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差速器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7643.5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S·X·赵;M·J·派勒契克;D·M·博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安文森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差速器 总成 | ||
1.一种车辆差速器总成,其包括:
差速器壳体;
差速器箱,其围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差速器壳体;
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其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被布置为围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第一半轴齿轮,其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
第一轮轴,其通过第一花键联接至所述第一半轴齿轮,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可以沿所述第一花键轴向移动;以及
第一盘总成,其联接在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差速器箱之间,所述第一盘总成被配置为响应于高扭矩状况而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轮轴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一盘总成包括联接至所述第一轮轴的第一组盘和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的第二组盘,所述第一组盘和所述第二组盘至少响应于所述高扭矩状况而被摩擦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差速器总成,其中:
所述第一盘总成进一步包括偏压构件,所述偏压构件联接在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和所述第一组盘与所述第二组盘之一之间;
所述偏压构件为转盘垫片;以及
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盘总成在所述第二位置将所述第一轮轴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差速器总成,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半轴齿轮,其与所述第一半轴齿轮相对且可旋转地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
第二轮轴,其通过第二花键联接至所述第二半轴齿轮,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可以沿所述第二花键轴向移动;以及
第二盘总成,其联接在所述第二轮轴和所述差速器箱之间,所述第二盘总成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高扭矩状况而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轮轴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差速器总成,其中所述第二盘总成包括联接至所述第二轮轴的第三组盘和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的第四组盘,所述第三组盘和所述第四组盘至少响应于所述高扭矩状况而被摩擦地接合。
6.一种利用车辆差速器总成选择性地传递扭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围绕第一轴线旋转差速器箱;
利用所述差速器箱旋转至少一个星形齿轮,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被联接为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第一半轴齿轮,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一轮轴;以及
响应于高扭矩状况,利用第一组盘和第二组盘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轮轴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利用联接在所述第一组盘和所述第一半轴齿轮之间的第一偏压构件使所述第一半轴齿轮向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偏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高扭矩状况,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向所述第一半轴齿轮施加轴侧负载;以及
响应于所述轴侧负载,将所述第一半轴齿轮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围绕所述第一轴线旋转第二半轴齿轮,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可移动地联接至第二轮轴;以及
响应于所述高扭矩状况,利用第三组盘和第四组盘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二轮轴联接至所述差速器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利用联接在所述第三组盘和所述第二半轴齿轮之间的第二偏压构件使所述第二半轴齿轮向所述至少一个星形齿轮偏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76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