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2442.X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5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旗;任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41012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1)原料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的幼嫩芽鲜茶叶为原料;
(2)萎凋:将鲜茶叶均匀薄摊于萎凋帘内,于26-28℃、湿度80-85%下进行萎凋,至萎凋叶含水率为63-65%;
(3)揉捻:采用40型或45型揉捻机,以轻-中-轻的加压方式将萎凋叶于24-26℃揉捻,至叶细胞破碎率为80-85%;
(4)发酵:将揉捻叶摊放于发酵机内,于茶叶表面覆盖湿毛巾,在34℃-36℃、湿度88-92%下发酵2.5-3.5h,至发酵叶呈现花香或果香味时,将发酵叶迅速转移至16-18℃环境中,继续发酵50-70min;
(5)炒二青:采用茶叶理条机将发酵叶于100-120℃进行炒二青,至叶片减重30-35%,然后摊凉18-22min;
(6)做形:将炒二青后的茶叶置入竹篾盘内,用两手搓动茶叶,前后回转推动,着力均匀,边搓揉、边解块,历时10-15min;
(7)复炒:将做形后的茶叶再次投入茶叶理条机中,于90-100℃进行复炒,至茶叶含水量为12-15%;
(8)提香:将复炒后的茶叶均匀薄摊于茶叶提香机中,于80-90℃干燥提香,至茶叶含水量为5-6%,即可,所得红茶产品具有安化松针外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萎凋时的薄摊量为1-1.5kg/m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发酵机内的摊放叶厚度为8-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炒二青时的投叶量为100-120g/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复炒时的投叶量为120-150g/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形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茶叶提香机中的茶叶薄摊厚度为1-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24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