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丛茶的茯茶发花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81635.3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京帅;陶鹏;陈锴妮;雷秦睿;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06;A23L3/35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丛茶的茯茶发花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灰绿曲霉的茶汁菌种制备,单丛茶原料的处理,气蒸接种及发花,干燥,包装,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组成成分:可溶性淀粉20‑50份、蛋白胨2‑6份,酵母膏1‑6份、谷氨酸钠0.5‑10份、七水硫酸镁0.01‑1份、马铃薯粉1‑3份、麦芽粉1‑3份、葡萄糖20‑50份、和蔡式琼脂10‑30份、KH2PO4 15‑25份和MgSO4 10‑15份,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单丛茶的茯茶发花加工工艺,解决了目前散茶发花难、易滋生杂菌的问题,经加工后分解为多种氨基酸,赋予茶汤营养及新鲜口感,酵母菌可以产生有效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抑制食品致病菌与腐败菌的代谢物质的产生,可以提高茶叶中各种物质生物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发花 单丛 茯茶 酵母菌 茶叶加工技术 有效营养物质 葡萄糖 可溶性淀粉 七水硫酸镁 食品致病菌 保健作用 代谢物质 谷氨酸钠 菌种制备 马铃薯粉 物质生物 培养基 蛋白胨 腐败菌 酵母膏 麦芽粉 氨基酸 茶汁 气蒸 琼脂 曲霉 杂菌 接种 茶叶 分解 新鲜 赋予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单丛茶的茯茶发花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灰绿曲霉的茶汁菌种制备:步骤一:先将灰绿曲霉纯化鉴定后低温斜面保存,将扩培好的灰绿曲霉配制成菌液并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后得到灰绿曲霉培养物;步骤二:将灰绿曲霉培养物干燥,干燥后磨碎过筛,准备成品制备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干燥是在100级净化条件下采用真空干燥的方式,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后水分3‑6.5%;步骤三:将过筛的灰绿曲霉培养物、茶汁、辅助菌种群和抑制霉菌按照:4:4:1.5:0.5的质量比配制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得到固体纯菌种发酵剂;(2)单丛茶原料的处理:将单丛茶使用过滤筛去杂,然后经过高温气蒸和渥堆后加入茶汁充分混合后静置,气蒸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30秒,混合拌合时间为20‑30分钟,堆高为15‑30厘米;(3)气蒸接种及发花:在单丛茶原料中加入茶汁,将加过茶汁的单丛茶进行气蒸,气蒸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0‑20秒,在气蒸后,用含灰绿曲霉的茶汁菌种接种,然后把接过种的单丛茶放在透明玻璃容器中置于发花培养室进行发花培养,放置的容器在发花培养室中分层叠加放置,密封发酵3天~5天后将放置原料的容器打开通气;(4)干燥:发花后干燥,将步骤(3)中发花完毕的原料放置在斜板上,斜板上方铺设有棉纱,在干燥时每隔10‑20分钟翻转一下发花原料,翻转3‑5次干燥完毕;(5)包装:将经过烘干工序后的茶叶定量装袋并蒸软,然后放入模具中,用高压机采用60T~70T的压力顶压3分钟~5分钟后放入包装盒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咸新区茯茶镇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816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碧螺春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观音茯茶发花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