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08973.1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魁;王新树;张飞;高洁;郭现磊;汤庆涛;吴俊;杜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0L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刹车 方法 装置 整车 控制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车速和当前制动踏板开度;根据实际车速和当前制动踏板开度确定当前制动需求,并根据当前制动需求匹配目标液压制动力和目标电制动力;根据目标液压制动力和目标电制动力控制新能源汽车进行制动。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刹车时过早介入的液压制动会增加能量消耗,降低制动能量回收率,并产生较强的顿挫感,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如何增加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电制动回收制动能量的方式增加续航里程,电制动的过程为:将制动踏板踩下的深度值采集发送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根据制动踏板的制动深度值来判断司机的驾驶操作意图,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并分配合适的制动力矩给驱动电机,因而实现整车能量的回收。
然而,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刹车时液压制动往往会过早介入,液压制动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大大降低电制动的能量回收率,且液压制动也会产生较强的顿挫感,降低用户的制动体验,亟待解决。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方法、装置、整车控制器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刹车时过早介入的液压制动会增加能量消耗,降低制动能量回收率,并产生较强的顿挫感,用户体验较差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车速和当前制动踏板开度;根据所述实际车速和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确定当前制动需求,并根据所述当前制动需求匹配目标液压制动力和目标电制动力;根据所述目标液压制动力和所述目标电制动力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进行制动。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液压制动力和所述目标电制动力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进行制动,包括:根据所述当前制动需求、所述目标液压制动力和所述目标电制动力计算当前能量回收请求扭矩,并在在最大允许回收扭矩满足所述当前制动力需求的情况下,全部分配给能量回收扭矩,且在所述最大允许回收扭矩无法满足所述当前制动力需求的情况下,控制电制动扭矩采用所述最大允许回收扭矩,并控制液压制动扭矩补偿剩余制动力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液压制动力和所述目标电制动力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进行制动,包括:在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所述目标电制动力为零,使得所述新能源汽车采用液压制动。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车速和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确定当前制动需求,包括:检测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当前驾驶模式;根据所述当前驾驶模式计算所需总制动力,以基于所述实际车速和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计算所述当前制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所需总制动力由每个驾驶模式对应的刹车性能曲线得到。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刹车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能源汽车的实际车速和当前制动踏板开度;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车速和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确定当前制动需求,并根据所述当前制动需求匹配目标液压制动力和目标电制动力;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液压制动力和所述目标电制动力控制所述新能源汽车进行制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制动需求、所述目标液压制动力和所述目标电制动力计算当前能量回收请求扭矩,并在在最大允许回收扭矩满足所述当前制动力需求的情况下,全部分配给能量回收扭矩,且在所述最大允许回收扭矩无法满足所述当前制动力需求的情况下,控制电制动扭矩采用所述最大允许回收扭矩,并控制液压制动扭矩补偿剩余制动力需求;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当前制动踏板开度大于预设开度时,所述目标电制动力为零,使得所述新能源汽车采用液压制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089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