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61845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电子控制装置-CN201580069266.4有效
  • 矢次富美繁;藤本政男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2015-09-09 - 2019-06-07 - H05K1/02
  • 在接近利用导电接合剂将电子部件与配线接合的接合部分形成应力缓和区域,在该应力缓和区域设有贯通配线的规定数量的应力缓和孔。由此,即使在配线上由于热而产生应力,也能够通过应力缓和孔的变形来使作用于导电接合剂的应力变小,抑制在电子部件的导电接合剂上产生裂纹等。另外,通过使应力缓和孔为圆形,能够减少电流集中和应力集中,抑制在配线上产生裂纹等。
  • 电子控制装置
  • [发明专利]热电元件及热电模块-CN200780040440.8有效
  • 深田善树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7-10-31 - 2009-09-09 - H01L35/32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由热应力引起的断裂的热电元件及使用多个该热电元件的热电模块。本发明所涉及的热电元件包括:在热能与电能之间转换能量的元件;和连接在上述元件两端部一对电极,其中上述元件设有应力缓和部,该应力缓和缓和由于上述两端部的温度差而产生的应力。由此,在使用热电元件进行发电时,能够通过应力缓和缓和由于元件两端部的温度差而产生的应力,能够抑制由热应力引起元件断裂。
  • 热电元件模块
  • [发明专利]晶片级CSP的制造方法-CN200410078175.0无效
  • 村上武彦 - 南株式会社
  • 2004-09-17 - 2005-04-06 - H01L21/6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片级CSP的制造方法,为了大幅地提高整体的制造效率以便更有效地进行热应力缓和柱、绝缘层和焊料块的形成。在晶片(1)上形成由电镀形成的再布线电路(3)的同时,在该再布线电路(3)上形成由焊料等导电材料形成的热应力缓和柱(4),另外,在这些再布线电路(3)和热应力缓和柱(4)的周围,除了该热应力缓和柱(4)的上面,形成由聚酰亚胺等构成的绝缘层(6),此外,在所述热应力缓和柱(4)上形成焊料块(7),而且,通过丝网印刷来形成所述热应力缓和柱(4)、绝缘层(6)和焊料块(7)。
  • 晶片csp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接合结构-CN00812105.2有效
  • 杉本雅一;冲本真之;近藤哲己;北志郎;樋笠正文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良本宝铸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因幡电机制作所
  • 2000-08-25 - 2003-11-19 - E04B1/58
  •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合结构体,该结构体能使板状构件终端部的应力集中和焊接热残留应力获得缓和,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结构件的屈服强度和疲劳强度。根据本发明,在结构构件(1)的表面上沿着主应力方向呈T字型突起地设置有加强筋等的板状构件(3),通过使板状构件(3)的端部(4)沿着从主应力方向偏离的方向弯曲,就能使端部4的刚性降低,从而使应力集中得以缓和使板状构件(3)的端部(4)呈曲线状缓和地弯曲并优选是相对于主应力方向弯曲至直角的程度。板状构件可以呈平板状,也可以使其整体呈U字形或V字形弯曲。另外,该板状构件可以焊接,也可以整体成形。
  • 接合结构
  • [发明专利]光学层叠体-CN202210387596.X在审
  • 北河佑介;幡中伸行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2022-04-13 - 2022-10-21 - G02B5/30
  • 所述光学层叠体依次包含第1基材膜、第1应力缓和层、偏振层、粘合粘接层、相位差层、第2应力缓和层和第2基材膜,位于第1应力缓和层与第2应力缓和层之间的层的合计厚度为20μm以下,第1基材膜在23℃时的弹性模量为2,500~6,000MPa,第1应力缓和层能够在与第1应力缓和层的与第1基材膜相反侧的面所相邻的层之间剥离,第2基材膜为能够剥离的基材膜。
  • 光学层叠
  • [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及其转子-CN202211191989.X在审
  • 长嶋孝明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22-09-28 - 2023-04-14 - H02K1/276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降低在转子芯部产生的应力的旋转电机及其转子。在转子芯部(33)的内周设置有一对第二应力缓和槽(33h)。一对第二应力缓和槽(33h)位于转子芯部(33)的在周向上相互错开180°的位置,并互为相对。此外,一对第二应力缓和槽(33h)相对于一对键部(33f)位于在转子芯部(33)的周向上错开90°的位置。各凸部(33i)设置于第一应力缓和槽(33g)与第二应力缓和槽(33h)之间。
  • 旋转电机及其转子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