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栗茶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278.3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于秀珠;张景华;郭力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秀珠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F3/06;A23L1/29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4300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栗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及其加工方法,特别是板栗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讲究其口感,还对茶的养生功效愈加注重。河北省迁西县是著名的板栗之乡,该地域种植的板栗营养丰富,其栗叶亦含有丰富的铜、锌、铁、锰、硼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栗叶的深加工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栗叶没有被充分利用的缺陷,一是提供一种以将栗叶深加工的产品板栗茶,二是提供一种板栗茶深加工的加工方法。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栗茶的加工方法,所述板栗茶用板栗叶加工而成,所述板栗茶的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采摘:采摘栗树幼树的嫩叶,置于能透气的采茶容器中;
b、清洗:用清水将采摘下来的栗叶反复清洗,清洗干净后放置在晾晒茶叶的容器上;
c、沥干:将清洗干净的栗叶在午后日光下摊放1~2小时,沥干为止;
d、一炒:向炒锅内加入适量食用油,在锅内涂抹均匀,用文火将锅烧热,待锅温降至60~70度时,将沥干的栗叶放入锅内炒7-9分钟,待栗叶呈黄色时撤火,锅恢复常温后,将栗叶出锅;
e、二炒:用文火将炒锅加热至55~65度,将一炒后的栗叶放入锅中翻炒4~7分钟,撤火,待栗叶降至常温后出锅;
f、三炒:用大火将炒锅加热至40~60度,将二炒后的栗叶放入锅中翻炒3~5分钟后出锅;
g、包装:将炒好的栗叶整形后进行包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出来的板栗茶,茶叶本身呈黄绿色,稍微带有板栗的清香;泡后的板栗茶香气高浓,口感甘甜、爽口;这种板栗茶能够止渴养颜、消食止气;其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属天然植物,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属于绿色产品。
据《湘南本草》记载(省略英文名称):栗叶微甘,性平,气微,味微涩,其中药化学成分:含3,4,5-三羟基苯甲醛-3-O-(6′-O-没食子酸-β-D-吡喃葡萄糖甙),异栗瘿鞣质亭,异栗瘿鞣质,栗木鞣质,间一去氢二没食子酸,栗瘿鞣质亭,栗瘿鞣质,克列鞣质,6′及6″-没食子酰-栗瘿鞣质,地榆素H-5,2,3-(2,2′)-二没食子酰-4-O-没食子酰-4-O-没食子酰葡萄糖,4,6-(2,2′)-二没食子酰-1-O-没食子酰葡萄糖,4,6-(2,2′)-二没食子酰-2-O-没食子酰葡萄糖,路边青鞣质D,β-D-没食子酰葡萄糖,4,6-(2,2′)-二没食子酰-2,3-二-O-没食子酰葡萄糖,长梗马兜铃素,木麻黄鞣质宁,木麻黄鞣质,旌节花素,(3β)-表栗木脂素,2,3-(2,2′)-二没食子酰-4,6-橡(木宛)酰葡萄糖,地衣二醇,丁香酸,龙胆酸,对羟基苯甲醇,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还含有天冬氨酸,并没食子酸。还含有天冬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种游离氨基酸。
栗叶具有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属解毒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这种板栗茶,采用迁西板栗四、五月份时,幼树的鲜嫩栗叶炒制而成。
所述板栗茶的加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采摘:采摘栗树幼树的嫩叶,置于能透气的采茶容器中;
b、清洗:用清水将采摘下来的栗叶反复清洗,清洗干净后放置在晾晒茶叶的容器上;
c、沥干:将清洗干净的栗叶在午后日光下摊放1.5小时,直至将水沥干为止;
d、一炒:向炒锅内加入适量食用油,在锅内涂抹均匀,用文火将锅烧热至100度,待锅温降至70度时,将沥干的栗叶放入锅内炒8分钟左右,栗叶呈黄色时撤火,待锅恢复常温后,将栗叶出锅;
e、二炒:用文火将炒锅加热至60度,将一炒后的栗叶放入锅中翻炒4~7分钟,撤火,待栗叶降至常温后出锅;
f、三炒:用大火将炒锅加热至50度,将二炒后的栗叶放入锅中翻炒4分钟左右后出锅;
g、包装:将炒好的栗叶整形后进行包装。
幼栗树嫩叶的采摘,既不会影响栗树的生长,也不影响栗果的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秀珠,未经于秀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2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伏甘蔗扶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舒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