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91577.1 申请日: 2017-02-20
公开(公告)号: CN106981532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5
发明(设计)人: 李辉;屈飞;古宏伟;王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31/0368 分类号: H01L31/0368;H01L31/0392;H01L31/0749;H01L31/18;H01L21/02
代理公司: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代理人: 关玲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暂无信息 说明书: 暂无信息
摘要: 一种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其结构中各层依次为柔性云母衬底、金属Mo电极、CIGS光学吸收层、窗口层、高阻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也可以为柔性云母衬底、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高阻层、窗口层、CIGS光学吸收层、Mo背接触层、金属导电层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本发明的光学吸收层可以通过高温共蒸发也可以通过低温磁控溅射后硒化工艺制备,能与目前玻璃衬底上的刚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制备工艺兼容。本发明还可以制备成双面透光的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柔性 cigs 多晶 薄膜 太阳电池
【主权项】:
一种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采用上衬底结构;所述上衬底结构的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的结构如下:云母衬底上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层,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层上为高阻层、高阻层为窗口层,窗口层上为CIGS吸收层,CIGS吸收层上为含碱金属的材料层,含碱金属的材料层上为金属Mo背接触层,金属Mo背接触层上为导电的透明氧化物多晶薄膜氧化物或者金属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915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201821732766.9
  • 陈勇刚 - 湖南筱豪新能源有限公司
  • 2018-10-25 - 2019-05-03 - H01L31/0368
  • 一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在外缘外包,且在壳体内侧成型有基板,而在基板表面衬有一层碳纳米管膜层,且在该碳纳米管膜层表面依次成型有EVA共聚物层、微晶硅层、栅电极、多晶硅内层、减反膜、多晶硅面层以及TCO玻璃面板,且在EVA共聚物层与微晶硅层之间以及多晶硅内层与减反膜之间均设置有一层石墨烯层。本实用新型质量轻,整体强度高,装配方便,且转换能效高。
  • 一种非晶硅退火太阳能电池板-201811098309.3
  • 李雍;李艳;张仪 - 广州腾岛绿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2018-09-20 - 2019-03-01 - H01L31/03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硅退火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呈矩阵安装在基板上,并通过连接电线连接形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的材质为非晶硅薄膜,非晶硅薄膜用PECVD或APCVD沉积制备,厚度为1‑50μ。退火炉中充满N2,在600℃下,高温退火10h,在硅片的上表面生长一层多晶硅薄膜完成热退火,基板的一对竖直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一竖直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与两个滑板的同一端固定连接,两块滑板的相向侧壁上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本发明适用于常规丝网印刷全铝背场电池和背钝化点接触电池,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而且对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灰尘和脏污进行有效了擦除。
  • 一种复合型多晶硅片-201820297734.4
  • 朱运权 - 扬州市万达光电有限公司
  • 2018-03-05 - 2018-12-18 - H01L31/036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多晶硅片,包括多晶硅片单体,所述多晶硅片单体的侧边通过胶水与金属框体粘结,所述金属框体的内部焊接有凸边,所述凸边的上部通过胶水粘附有钢化玻璃片,所述金属框体的相邻两侧壁均焊接有连接凸块,所述金属框体与连接凸块相对的另外两个侧壁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多晶硅片单体的底部通过胶水粘附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对应连接凹槽所在侧边位置开设有矩形缺口。本实用新型中,在多晶硅片单体的外部通过胶水粘附有金属框体,金属框体的上部通过胶水粘附有钢化玻璃片,在多晶硅片的下部通过胶水粘附有绝缘片,这样相比与单一的多晶硅片单体,不易出现断裂现象。
  • 一种多晶硅片及其表面蚯蚓状腐蚀坑形成的方法-201810213335.X
  • 乔芬;梁启超;杨健 - 江苏大学
  • 2018-03-15 - 2018-09-14 - H01L31/03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晶硅片及其表面蚯蚓状腐蚀坑形成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清洗和去除多晶硅片表面损伤层;酸液的配置以及多晶硅片的刻蚀;清洗和干燥。本发明采用最为简单的酸刻蚀,在低温条件下在多晶硅表面刻蚀出蚯蚓状的腐蚀坑,所述多晶硅表面的蚯蚓状的腐蚀坑呈现细窄且长的坑状状结构,且腐蚀坑取得了很好的减反射效果。相比与其他酸碱或者干法刻蚀方法,本发明仅采用酸液为刻蚀液,无任何添加剂、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好且无污染,适应于商业化模式生产。
  • 一种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201710091577.1
  • 李辉;屈飞;古宏伟;王文静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2017-02-20 - 2017-07-25 - H01L31/0368
  • 一种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其结构中各层依次为柔性云母衬底、金属Mo电极、CIGS光学吸收层、窗口层、高阻层、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也可以为柔性云母衬底、透明导电氧化物层、高阻层、窗口层、CIGS光学吸收层、Mo背接触层、金属导电层或者透明导电氧化物层。本发明的光学吸收层可以通过高温共蒸发也可以通过低温磁控溅射后硒化工艺制备,能与目前玻璃衬底上的刚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制备工艺兼容。本发明还可以制备成双面透光的柔性CIGS多晶薄膜太阳电池。
  • 一种c‑Si/a‑Si/mc‑Si太阳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201611003948.8
  • 李文佳;邵剑波;王振交;李果华;朱益清;王晓 - 江南大学
  • 2016-11-15 - 2017-01-11 - H01L31/03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i/a‑Si/mc‑Si太阳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N型单晶硅片,设在N型单晶硅片受光面和背光面的本征a‑Si层,设在受光面本征a‑Si层上的掺杂P型mc‑Si层,设在背光面本征a‑Si层上的掺杂N型mc‑Si层,分别设在掺杂P型mc‑Si层和掺杂N型mc‑Si层上的ITO透明导电膜层及设在ITO透明导电膜层上的金属栅线电极。本发明的掺杂mc‑Si层由本征a‑Si层通过瞬间辐照退火形成。瞬间辐照退火技术把杂质掺杂和a‑Si晶化两个过程合并在10~20ms之间同时完成,不仅简化了制造步骤,还使此种结构电池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使得本征a‑Si层和掺杂mc‑Si层并存,发挥本征a‑Si层钝化优势的同时,使用掺杂mc‑Si作为发射层和背场层材料,有效地减小复合、降低串联电阻,有利于提升电池性能。
  • 一种太阳电池-201420271193.X
  • 徐伟;沈启群 - 无锡中能晶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5-26 - 2015-01-21 - H01L31/036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该太阳电池包括玻璃衬底(1),在衬底上依次叠加的n+/p+型a-Si:H发射层(2)、p-/n-型多晶Si吸收层(3)和p+/n+型a-Si:H被表面场(4);p-/n-型多晶Si吸收层(3)和p+/n+型a-Si:H被表面场(4)覆盖n+/p+型a-Si:H发射层(2)部分表面,留有发射槽(5)。该太阳电池具有廉价玻璃衬底,能量转化率高,制备工艺简单,薄膜厚度进一步降低,适于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和应用。
  • 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中间反射结构-201280065857.0
  • 玛丽安娜·费乔鲁-莫拉留 - TEL太阳能公司
  • 2012-12-20 - 2014-09-03 - H01L31/0368
  • 本发明涉及高效率和低生产成本的多结薄膜太阳能电池(70)。多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组成电池之一(61)的n层(64,65,66,67)具有沿入射光的预期的方向包括非晶氢化硅n层(64)、第一微晶氢化硅n层(65)、中间反射层(66)和第二微晶氢化硅n层(67)的序列的结构,其中中间反射层为如下中之一:单个微晶的基本为硅氧化物的层;或多个层序列,每个层序列均沿入射光的预期的方向包括微晶的基本为硅氧化物的层和微晶硅n层。本发明还涉及制造以上n层(64,65,66,67)的方法,以及涉及制造上述多结薄膜太阳能电池(70)的方法。
  • 一种高转化率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201210197036.4
  • 王桂奋;谢德兵;王迎春 -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 2012-06-14 - 2014-01-01 - H01L31/03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转化率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解决了目前电池易向薄膜中扩散杂质且转化率降低的问题。所述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衬底、N型多晶硅薄膜、上电极、背电极和钝化层,N型多晶硅薄膜上制有p-n结,透明衬底设在背电极上,透明衬底上设有钝化层,在上电极和N型多晶硅薄膜之间设有N+掺杂层。本发明在晶硅薄膜的膜面使用钝化层,可以阻挡衬底材料向多晶硅薄膜扩散,钝化多晶硅薄膜表面的化学活性,减小载流子在薄膜表面的复合率,从而增加转换效率。
  •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201210134155.5
  • 林耘 - 大连艾珂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2012-05-03 - 2013-11-06 - H01L31/0368
  •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包括一背电极、多晶硅衬底、碳纳米管和电极,背电极设置于多晶硅衬底的下面,碳纳米管设置于多晶硅衬底的上面,电极安装于碳纳米管上方,碳纳米管由互相平行的碳纳米管长线组成。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由于采用碳纳米管结构作为光电转换材料,可以饱和部分悬挂键,同时碳纳米管结构对太阳光具有很好的透光性,采用碳纳米管结构作为上电极,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碳纳米管结构在太阳能电池中起到光电转换及上电极的双重作用,且无需磷或砷层,结构简单。
  • 多结光电器件及其生产工艺-201180037153.8
  • P·库奥尼;M·德斯佩斯;G·帕拉斯甘德乐;C·巴立夫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
  • 2011-06-23 - 2013-08-07 - H01L31/03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结光电器件,其包括按顺序排列的基底(4),第一导电层(2),至少两个基本的光电器件(6,10;),其中所述基本的光电器件中的至少一个(6)由微晶硅构成,以及第二导电层(8)。所述第一导电层(2)具有面向所述微晶硅基本光电器件的表面(2b),使得:所述表面(2b)具有大于100nm的横向特征尺寸(D),以及大于40nm的均方根粗糙度(Rrms),所述表面(2b)包括倾斜的基本表面,其使得a50大于20°,其中a50是第一导电层(2)的50%表面的基本表面具有等于或少于这个角度的倾角的角度,以及所述表面(2b)包括在两个基本表面之间形成并具有小于100nm曲率半径的凹部。并且,所述微晶硅基本光电器件(6)包括在其入射光侧的由至少一种硅合金SiMx构成的p-型层,其中所述M是O、C、N,并且x>0.1,所述p-型层包括硅晶粒。
  • 一种高转化率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201220281200.5
  • 王桂奋;谢德兵;王迎春 -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 2012-06-14 - 2013-01-16 - H01L31/036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转化率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该太阳能电池解决了目前电池易向薄膜中扩散杂质且转化率降低的问题。所述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衬底、N型多晶硅薄膜、上电极、背电极和钝化层,N型多晶硅薄膜上制有p-n结,透明衬底设在背电极上,透明衬底上设有钝化层,在上电极和N型多晶硅薄膜之间设有N+掺杂层。本实用新型在晶硅薄膜的膜面使用钝化层,可以阻挡衬底材料向多晶硅薄膜扩散,钝化多晶硅薄膜表面的化学活性,减小载流子在薄膜表面的复合率,从而增加转换效率。
  • 一种硅薄膜太阳电池-201220102349.2
  • 罗云荣;羊亿 - 湖南师范大学
  • 2012-03-19 - 2013-01-02 - H01L31/036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薄膜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在n型晶体硅片的两面分别沉积本征多晶硅薄膜,在正面本征多晶硅薄膜上沉积p型氢化非晶硅薄膜,在背面本征多晶硅薄膜上沉积n+型氢化非晶硅薄膜,再在两面分别沉积FTO透明导电薄膜,然后在正面、背面丝网印刷金属电极。本实用新型可增强界面的钝化效果,降低缺陷态密度和暗电流,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增加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 半导体光学检测器结构-201080025506.8
  • J·德·索扎;H·豪威尔;D·因斯;金志焕;D·萨达纳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2010-06-17 - 2012-11-28 - H01L31/0368
  • 公开了一种具有衬底的半导体,所述衬底掺杂有衬底掺杂。在所述衬底的前侧有晶体半导体层。该晶体半导体层具有层掺杂。所述衬底掺杂在100埃的过渡区内变化到所述层掺杂。在另选实施方式中,层掺杂具有新颖的分布。在其它另选实施方式中,衬底具有位于该衬底的前侧和后侧每一个上的晶体半导体层。所述晶体半导体层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各自的层掺杂,而且这些层掺杂中的每一个都在各自小于100埃厚的过渡区内变化到衬底掺杂。在本发明的还有其它实施方式中,非晶硅层位于晶体半导体层的与衬底相对的一侧上。该非晶硅层具有非晶掺杂,使得在掺杂晶体半导体层与非晶层之间形成隧道结。在低于700摄氏度下制造这些结构使得结构可以有窄的过渡区。
  • 使用注入和退火方法的太阳能电池-选择性发射极的形成-200980128202.1
  • B·阿迪比;E·S·默尔 - 因特瓦克公司
  • 2009-06-11 - 2011-08-10 - H01L31/0368
  • 一种形成太阳能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预先掺杂区域的半导体晶片;执行掺杂物至该半导体晶片中的第一离子注入,以在预先掺杂区域之上形成第一掺杂区域,其中第一离子注入具有浓度比对深度分布;以及执行掺杂物至该半导体晶片中的第二离子注入,以在预先掺杂区域之上形成第二掺杂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离子注入具有与第一离子注入的浓度比对深度分布不同的浓度比对深度分布,其中第一掺杂区域和第二掺杂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被配置成在接收到光时生成电子-空穴对,并且其中第一离子注入和第二离子注入彼此独立地执行。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