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88771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绝缘衬底上的材料顶层杨氏模量的测试结构-CN201310184389.5有效
  • 孙超;周再发;黄庆安;李伟华 - 东南大学
  • 2013-05-17 - 2013-08-14 - G01N3/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衬底上的材料顶层杨氏模量的测试结构,包括: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衬底形成的衬底,在衬底上设有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绝缘层形成的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第三绝缘区及第四绝缘区,在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第三绝缘区及第四绝缘区上分别设有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顶层形成的第一锚区、检测电极、第二锚区及激励电极,在检测电极与激励电极之间设有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顶层形成的谐振梁本发明能够提高绝缘衬底上的材料顶层杨氏模量的测量准确性。
  • 绝缘衬底材料顶硅层杨氏模量测试结构
  • [实用新型]绝缘衬底上的材料顶层杨氏模量的测试结构-CN201320271904.9有效
  • 孙超;周再发;黄庆安;李伟华 - 东南大学
  • 2013-05-17 - 2013-10-16 - G01N3/3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绝缘衬底上的材料顶层杨氏模量的测试结构,包括: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衬底形成的衬底,在衬底上设有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绝缘层形成的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第三绝缘区及第四绝缘区,在第一绝缘区、第二绝缘区、第三绝缘区及第四绝缘区上分别设有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顶层形成的第一锚区、检测电极、第二锚区及激励电极,在检测电极与激励电极之间设有由绝缘衬底上的材料中的顶层形成的谐振梁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绝缘衬底上的材料顶层杨氏模量的测量准确性。
  • 绝缘衬底材料顶硅层杨氏模量测试结构
  • [发明专利]绝缘体上及其制备工艺-CN200610028767.0无效
  • 陈猛 - 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国际O&A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2006-07-07 - 2008-01-09 - H01L21/84
  • 一种绝缘体上的制备工艺,包含如下步骤:在硅片上注入能与反应生成腐蚀阻挡材料的离子;将含有注入离子的硅片退火,并形成含有绝缘层、表面层、腐蚀阻挡层和衬底层的结构,其中绝缘层和衬底层位于硅片的外侧,表面层与绝缘层相邻,腐蚀阻挡层与衬底层相邻;在半导体晶片上形成第二绝缘层;将硅片和半导体晶片键合,其中硅片上的绝缘层和半导体晶片上的第二绝缘层相接触;加固键合后的硅片和半导体晶片;去除衬底层;去除腐蚀阻挡层上述方法生成的绝缘体上隐埋绝缘层质量高,绝缘性能好,厚度可随意调节,顶层厚度的均匀性好。
  • 绝缘体及其制备工艺
  • [发明专利]绝缘涂料、电绝缘层、复合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制备方法-CN202211136526.3在审
  • 孙小英;王艳;施利毅;杭建忠 - 上海大学
  • 2022-09-19 - 2022-11-08 - C09D183/16
  • 本申请涉及绝缘涂料领域,尤其涉及绝缘涂料、电绝缘层、复合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制备方法;所述绝缘涂料包括聚氮烷树脂和有机类流平剂;其中,所述聚氮烷树脂的质量为所述绝缘涂料的质量的12%~85%,所述有机类流平剂的质量为所述绝缘涂料的质量的0.4%~0.7%;由于聚氮烷树脂能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可以在非晶纳米晶带材的表面形成一层具有Si‑O‑Si结构的电绝缘层,因此使得聚氮烷树脂形成的电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高温性能,但是聚氮烷树脂的流动性较差,通过聚氮烷树脂和有机类流平剂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综合提高电绝缘层的绝缘性和耐高温性。
  • 绝缘涂料复合纳米晶带材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晶圆结构的制造方法-CN201910537572.6有效
  • 胡杏;曾甜;占迪;刘天建;胡胜 -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 2019-06-20 - 2021-01-22 - H01L21/768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晶圆结构的制造方法,在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键合后,可以从第一晶圆的第一衬底进行刻蚀以形成通孔,然后进行绝缘层的沉积,使通孔的开口拐角处的绝缘层厚度大于通孔侧壁及底面上绝缘层的厚度,再进行绝缘层的各向异性刻蚀,直至去除通孔底面上的绝缘层,然后进行通孔的填充。通孔中的绝缘层对器件起到隔离和保护的作用,而通孔的开口拐角处的绝缘层厚度大于通孔的侧壁及底面上的绝缘层的厚度,在后续去除通孔底面上的绝缘层的过程中,即使对通孔的开口拐角处的绝缘层有所损耗,其厚度也不会偏薄,从而提高了通孔中绝缘层的可靠性,减少通孔的形成工艺对器件良率及性能的影响。
  • 一种结构制造方法
  • [实用新型]具有通孔结构的半导体器件-CN201220604325.7有效
  • 孙蓉;张国平;赵松方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2012-11-15 - 2013-06-05 - H01L23/4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通孔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开设有自衬底上表面穿入内部的通孔;绝缘层,覆盖于所述衬底上表面、通孔的侧壁及通孔的底面;所述通孔的顶端与衬底上表面交界的拐角处覆盖的绝缘层厚度,大于所述拐角旁的衬底上表面覆盖的绝缘层及通孔的侧壁覆盖的绝缘层厚度。本实用新型在通孔的顶端与衬底上表面交界的拐角处覆盖的绝缘层较厚,保证了此处绝缘层的保型覆盖性,且因为厚度足够,不会因器件使用中的热应力导致绝缘层开裂,因此增强了器件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 具有硅通孔结构半导体器件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