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58543.3 | 申请日: | 2017-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0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义;史艳彬;宋涛;胡志林;王磊;董大陆;董颜;陈海娥;崔晓娟;侯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41/10 | 分类号: | F02B41/10;F02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包括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动力涡轮系统和排气余热发电装置;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布置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动力涡轮系中的动力涡轮与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出口连接,动力耦合器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排气余热发电装置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并与动力涡轮出口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增加发动机有效功,排气余热发电装置可推动膨胀机做功,推动发电机发电,采用本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将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提升3%~6%。 | ||
搜索关键词: | 非对称 动力涡轮 双流道涡轮增压器 涡轮增压发动机 能量回收系统 发电装置 排气余热 双流道 发动机 发动机排气歧管 有机朗肯循环 本实用新型 动力耦合器 涡轮机出口 曲轴 出口连接 热效率 膨胀机 有效功 做功 发电机 与非 对称 发电 出口 | ||
【主权项】:
1.一种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动力涡轮系统和排气余热发电装置;所述的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布置在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所述的动力涡轮系统中的动力涡轮与非对称双流道涡轮增压器的涡轮机出口连接,动力耦合器与发动机的曲轴连接;所述的排气余热发电装置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并与动力涡轮出口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4585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小型汽油机的增压器及增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护效果的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