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板栗内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2808.4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邵平;薛力;孙培龙;潘烈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6 | 分类号: | A23L1/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板栗 内皮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板栗内皮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板栗俗称栗子,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称。中医认为栗果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之功能。板栗加上其它中药或食品原材料还可以制成药膳,治疗气管炎、消化不良、中风等疾病。板栗每年因霉烂、虫害、失水等造成的损失占总产量的35%~50%,为避免出现栗残伤农的现象,需要采后即时加工技术才能解决板栗的出路问题。去皮是板栗加工中的关键步骤,板栗果皮是极难剥掉的,尤其是紧紧裹在果仁上的内皮。目前板栗去除内皮主要采用热碱去皮法,热碱去皮的特点是廉价,方便,去皮效率高,但由于苛性钠的腐蚀作用,会造成果肉组织解体,表面变粗糙,明显降低原材料的利用率。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果肉变色。同时,苛性钠的腐蚀性会伤及手工操作者,残碱废液也会污染环境。
生物酶法去皮是近年来新兴的果蔬去皮方法,具有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无破坏、效果好和无污染等优点,通过酶处理可以分解果胶质和纤维素,使组织细胞间失去连接实现分离,但工业上单纯采用酶处理方法存在左右时间较长(40~60min)、成本较高的问题。朱秀灵等人研究了复合磷酸盐对胡萝卜的去皮效果,利用去皮液的渗透功能,松动表皮,再借助外力达到去皮效果,虽然作用时间较短,但产品易变色,产品品质难保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板栗内皮去除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去除板栗内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经挑选、去皮、清洗预处理后的板栗,加入复合磷酸盐溶液中,在70~75℃环境中浸泡2~3min后,捞出冷却、冲洗;所述复合磷酸盐溶液组成如下:磷酸钠1~5g/L,磷酸氢二钠0.3~0.8g/L,焦磷酸钠0.3~0.8g/L,溶剂为水;
(2)步骤(1)处理后的板栗加入护色液中,煮沸后护色3~5min,捞出冷却、冲洗;所述护色液质量组成如下:柠檬酸0.1%~0.5%、抗坏血酸0.1%~0.4%、壳聚糖0.1%~0.4%,溶剂为水;
(3)步骤(2)处理后的板栗在40~50℃、pH 4.5~5.0的复合酶液中浸泡20~25min,取出,清洗,沥干,即得去皮后的板栗果肉;所述复合酶液组成如下:果胶酶3000~8000U/L,纤维素酶2000~4000U/L,溶剂为pH 4.5~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优选的,所述复合磷酸盐溶液组成如下:磷酸钠3g/L,磷酸氢二钠0.5g/L,焦磷酸钠0.5g/L,溶剂为水。
优选的,所述护色液质量组成如下:柠檬酸0.25%、抗坏血酸0.20%、壳聚糖0.20%,溶剂为水。
优选的,所述复合酶液组成如下:果胶酶5000U/L,纤维素酶3000U/L,溶剂为pH 4.5~5.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本发明采用化学法与生物法相结合,首先用磷酸盐对板栗进行前期处理,使内皮部分解离,方便后期酶解,提高酶解效率,缩短作用时间,同时还可以起到护色作用,防止处理后栗仁褐变;然后再用酶液浸泡板栗,溶解内皮,最终达到去皮目的。
中国专利CN93112047.0公开了一种酶法去除板栗种皮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利用果胶酶或纤维素酶,二者取其一,辅以SO2、亚硫酸及其盐类。本发明中采用化学法与生物法相结合,先经磷酸盐浸泡,达到部分解离效果,再用生物法,其中生物酶解是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共同作用去皮,由于板栗内皮主要是由果胶质和纤维素互相粘连,以网状形式层叠构成,两种酶试剂共同作用,相比其中之一单独酶解,去皮时间缩短,成本降低,工作效率高,处理后的板栗果肉保持原果形态,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减少了果肉各种营养成分的损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采用化学与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去除板栗内衣,经过复合磷酸盐和酶解双重处理,去皮效果极佳。两种方法取长补短,得到的板栗果仁营养成分损失少,用复合磷酸盐预处理后再经酶解去皮,减少酶试剂的使用量,缩短酶解时间,降低成本,且不像碱液去皮,腐蚀果肉,又污染环境。在去皮过程中,柠檬酸、抗坏血酸、壳聚糖组成的护色液对板栗果仁有防褐变作用,保持板栗原有颜色,提高了产品质量。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原料预处理→配制复合磷酸盐溶液→板栗浸泡1→配制护色液→板栗浸泡2→配制复合酶液→板栗浸泡3→包装、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