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75810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制备方法-CN200410049912.4有效
  • 田豫;黄如;卜伟海;周发龙 - 北京大学
  • 2004-06-18 - 2005-03-16 - H01L21/33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刻槽氧化的方法直接形成SOI场效应晶体管区的L型隔离层结构,这样隔离层结构的高度宽度可以分别通过槽的深度以及氧化时间精确控制。再选择外延形成晶体管沟道和区,因此可以实现区与沟道区的理想连接,先形成隔离层后形成沟道区,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后形成“L”型隔离层影响沟道区与区的连接问题。最后,通过侧墙定义形成栅结构,自对准实现。因此可以通过侧墙厚度,准确控制区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SOI结构。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工艺实现简单,与传统的CMOS工艺兼容,可控性好,易于可以实现真正的SOI结构。
  • 一种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制备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方法-CN201310697719.0有效
  • 黄如;樊捷闻;黎明;杨远程;宣浩然 - 北京大学
  • 2013-12-18 - 2014-03-26 - H01L21/336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器件的有源区;形成器件的栅叠层结构;形成延伸区的掺杂,并在栅叠层两侧形成第一层侧墙;形成凹陷的漏结构;形成SOI隔离层;原位掺杂外延第二半导体材料,并进行退火激活;若采用后栅工艺则去掉之前的假栅,重新进行高k金属栅的淀积;形成接触和金属互联。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很好地与现有CMOS工艺兼容,具有工艺简单、热预算较小的特点,相比传统的场效应晶体管,依据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能有效降低泄漏电流,减小器件的功耗。
  • 制备soi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极驱动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CN201210303541.2有效
  • 邓建;赵晨;黄秋凯 -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 2012-08-24 - 2012-12-19 - H02M1/08
  •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极驱动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辅助绕组的存在而难以集成以及谐振控制的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具体包括箝位电路、谷底电压检测电路和极电压控制电路,并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主功率开关管的开启时刻具有最小的电压,可以减小甚至消除导通电流尖峰,因此这种设计能够提供较低的导通损耗。另外,对于集成电路而言,如现有技术的谐振控制方法,需要一个单独的引脚来检测电压的谷底。而对本发明而言,通过对极驱动内部电路信号的检测,就可以精确检测电压的谷底电压,进而精确的实现对主功率开关管的谐振软开关控制,同时节省了芯片的尺寸,使得芯片结构更加紧凑,并且封装和外围电路的设计也相对简单
  • 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逆变器的谐振控制电路-CN201110231648.6有效
  • 罗宇浩;张圣 -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 2011-08-12 - 2012-01-04 - H02M7/5383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谐振控制电路,包括:谐振检测电路,其一端连接到逆变器的主开关管的极端,另一端与主开关管的极端一起连接到一公共接地端,用于根据主开关管的电压检测开启主开关管的谐振功能并发出谐振控制信号;谐振时间控制电路,与谐振检测电路相连接,用于接收谐振控制信号并作时间延迟;主开关管控制电路,跨接在谐振时间控制电路与主开关管的栅极端之间,用于根据谐振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主开关管开通或者关断本发明能够使逆变器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的谐振控制得到优化,实现低输入功率以及交流输出的低相位的谐振控制。
  • 逆变器谐振控制电路
  • [实用新型]逆变器的谐振控制电路-CN201120293517.6有效
  • 罗宇浩;张圣 - 浙江昱能光伏科技集成有限公司
  • 2011-08-12 - 2012-02-22 - H03K17/687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器的谐振控制电路,包括:谐振检测电路,其一端连接到逆变器的主开关管的极端,另一端与主开关管的极端一起连接到一公共接地端,根据主开关管的电压检测开启主开关管的谐振功能并发出谐振控制信号;谐振时间控制电路,与谐振检测电路相连接,接收谐振控制信号并作时间延迟;主开关管控制电路,跨接在谐振时间控制电路与主开关管的栅极端之间,根据谐振时间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控制主开关管开通或者关断。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逆变器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的谐振控制得到优化,实现低输入功率以及交流输出的低相位的谐振控制。
  • 逆变器谐振控制电路
  • [发明专利]化合物半导体器件-CN201780065035.5有效
  • 佐佐木肇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7-01-10 - 2022-02-25 - H01L21/338
  • 在半导体层(3)之上形成有栅极电极(4)、极电极(5)以及极电极(6)。第1钝化膜(7)覆盖栅极电极(4)以及半导体层(3)。极场板(9)形成于第1钝化膜(7)之上,从极电极(5)延伸至栅极电极(4)和极电极(6)之间。第2钝化膜(10)覆盖第1钝化膜(7)以及极场板(9)。第1钝化膜(7)具有导电性薄膜(8),该导电性薄膜(8)至少形成于栅极电极(4)和极电极(6)之间,电阻率为1.0Ω·cm~1010Ω·cm。
  •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CN200410101391.2有效
  • 肖韩;黄如;田豫 - 北京大学
  • 2004-12-21 - 2005-06-01 - H01L21/335
  • 本发明提供一种SOI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属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ULSI)领域。该方法首先采用常规的工艺方法,实现浅槽隔离,淀积并刻蚀栅材料及上面覆盖的硬掩膜材料,形成栅区,接着制备栅侧墙保护栅区;第二步刻蚀区的硅至一定深度h1,接着淀积并刻蚀抗氧化的材料形成侧墙,然后刻蚀区的硅材料至第二个深度h2,形成更深的硅槽,最后热氧化暴露的硅,在区和区的槽中形成“L”型氧化硅层;第三步为制备区,即先去掉抗氧化材料形成的侧墙,再淀积材料,用平坦化的方法形成区,从而实现了SOI结构。
  • 场效应晶体管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MOSFET饱和效应模型及其建模方法-CN202310796786.1在审
  • 顾鸣远 - 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6-30 - 2023-10-20 - G06F30/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FET饱和效应模型及其建模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在满足判定条件时,以饱和特性修正公式将MOSFET经典模型中漏电流表达式内的Vgs修正为Vgscorr,以建立能够表征MOSFET饱和特性的修正模型;所述判定条件为Vgs≥Vtsat,所述漏电流表达式以Vgs和Vds作为自变量,Vgs、Vds分别为MOSFET的栅电压、电压,Vgscorr为具有饱和特性的栅电压,Vtsat为MOSFET的饱和特性起始电压。本发明的MOSFET饱和效应模型及建模方法具有适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准确度和收敛性高等优点。
  • mosfet饱和效应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 [发明专利]推挽极跟随器-CN200410013804.1无效
  • 李连鸣;黄頲;王志功 - 东南大学
  • 2004-01-05 - 2004-12-22 - H03F3/50
  • 一种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的推挽极跟随器,包括2对晶体管,第一对晶体管的栅极作为信号输入端,极作为信号输出端,其极相连并共同接电源,其极分别与第二对晶体管的极相接,该第二对晶体管的栅极被偏置在一参考电压上,在第二对晶体管的极上设有第三对晶体管且第二对晶体管的极分别与第三对晶体管的极相连接,第二对晶体管与第三对晶体管的极共同接地,第三对晶体管的栅极与极相互交叉连接。本发明提出的推挽极跟随器在不增加电源功耗的前提下,利用电流重利用技术,即在信号下降沿,利用一部分电流在第三对晶体管产生跨导,形成动态下拉电流,使波形的边沿特性得到有效改善,相应地提高输出信号的摆率和幅度
  • 准推挽源极跟随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