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0971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小汽车专用小型自吸锁-CN201521088584.9有效
  • 麦仲德 - 广东任我通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2015-12-22 - 2016-05-11 - E05B83/1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汽车专用小型自吸锁,专门安装于小汽车的车架上,本自吸锁是通过锁紧车门的钢丝绳从滑块(3)与耦合片(5)之间的缺口(23)穿入,然后穿过复位弹簧(4),其的钢丝绳头卡在钢丝绳头扣紧口(331)上;应用时,汽车合紧在车身后,尾门上的扣勾自动勾在锁勾(12)上,通过小汽车用传感器反馈信息后,由小汽车控制器控制电机拉动钢丝绳,钢丝绳同时收紧,钢丝绳将滑块(3)向一端拉紧,通过滑块(3)拉紧而同步将锁扣(1)拉紧,锁扣(1)被拉紧后牢牢将尾勾拉紧,从而将尾关闭完成;当要打开尾时,通过开关控制电机松开,使钢丝绳宽松,复位弹簧(4)将滑块(3)退回另一端,松开尾勾,这时尾就可以打开了
  • 一种小汽车专用小型
  • [实用新型]汽车门锁罩、汽车汽车-CN201920813777.8有效
  • 蒋超;从昶麟;张晓宇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2019-05-31 - 2020-05-15 - E05B83/16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件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尾门锁罩与内饰板之间易出现缝隙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锁罩、汽车汽车,尾门锁罩包括罩壳本体以及由罩壳本体的边缘向外延伸形成的延展部,延展部的下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开口向外的沟槽,沟槽能够与汽车的第一内饰板抵接,以便借助第一内饰板对锁罩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门锁罩,可以借助安装稳定性强的第一内饰板实现对自身的进一步限位,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位现象,进而避免与内饰板之间出现缝隙,始终保持尾门内饰的美观。
  • 汽车门锁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限位结构及汽车-CN201520594805.3有效
  • 刘磊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8-07 - 2016-01-06 - B60J5/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限位结构及汽车,其中汽车门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包括限位块本体和第一固定部,且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汽车的尾钣金总成上;以及限位底座,限位底座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且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汽车的侧围钣金总成上;其中,当汽车闭合时,限位块本体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将尾X向及Y向的限位结构集成在一起,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过程。
  • 一种汽车门限结构
  • [发明专利]一种后尾箱开闭装置-CN201710213645.7有效
  • 叶润葵;林义益 - 东莞市巨天太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4-01 - 2019-06-21 - E05F15/6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尾箱开闭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伸展折合连杆机构;所述伸展折合连杆机构与汽车箱的打开弧形支撑杆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伸展折合连杆机构转动并伸展或收合,使得汽车箱的打开弧形支撑杆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实现汽车箱打开或关闭。因此,代替了电动螺杆打开过关闭汽车;由于是该后尾箱开闭装置是通过驱动弧形支撑杆,使得尾打开和关闭,因此能应用到各种车型内;并且,伸展折合连杆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 一种后尾箱开闭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后尾箱开闭装置-CN201720347039.X有效
  • 叶润葵;林义益 - 东莞市巨天太电子有限公司
  • 2017-04-01 - 2017-11-10 - E05F15/6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尾箱开闭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伸展折合连杆机构;所述伸展折合连杆机构与汽车箱的打开弧形支撑杆连接;所述动力机构驱动所述伸展折合连杆机构转动并伸展或收合,使得汽车箱的打开弧形支撑杆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实现汽车箱打开或关闭。因此,代替了电动螺杆打开过关闭汽车;由于是该后尾箱开闭装置是通过驱动弧形支撑杆,使得尾打开和关闭,因此能应用到各种车型内;并且,伸展折合连杆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 一种后尾箱开闭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CN201520271565.3有效
  • 童秀芹;谢新生;郭伟春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4-29 - 2015-09-23 - B62D25/08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该汽车主要由:尾门内板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尾门外板组合而成,所述尾门外板与所述尾门内板配合连接,所述尾门外板与所述尾门内板大小相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无需人工切割上部封板零件后再人工进行焊接,减少了尾零件的同时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同意规格的尾门内板与尾门外板均可在生产线上批量生产,降低了需要封窗的特种车辆的开发成本,由于减少了焊接上部封板的步骤
  • 一种汽车
  • [发明专利]汽车试验装置-CN201210526702.4有效
  • 赖玉龙;韦江宁;盛以成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2-10 - 2013-03-20 - G01M13/00
  • 一种汽车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动力元件、与动力元件连接的拉索,设置在支架上并固定连接拉索、且由拉索进行驱动的滑轮组件,与滑轮组件连接的摆杆、及设置在摆杆上的拉绳;滑轮组件包括滑轮轴、套设在滑轮轴上并与滑轮轴活动连接的滑轮;动力元件往返运动驱动拉索带动滑轮正反转动以带动摆杆上下摆动、并通过拉绳带动实现尾的开关动作;上述的汽车试验装置通过动力元件驱动拉索控制滑轮正反转,由滑轮带动摆杆和拉绳,实现汽车的开关动作;由于动力元件可放置在高低温试验室外通过拉索对滑轮进行远程操作,不受高低温试验室中的试验低温的影响,该装置除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外,还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完成汽车门开关耐久试验。
  • 汽车试验装置
  • [实用新型]汽车试验装置-CN201220674681.6有效
  • 赖玉龙;韦江宁;盛以成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2-10 - 2013-07-17 - G01M13/00
  • 一种汽车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动力元件、与动力元件连接的拉索,设置在支架上并固定连接拉索、且由拉索进行驱动的滑轮组件,与滑轮组件连接的摆杆、及设置在摆杆上的拉绳;滑轮组件包括滑轮轴、套设在滑轮轴上并与滑轮轴活动连接的滑轮;动力元件往返运动驱动拉索带动滑轮正反转动以带动摆杆上下摆动、并通过拉绳带动实现尾的开关动作;上述的汽车试验装置通过动力元件驱动拉索控制滑轮正反转,由滑轮带动摆杆和拉绳,实现汽车的开关动作;由于动力元件可放置在高低温试验室外通过拉索对滑轮进行远程操作,不受高低温试验室中的试验低温的影响,该装置除在常温和高温环境下外,还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完成汽车门开关耐久试验。
  • 汽车试验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汽车缓冲块结构-CN201720579484.9有效
  • 王欢 - 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2017-05-23 - 2017-12-12 - B60J5/10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式汽车缓冲块结构,包括缓冲块、旋钮、基座、密封圈、安插杆,所述缓冲块下侧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为螺旋结构,所述旋钮和基座连接,所述缓冲块通过旋钮和基座连接,所述基座下侧安装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安插杆通过卡接方式与汽车连接,安插杆上侧的基座上设有两个密封圈,使用时上侧密封圈直径大于下侧密封圈直径,上侧密封圈和汽车门上侧连接,下侧密封圈和汽车门下侧连接,解决了尾缓冲块位置密封性不好的问题,避免了漏水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块通过螺旋结构的旋钮和基座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对旋钮进行旋转,调节缓冲块的高度,进而调节尾与车身的匹配间隙。
  • 一种调式汽车缓冲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水外壳的汽车撑杆-CN201920918660.6有效
  • 吴剑清;沈浩 - 苏州睿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2019-06-18 - 2020-05-12 - E05F15/53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外壳的汽车撑杆,包括外壳A、外壳B、伸缩管、液压缸和液压杆,外壳A的左端连接有外壳B,伸缩管的左端和连接在外壳B的外侧偏左端,伸缩管的右端和外壳A的外侧左端连接,伸缩管的左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柱、第一外螺纹柱、伸缩管、滑槽、第一通孔、第二外螺纹柱和第二通孔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撑杆的防水效果不佳,导致汽车撑杆的使用寿命降低和汽车撑杆放水机构存在不便安装的问题。
  • 一种具有防水外壳汽车撑杆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