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黑磷场效应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61673.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豪;江斌;赵剑飞;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0;B82Y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吕朦 |
地址: | 21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黑磷场效应管,包括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源区、漏区、栅极氧化层、源极、漏极、栅极;所述的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源区、漏区均采用黑磷材料制作,在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源区、漏区外,生成一层栅极氧化层,在栅极氧化层外再沉淀一层金属电极,作为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黑磷场效应管的栅极。本发明源/漏区和沟道之间的带间隧穿显著减少,作为隧穿效应减小的结果,得到了更低的漏电流和更高的开关电流比,并且在固定的开/关电流比率下,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结构比起传统结构具有较低的延迟和PDP。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的 非对称 沟道 黑磷 栅极氧化层 本征导电 场效应管 导电沟道 未掺杂 漏区 源区 开关电流比 传统结构 带间隧穿 电流比率 金属电极 隧穿效应 源/漏区 固定的 漏电流 再沉淀 减小 漏极 源极 延迟 掺杂 | ||
【主权项】:
1.一种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黑磷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2)、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3)、源区(1)、漏区(4)、栅极氧化层(5)、源极(6)、漏极(7)、栅极(8);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2)、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3)、源区(1)、漏区(4)采用一根本征半导体黑磷制作而成;对本征半导体黑磷的两端采用分子或金属离子进行第一杂质重掺杂后,分别作为源区(2)和漏区(3),本征半导体黑磷的中间部分分为两部分,靠近源极(6)的部分作为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2),靠近漏极(7)的部分作为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3),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导电沟道(2)通过第二杂质掺杂逐渐掺杂,掺杂浓度从源极(6)侧向黑磷中间线性减小;在非对称线性峰值掺杂的导电沟道(2)、未掺杂的本征导电沟道(3)、源区(1)、漏区(4)外生成一层栅极氧化层(5),在栅极氧化层(5)外再沉淀一层金属电极,作为栅极(8);在位于源区(2)和漏区(3)之上的栅极氧化层(5)上分别刻蚀一源极引线孔和漏极引线孔,在该源极引线孔内制备所述的源极(6),在漏极引线孔内制备所述的漏极(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26167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平位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屏蔽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