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4539.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2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夏小明;张奉贤;王进;张萃;孙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8 | 分类号: | B21B37/18;B21B3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带钢 厚度 质量 精准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从精轧出口的厚度检测仪表获得带钢全长每个点厚度实测值;步骤2:计算等级判定的布尔值b;步骤3:计算等级判定的布尔值bhead,步骤4:计算等级判定的布尔值bdead;步骤5:综合等级判定的布尔值b、bhead、bdead的取值情况,得到热轧带钢厚度质量判定结果。本发明能实现对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的有效、精准判定,能够为企业的质量提升及预警提供有益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属于冷轧工艺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铁产能过剩环境下,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产品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热轧带钢的厚度精度是表征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成品带钢厚度误差的产生原因十分复 杂,从加热到精轧、后工序的平整等,几乎所有工序都可能产生厚度误差,大致分为下述几 类:
1)轧件因素,例如:板坯温度分布不均、几何尺寸误差、化学成分偏析以及轧制过程中 不均匀变形等;
2)轧机因素,例如:轧辊偏心、热凸度和磨损,油膜轴承厚度波动以及轧机刚度变化等;
3)轧制工艺因素,例如:带钢张力、轧制速度以及轧制润滑条件的变化等;
4)与控制、操作有关的因素,例如:控制模型误差、工艺参数检测误差以及人工干预等。
带钢的厚度精度主要包括头部精度和全长精度。带钢头部厚度精度取决于生产操作状况 和辊缝设定模型的精度,由于带钢头部在穿带时自动厚度控制(AGC)未投用,带钢头部厚 度精度控制不佳,并且头部厚度精度影响着AGC的控制策略,进而影响带钢全长的厚度精度。 全长厚度精度则根据精轧机组出口的厚度检测仪表获得全长厚度实测值,如图1所示为热轧 带钢全长厚度实测值分布曲线,与厚度目标值对比,由AGC动态调节辊缝,力争得到符合厚 度公差要求并且厚度均匀的产品。
热轧带钢全长每个点厚度实测值通过安装在现场的厚度检测仪表可以直接得到,一般100 毫秒左右的时间能够返回给过程控制计算机供分析和存档使用。假设某带钢全长为1000m, 轧制速度为10m/s,轧制时间为100s,总共可获得1000组厚度实测值。
目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判定方法主要采用单一的命中率统计方式,即采用精轧出口带钢 厚度命中率来表示,首先已知厚度目标值及正负偏差,计算厚度实测值落到目标相应偏差区 间的数量,得到厚度命中率,通过命中率的大小判断控制质量和控制精度。这一方法在工业 系统的各种质量判定中也被广泛使用,但是,对于热轧带钢来说,这一方法存在着如下不足:
1)如果带钢的厚度在公差范围内剧烈波动,即使有较高的命中率,下游用户的使用效果 也不理想,即单一的命中率不能反映带钢全长的波动情况。命中率好的带钢,其厚度质量不 一定好;
2)如果带钢全长厚度实测值集中分布在公差线附近,且波动平缓,即使全长厚度实测数 据游离在公差线外,命中率为0%,下游用户的使用效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会在热轧生 产时直接被判废,即单一的命中率不能完全反映带钢实际的厚度质量,命中率差的带钢,其 厚度质量不一定差;
3)在精轧出口厚度检测仪获得实际值之前,带钢头部厚度精度取决于生产操作状况和辊 缝设定模型的精度,并且头部厚度精度影响着AGC的控制策略,进而影响带钢全长的厚度精 度。当带钢仅在头部存在厚度超差时,对带钢全长厚度命中率的计算影响较小。但其厚度质 量已经无法满足下游用户生产的实际需求,需要切头或降级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精准判定方法,能实现 对热轧带钢厚度质量的有效、精准判定,能够为企业的质量提升及预警提供有益的帮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4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