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源极肖特基接触IGBT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9754.0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3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林凡;廖永波;冯轲;李垚森;聂瑞宏;彭辰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47 | 分类号: | H01L29/47;H01L29/417;H01L29/06;H01L29/08;H01L29/423;H01L29/7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源极肖特基 接触 igbt 结构 | ||
一种新型源极肖特基接触IGBT结构,包括:集电极金属区,与所述集电极金属区上表面接触的P+型集电区,与所述P+型集电区上表面接触的N+型缓冲层,与所述N+型缓冲层上表面接触的N‑型漂移区,与所述N‑型漂移区上表面接触的P型沟道区,与所述P型沟道区上表面接触的肖特基接触金属源区,将所述P型沟道区和部分肖特基接触金属源区包围的环形结构栅电极,在栅电极与相邻功能层之间设置的一层栅介质层。本发明取缔了传统IGBT所寄生的晶闸管结构,解决了困扰着IGBT的闩锁效应,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器件面积,提高电流驱动能力,并降低导通电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率半导体技术,更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源极肖特基接触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结构。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提出后,便作为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主流器件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领域,IGBT解决了传统DMOS(Double-diffused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所具备的缺点,其的基本结构与DMOS十分相似,唯一的区别便是将DMOS的欧姆接触的漏极替换为PN结的集电极(阳极)。当IGBT的PN结集电极在正向导通时,P+区向N-漂移区注入大量的非平衡载流子。因为漂移区中存在大量可导电的电子和空穴,这使得产生了强烈的电导调制效应,因此漂移区的导通电阻将急剧下降。通常情况下,IGBT能够提供比DMOS大ー个数量级的电流输出能力。因此,IGBT同时兼具了高耐压与大电流两个优点。
然而,IGBT在拥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便是闩锁效应,这是因为IGBT存在着一个四层p-n-p-n结构,其结构中存在着两个寄生晶体管:一个PNP管,一个NPN管。其中PNP管由IGBT的p+区阳极(集电极)构成发射极,漂移区构成宽基区,阴极(发射极)处的p+深扩散区构成集电区,因为基区特别的宽,所以这个寄生晶体管的电流收益很低;而NPN管则是由n+源极形成发射区,阴极(发射极)处的p+深扩散区形成基区,漂移区则形成集电极。这两个寄生晶体管组成了一个寄生的晶闸管。通常情况下IGBT中的四层结构将导致在高正向电流情况下的闩锁效应,此时寄生NPN三极管发射极正偏使NPN管进入正向导通,形成的正反馈回路将对器件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这不利于安全工作区与击穿电压的提升。
如图2所示,为传统IGBT的二维剖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改善闩锁问题,传统IGBT会对发射区(103’)附近有(104’)的P+区重掺杂,这么做可以有效减小寄生晶体管NPN的增益,从而使闩锁发生条件更难满足,同时重掺杂P+会减少串联电阻,使得压降减小导致寄生NPN晶体管的发射极更难正偏,并且通过发射极金属(109)将N+区(103’)与P+区(104’)短接,寄生晶体管NPN将更难导通。
一种肖特基势垒IGBT曾被提出过[1],通过用N-轻掺杂的肖特基势垒区代替P+发射极可以起到阻断空穴流出并提高电导调制的作用,然而对于器件耐压并没有改善。
因此,上述的传统措施只是改善并不能完全解决闩锁的问题,并且P+区的结构意味着额外的制作工序与芯片面积,这无疑造成了一种资源的浪费。鉴于此,如何彻底解决IGBT的闩锁效应,并进一步节省器件面积,并进一步提高电流驱动能力,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梦轩;沈征.肖特基势垒高电流密度IGBT器件:中国,CN104966730B[P].2015.05.1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源极肖特基接触IGBT结构,解决IGBT的闩锁问题从而提高IGBT的击穿电压与安全工作区,并节省IGBT器件的版图面积,减少工艺步骤,进一步地做到降低制作成本,并且同时提升电流驱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9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头盔
- 下一篇:视频帧缓存方法和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