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车离合器转向机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6559.6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慧岩;高天云;王博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11/00 | 分类号: | B6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王涛;张辉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离合器 转向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车离合器转向机转向系统,包括:脚踏板、操纵杆、锁死机构、伺服液压缸、中间轴、倾斜拉杆、转向轴拉杆臂、转向轴、角位移传感器、液压控制油路、协同动作机构和执行机构,伺服液压缸一端连接至操纵杆,另一端连接至中间轴上;中间轴与倾斜拉杆相连;倾斜拉杆另一端连接至转向轴拉杆臂,转向轴拉杆臂另一端连接至转向轴一端;角位移传感器安装在转向轴两侧;执行机构通过协同动作机构与转向轴末端相连接;液压控制油路与伺服液压缸相连接。本系统通过电液伺服阀对液压缸及转向操纵杆的往复运动进行控制,从而驱动车辆转向,同时可实现手动操纵和电控操纵的切换,机构简单可行,方便加工安装,并适应履带车辆的恶劣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车离合器转向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无人车离合器转向的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液压伺服系统,它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快、输出功率大、信号处理灵活和易于实现各种参量的反馈等优点,在机床工作台的位置、飞机和船舶的舵机控制、雷达火炮控制系统以及振动试验台的国民经济和军事工业各个技术领域都有普遍应用。
通过电液伺服阀控制液压缸是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液伺服控制液压缸能否对整个系统进行有效、精确的控制,是目前液压控制存在的普遍问题,已有的液压控制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般既能手动又能液压控制的系统一般都比较复杂,且系统之间的部件不能共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车离合器转向机转向系统,解决液压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控制不精确的问题。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车离合器转向机转向系统,包括:操纵杆(1)、锁死机构(2)、伺服液压缸(3)、中间轴(4)、倾斜拉杆(5)、转向轴拉杆臂(6)、转向轴(7)、角位移传感器(8)、液压控制油路(9)、协同动作机构、执行机构和脚踏板;
所述脚踏板连接至操纵杆(1),所述操纵杆(1)可由锁死机构(2)锁紧固定;所述伺服液压缸(3)一端连接至操纵杆(1),另一端连接至中间轴(4)上;所述中间轴(4)末端与倾斜拉杆(5)一端相连;所述倾斜拉杆(5)另一端连接至转向轴拉杆臂(6)的一端,转向轴拉杆臂(6)另一端连接至转向轴(7)一端;所述角位移传感器(8)安装在转向轴(7)两侧;所述执行机构通过协同动作机构与转向轴(7)末端相连接;所述液压控制油路(9)与伺服液压缸(3)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脚踏板包括左侧脚踏板和右侧脚踏板,所述操纵杆(1)包括左侧操纵杆和右侧操纵杆,所述伺服液压缸(3)为左右并列放置的两个;
所述伺服液压缸(3)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末端的活塞杆,本体一端与中间轴(4)铰接,左侧的活塞杆末端与左侧操纵杆铰接,右侧的活塞杆末端与右侧操纵杆铰接,铰接的结构形式使得运动形式能够准确传送,且方便手动和液压控制的自由切换,所述左侧脚踏板连接于左侧操纵杆上,所述右侧脚踏板连接于右侧操纵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和所述协同动作结构均包括左右并列安装的两套,分别对左右车轮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机构包括离合器和制动器,所述协同动作机构包括协同拉杆、分离推杆和制动推杆;
所述协同拉杆一端与转向轴(7)末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分离推杆和制动推杆相连;分离推杆末端连接分离器,制动推杆末端连接制动器,这种杆之间的相互连通形式使得运动形式能够准确传送,且能够使得分离器和制动器有效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角位移传感器(8)通过左安装支架和右安装支架分别安装在转向轴(7)两侧,两个角位移传感器(8)同时对转向轴的角位移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左安装支架包括:左侧轴套(12)、左侧轴套延伸轴(13)、左侧传感器安装支座(14)、传感器支架(15)、左侧转向输出轴延长销(16)和左侧传感器输出轴(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抗冲击轻量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全地形履带车辆的轻型铰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