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油结构、发动机及摩托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8085.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8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海;汪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L3/10;F01L3/08;F01L3/20;F01M9/10;F01M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卢璐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发动机 摩托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油结构、发动机及摩托车,包括:缸头盖,所述缸头盖形成有油路,所述油路具有喷油口;气门组件,所述气门组件包括相互滑动套接的气门导管与气门杆及设置于所述气门杆端部的弹簧盘;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气门杆的外周且端部与所述弹簧盘相抵触,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喷油口与所述气门杆之间。弹性复位件对油柱形成打散效果而得以使油柱均匀分散,分散后的润滑油最终从各个过油部穿过而喷洒到气门杆上,使整个气门杆的外周都能比较均匀、完全的覆着到润滑油,保证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相对滑动顺滑,避免噪音产生,强化发动机及摩托车静音能力,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油结构、发动机及摩托车。
背景技术
在例如摩托车等机动车辆的发动机中,通常安装有气门机构,气门机构具有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之分,进气气门用于向发动机内输入空气,排气气门则用于将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废气排出。气门杆在气门套内并可做往复运动,由于气门相关零件的布置相对紧凑,加之发动机在运动过程中,气门杆在气门套内一直处于高速的来回往复运动,现有气门杆与气门套之间的润滑是通过缸头盖内相关零件在运动过程中飞溅起来的机油来实现的,这将导致气门杆与气门套之间因缺乏有效足够的润滑而导致异常磨损或可能产生较大的噪声,进而影响摩托车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喷油结构、发动机及摩托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润滑效果差,产生噪音大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喷油结构,其包括:
缸头盖,所述缸头盖形成有油路,所述油路具有喷油口;
气门组件,所述气门组件包括相互滑动套接的气门导管与气门杆及设置于所述气门杆端部的弹簧盘;及
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气门杆的外周且端部与所述弹簧盘相抵触,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喷油口与所述气门杆之间。
上述方案的喷油结构应用安装于摩托车的发动机中,能够实现对气门杆与气门油封配合部位定向喷油润滑提升气门与导管间的油润效果,减轻或消除噪音。具体而言,气门组件安装于缸头盖的内部,弹性复位件安装在气门组件上用以实现气门杆后自动复位。由于缸头盖上制作有油路,并且油路的喷油口喷出的油束直接喷向位于气门油封以上的弹簧位置。此外,弹性复位件布置在喷油口与气门杆之间。如此一来,工作时油路中的润滑油(例如机油)能够从喷油口中喷射出并形成油柱,油柱直接喷射到弹性复位件上,弹性复位件对油柱形成打散效果而得以使油柱分散,分散后的润滑油最终从各个过油部穿过而喷洒到气门杆与气门油封配合的位置处,在气门杆往复运动时,能有效改善气门杆与气门套管之间的润滑,避免噪音产生,强化发动机及摩托车静音能力,提升使用体验。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门导管上设置有气门油封,所述喷油口的喷油路径延伸至所述气门油封的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设有至少两个过油部,所述过油部为过油间隙,至少两个所述过油间隙沿所述气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还设有导油弧面,所述导油弧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过油间隙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性套筒,所述过油部为开设于所述弹性套筒的筒壁上的过油孔,所述过油孔为多个并间隔分散布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油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各所述喷油口间隔围绕布置于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外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轿厢震动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棒料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