材料致密度高,提高了电极的耐用性及使用寿命。
  • 一种多尺度孔结构的高熵碳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202210928253.X
  • 郝巍;周春妮;秦潇娴;陈鑫悦;王冬云 - 浙江师范大学
  • 2022-08-03 - 2023-10-17 - C04B35/5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尺度孔结构的高熵碳化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HfO2、ZrO2、Ta2O5、Nb2O5、TiO2和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加入纳米碳黑,湿法研磨45‑55h,干燥后研磨成粉末后;粉末分散于N‑甲基‑2‑吡咯烷酮,再加入分散剂,然后搅拌、超声震荡得到悬浮液;再向悬浮液中加入混合粘结剂,搅拌12‑48h,40‑80℃恒温加热,即得料浆。然后进行液‑固相转化制备过程,将制备的多孔微球前驱体静置,过滤后晾干,获得多孔微球前驱体;多孔微球前驱体压制成型、热解和烧结后,即得具有多尺度孔结构的多孔高熵碳化物陶瓷,孔隙率为50‑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微‑纳尺度孔结构,孔径均匀分布、低热导且较高抗压强度多尺度孔结构等优点。
  • 一种复合陶瓷防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310610831.X
  • 翟彦霞;李兆敏;邱传波;吴修政;车效华 - 山东宝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3-05-29 - 2023-10-13 - C04B35/565
  • 本申请涉及防弹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陶瓷防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陶瓷防弹材料包括碳化硅‑氮化硅造粒粉,碳化硅‑氮化硅造粒粉包括以下原料:碳化硅微粉,氮化硅,碳黑,石墨,碳化硼,粘结剂,硅烷偶联剂;其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混合得混合物,再加入去离子水和氨水混匀,球磨、喷雾造粒。本申请的复合陶瓷防弹材料可用于制备复合陶瓷防弹板,能够充分利用氮化硅的优势,改善目前碳化硅陶瓷制备中存在的硬度低、韧性差等问题,提高防弹板的防弹性能。
  • 一种抗多发弹陶瓷的制备方法及防弹插板-202210554078.2
  • 张虹;林文松;欧阳晓平;方宁象;李晓明;邢凌新;崔毅;章新华 - 浙江立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5-19 - 2023-10-13 - C04B35/56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多发弹陶瓷的制备方法及防弹插板,该陶瓷采用碳化硅和/或碳化硼烧结获得,所述烧结其为高温烧结、反应烧结、热压烧结或者无压烧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为200‑380μm,维氏硬度为23.5GPa‑34GPa,抗压强度为2200MPa‑3100MPa;由表及里依次通过粘结剂粘结的止裂层(1)、抗弹陶瓷面板(2)和吸能背板(3)即得防弹插板,面密度小于25kg/m2,可抵御四发DBP95式5.8mm弹侵彻不穿,所有背凸小于25mm,在保证防弹插板不被子弹击穿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子弹侵彻时产生的背凸,充分满足新一代防护插板多方面的抗弹要求。
  • 一种无压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202310926648.0
  • 王东龙;王立法;王汝江;于海培 - 山东金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27 - 2023-10-13 - C04B35/56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压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粉体料、制备浆料、制备生坯、脱脂、烧结;所述制备粉体料,包括一次混合、二次混合步骤;所述二次混合步骤为,将一次混合料与活化碳粉、改性氧化铝粉混合,先预冷14‑16min,预冷温度为‑7~‑5℃,然后进行高频冷冻球磨,冷冻介质为液氮,球磨时间为22‑24min,球磨温度为‑14~‑10℃,球磨频率为30‑34Hz,高频冷冻球磨结束后进行静置,静置温度为‑20~‑16℃,静置结束后进行低频球磨,球磨时间为32‑36min,球磨温度为‑29~‑25℃,球磨频率为18‑20Hz,低频球磨结束后,以1.0‑1.2℃/min速率升至室温,制得粉体料。本发明制得的碳化硼陶瓷,在保证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同时,在高温、低温下力学性能的下降率低。
  •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制备方法-202310891684.8
  • 李文超 - 四川硅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7-20 - 2023-10-10 - C04B35/56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的制备方法,涉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技术领域,依次进行以下步骤:步骤一、配置主料:炭化粉体、高残炭率树脂、造孔剂、溶剂、表明活性剂;其中,炭化粉体分为:碳化硅微粉、活性炭粉或炭黑其比例为7:3;碳化硅微粉为粒径在6~10μm的绿碳化硅微粉,活性炭粉或炭黑的颗粒粒径均为40~100nm,通过采用的炭化粉体分为:碳化硅微粉、活性炭粉或炭黑其成分环保无毒,使在烧制使产生的烟也不会产生毒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流程较为简单,能够解决大量的碳化硅肥浪费的问题,降低反应烧结碳的成本,且备料过程中需要将,没有将毛坯筛分成粒状的情况,降低了用烧结时产生的成本。
  • 一种超高孔隙率的复相高熵超高温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202210502274.5
  • 王京阳;邵卓杰;吴贞;孙鲁超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2022-05-09 - 2023-10-10 - C04B35/56
  • 本发明涉及多孔超高温陶瓷隔热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孔隙率的复相高熵超高温陶瓷材料及制备方法。多孔复相高熵超高温陶瓷中的两相分别为密排六方晶体结构的高熵硼化物和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高熵碳化物。将多种过渡金属硼化物和碳化物粉末进行球磨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粉末配制成浆料并发泡和注模,随后进行冷冻和干燥,最终经高温烧结获得多孔复相高熵超高温陶瓷隔热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容易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所制备的多孔复相高熵超高温隔热材料具有超高孔隙率(80%~97%)、低密度(0.20~1.87g/cm3)、高强度(0.17~30.19MPa)、低热导率(0.10~0.49W/(m·K))和耐超高温(2000℃)的优点,在航天热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一种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弹头盔中的应用-202310926652.7
  • 王东龙;于海庭;王汝江;于海培 - 山东金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27 - 2023-10-10 - C04B35/563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防弹头盔中的应用,所述碳化硼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混合料、制备改性混合料、制备浆料、造粒、密闭处理、制备坯体、烧结步骤;所述制备浆料步骤为,将改性混合料与胡麻胶、酚醛树脂、海藻酸钠、氧化锌、轻钙粉混合,加入去离子水,进行球磨处理,球磨结束后以0.8‑1.2℃/min速率降温至1.0‑1.5℃,在1.0‑1.5℃下静置1.2‑1.4h,恢复至室温制得浆料。本发明制得的碳化硼陶瓷,在降低陶瓷密度的同时,提高防弹性能和抗氧化性能,应用至防弹头盔中,经实弹测试,凹陷17.3‑18.4mm,裂痕只在弹着点附近陶瓷块内,没有明显扩展。
  • 孔径可控碳化硅非对称复合过滤管膜的制备方法及装置-201910216601.9
  • 袁章福;齐振;谢珊珊;于湘涛;张岩岗 - 北京科技大学
  • 2019-03-21 - 2023-10-10 - C04B35/565
  • 本发明提供一种孔径可控碳化硅非对称复合过滤管膜的制备方法及装置,属于气固分离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原料破磨后混合,然后造球混合,再进行等静压成型,干燥后烧制,进行等离子喷涂,所用原料为碳化硅、高岭土、氧化铝、造孔剂、助烧剂、粘结剂。应用所制得的过滤管膜的装置包括出气口、压力变送器口、气包排渣口、脉冲喷嘴、进气口、排污口、碳化硅非对称复合过滤管膜、反吹口。装置中部的过滤室内安装20~960根碳化硅过滤管,含尘烟气从进气口进入过滤室,被碳化硅过滤管过滤后的清洁气体从脉冲喷嘴进入本装置内部管道,最终从出气口排出。本发明兼具优良的高温耐腐蚀性和抗热震性,过滤性能较好,过滤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一种低成本的碳化硼-纳米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02310885252.6
  • 张翠萍;马忠滨;夏乾;姚苏婷;茹红强 - 东北大学
  • 2023-07-19 - 2023-10-03 - C04B35/563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成本的碳化硼‑纳米Si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炭黑粉体通过PEI超声分散均匀,然后加入碳化硼,球磨得到湿料,然后在湿料中加入PVA水溶液,继续球磨后获得复合湿料;将复合湿料烘干、研磨得到复合粉体;将获得的粉体模压成型得到B4C‑炭黑素坯;将B4C‑炭黑素坯作为基体,单质硅作为熔渗剂,进行真空熔渗获得碳化硼陶瓷复合材料。本发明克服了炭黑在碳化硼浆料和坯体中容易团聚的问题,实现了在碳化硼陶瓷浆料和坯体中引入了均匀分布的炭黑,渗硅反应烧结后在碳化硼陶瓷基体中形成了纳米SiC陶瓷骨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并且本发明工艺流程低成本、易操作、无污染,适用于大批量工业生产。
  • 一种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化铪陶瓷的方法及陶瓷块体材料的碳化铪-202310705420.9
  • 体旭彤;史小红;李伟;吕君帅;焦凡 - 西北工业大学
  • 2023-06-15 - 2023-10-03 - C04B35/56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驱体转化法制备碳化铪陶瓷的方法及陶瓷块体材料的碳化铪,通过凝胶‑溶胶法制备碳化铪前驱体与使其反应烧结产生碳化铪的工艺方法。采用氢氧化铪凝胶、聚乙烯醇树脂与乙二醇混合后固化干燥的方式制备碳化铪前驱体。经过热处理反应烧结制备碳化铪陶瓷。采取氢氧化铪凝胶、聚乙烯醇树脂与乙二醇混合后固化干燥的方式制备的碳化铪前驱体,经过热处理反应烧结制备碳化铪陶瓷中聚乙烯醇树脂、乙二醇与氢氧化铪凝胶之间产生氢键作用,得到碳化铪陶瓷块体成品。本发明中原材料简单易得、安全环保,工艺简易方便、节约成本。最终烧结产物碳化铪陶瓷均匀性好、致密度高、纯净度高。
  • 一种耐火砖及其制备方法-202211207485.2
  • 张姗;董舜杰;阮和平;蒋杰;万志华 - 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9-30 - 2023-10-03 - C04B35/5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火砖,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碳化硅35‑40份、Si3N435‑40份、黏土10‑20份、添加剂3‑4份、粘结剂8‑1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耐火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添加剂在乙醇中分散均匀,然后球磨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与粘结剂的乙醇溶液混匀得到溶液A;将碳化硅、Si3N4、黏土混匀,然后加入溶液A混匀,压制成型,烘干,于1400‑1500℃烧结4‑6h得到耐火砖。本发明具有良好的致密性、耐腐蚀性、导热性、受热不易产生裂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