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89947.0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8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忠;黄崎峰;卢泽华;刘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92 | 分类号: | H01L29/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反映出特定金属层所造成的工艺(即制程,本文均称为工艺)变化的半导体元件。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的制作中,为了确保集成电路的电性性能落在规格内,需要设计工具来监控工艺变化。设计工具可包含设计在晶圆的切割线中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电容器。
在传统金属-氧化物-金属(metal-over-metal;MOM)电容器设计工具中,一MOM电容器从各自的晶圆的下金属层延伸至上金属层。二端点(即埠,本文均称为端点)形成在晶圆的表面,且连接至MOM电容器的二电容板。所量测的电容与电阻可反映出制作晶圆的工艺变化。
在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残余水气可能会残留在超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中,其中金属层形成在这些超低介电常数介电层中。残余水气在MOM结构的性能中扮演重要角色。一金属层的特性可能因此而严重影响集成电路的整体性能,故金属层可能需要加以鉴定。然而,传统MOM电容器设计工具仅能用以寻找所有金属层的整体工艺变化。该变化无法反映出每一金属层的工艺变化。因此,测量结果所反映出的特定金属层所造成的工艺变化无法辨识。此外,传统MOM电容器设计工具占据较大晶片面积,在晶片面积的使用上没有效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半导体元件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半导体元件,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半导体元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半导体元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测量出特定金属层所造成的工艺变化,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半导体元件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半导体元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有效缩减MOM电容器设计工具所占据的晶片面积,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半导体元件:包含一第一MOM电容器;一第二MOM电容器直接位于第一MOM电容器上方且垂直重叠在第一MOM电容器上,其中每一第一与第二MOM电容器包含多个平行电容器手指;一第一与一第二端点电性耦合至第一MOM电容器;以及一第三与一第四端点电性耦合至第二MOM电容器。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端点设置于各自的晶圆的表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各自的该晶圆包含一第一晶片与一第二晶片,一切割线位于该第一晶片与该第二晶片之间,其中该第一端点、该第二端点、该第三端点与该第四端点、以及该第一MOM电容器与该第二MOM电容器设置在该切割线中,且该第一端点与该第二端点对准一第一线,该第三端点与该第四端点对准一第二线,其中该第一线与该第二线平行于该切割线的一纵长方向。
前述的半导体元件,还包含读啊哦个接地端点位于各自的该晶圆的该表面,其中在各自的该晶圆的一俯视图中,该些接地端点关于该第一MOM电容器与该第二MOM电容器对称设置。
前述的半导体元件,还包含:一第三MOM电容器;一第四MOM电容器,直接位于该第三MOM电容器上方且垂直重叠在该第三MOM电容器上;一第五端点与一第六端点,电性耦合至该第三MOM电容器;以及一第七端点与一第八端点,电性耦合至该第四MOM电容器,该第五端点、该第六端点、该第七端点与该第八端点设置于各自的该晶圆的该表面,其中该第一MOM电容器与该第三MOM电容器延伸至各自的该晶圆的多个不同金属层,或该第二MOM电容器与该第四MOM电容器延伸至各自的该晶圆的多个不同金属层。
前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每一该第一MOM电容器与该第二MOM电容器包含多个部分延伸至各自的该晶圆的至少三个金属层,且每一该第一MOM电容器与该第二MOM电容器在每一个该至少三个金属层中包含:多个第一电容器手指;一第一总线,交互连接该些第一电容器手指;多个第二电容器手指,与该些第一电容器手指分开;以及一第二总线,交互连接该些第二电容器手指。
前述的半导体元件,其中所述的第一MOM电容器延伸至各自的该晶圆的一下金属层,且该第二MOM电容器延伸至各自的该晶圆的一上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89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