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架空双轨电车乘客输送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74467.3 申请日: 2016-12-12
公开(公告)号: CN106515746B 公开(公告)日: 2018-06-19
发明(设计)人: 李新亚 申请(专利权)人: 李新亚
主分类号: B61B3/02 分类号: B61B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架空双轨电车乘客输送系统,由墩柱(1)、板梁(2)、钢轨(4)、电车、站台(16)、雨棚、防止钢轨(4)中部向下弯曲的装置组成。电车继承了传统电车没有污染的优点;电车不占汽车车道,能大大舒缓街道的拥堵;电车在街道上方空中运行,街道上可安全通行汽车,司机没有心理压力;电车沿空中独立专用轨道运行,通过路口时不受红灯限制,下面街道上即使堵车,其不受影响,能彻底解决大城市的出行难;电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与其他车辆、隔离带、各式柱子、路肩、行人发生磨蹭或碰撞,非常安全;电车在大街小巷都能通行,车站可密集设置,远比地铁方便;该系统的造价远低于地铁。 1
搜索关键词: 电车 乘客输送系统 街道 钢轨 架空 地铁 密集设置 汽车车道 向下弯曲 心理压力 运行过程 专用轨道 装置组成 通行 隔离带 板梁 堵车 墩柱 路肩 拥堵 雨棚 站台 柱子 红灯 路口 安全 车站 出行 司机 继承 汽车 污染
【主权项】:
1.一种架空双轨电车乘客输送系统,包含轨道上的钢轨(4)、电车、车站的站台(16)、站台(16)上方的雨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空双轨电车乘客输送系统还含墩柱(1)、板梁(2)、防止钢轨(4)中部向下弯曲的装置;钢轨(4)的横断面为工字形,其含上板(4a)、下板(4b)、轨腰(4c),所述上板(4a)的上表面水平,所述下板(4b)露出的上表面水平,所述轨腰(4c)两侧之一的侧面竖直;墩柱(1)为竖立承重柱;在有隔离带(3a)的街道,多个墩柱(1)沿所述隔离带(3a)的地面纵向分布,墩柱(1)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隔离带(3a)的地面固紧连接;宽度大于一根钢轨(4)额定长度的路口叫做大的路口,在大的路口墩柱(1)的下端与没有车道的地面固紧连接;宽度等于或小于一根钢轨(4)额定长度的路口叫做小的路口,在小的路口不设置墩柱(1);在始发站或终点站,多个墩柱(1)的高度减小且沿同一弧线分布,墩柱(1)的下端与相应位置的地面固紧连接;在没有隔离带(3a)但至少有两车道的街道,多对墩柱(1)沿该街道分布,每对墩柱(1)的两个墩柱(1)的下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该街道两侧之一的地面固紧连接;板梁(2)为长方体形板块,其横向宽度大于纵向长度大于竖直厚度;在大的路口或有隔离带(3a)的街道,墩柱(1)的水平上表面与相应位置的板梁(2)中部的水平下表面固紧连接,所述板梁(2)的横向两端的端面分别从墩柱(1)两侧之一向外伸出,且分别位于邻近墩柱(1)的汽车(17)反向运行的两个车道(3b)之一的上方;在始发站或终点站,板梁(2)的外端面沿径向从墩柱(1)外侧向外伸出,所述板梁(2)的里端面与所述墩柱(1)的内侧面齐平;在没有隔离带(3a)但至少有两车道的街道,板梁(2)两端的下表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一对墩柱(1)的两个墩柱(1)之一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同名端接通的两条长线轨道之一含两条长线单轨,所述长线单轨上凡前后相邻的两钢轨(4)均首尾相接;这两条长线轨道若通过有隔离带(3a)的街道或大的路口,则分居该街道或该大的路口上墩柱(1)的横向两侧之一,且内侧长线单轨与所述墩柱(1)的横向距离大于路面上一条车道横向宽度的三分之一;这两条长线轨道若通过没有隔离带(3a)但至少有两车道的街道,则分居该街道中线的两侧之一,且一条长线轨道的纵向中线与另一条长线轨道的纵向中线之间的横向距离大于路面上一条车道的横向宽度;这两条长线轨道上同一横向上的四个钢轨(4)接口,位于相应位置同一板梁(2)的轴线的正下方;这两条长线轨道的同名端,位于相应位置同一板梁(2)的轴线的正下方;板梁(2)正下方的钢轨(4)上板(4a)的上表面与该板梁(2)的下表面固紧连接;多根横向连接杆前后分散连接在这两条长线轨道之一横向相邻的两钢轨(4)上,使这两钢轨(4)之间的横向距离保持定值L,所述横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这两钢轨(4)之一上板(4a)中部的上表面固紧连接;所述L为正值,全文L取值相同;始发站或终点站的全部墩柱(1)的外侧有一条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含两条弧形单轨,所述弧形单轨上凡前后相邻的两钢轨(4)均首尾相接,所述钢轨(4)弯曲的形状与相应位置的弧形对应;所述弧形轨道上同一径向的两个钢轨(4)接口位于相应位置同一板梁(2)的轴线的正下方;板梁(2)正下方的钢轨(4)上板(4a)的上表面与该板梁(2)的下表面固紧连接;多根径向连接杆前后分散连接在所述弧形轨道径向相邻的两钢轨(4)上,使这两钢轨(4)之间的径向距离保持定值L,所述径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这两钢轨(4)之一上板(4a)中部的上表面固紧连接;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有隔离带(3a)的街道或没有隔离带(3a)但至少有两车道的街道上的两条长线轨道的同名端,或另用钢轨(4)接通,或与始发站或终点站的弧形轨道连接后而接通;两条长线轨道的同名端另用钢轨(4)接通的结构是这样的:另用一长的弯曲的钢轨(4),使之两端分别与这两条长线轨道外侧的两长线单轨之一的同名端相接;另用一短的弯曲的钢轨(4),使之两端分别与这两条长线轨道内侧的两长线单轨之一的同名端相接;另用的这两钢轨(4)位于接口附近的上板(4a)的上表面与相应位置的板梁(2)的下表面固紧连接;多根径向连接杆前后分散连接在另用的这两钢轨(4)上,使这两钢轨(4)之间的径向距离保持定值L,所述径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这两钢轨(4)之一上板(4a)中部的上表面固紧连接;两条长线轨道的同名端与始发站或终点站的弧形轨道连接后而接通的结构是这样的:所述弧形轨道的外侧弧形单轨的两端分别就近与这两条长线轨道外侧的两长线单轨之一的同名端相接,所述弧形轨道的内侧弧形单轨的两端分别就近与这两条长线轨道内侧的两长线单轨之一的同名端相接;所述弧形轨道位于相接处附近的钢轨(4)上板(4a)的上表面与相应位置的板梁(2)的下表面固紧连接;防止钢轨(4)中部向下弯曲的装置的结构与下面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第一种情况:板梁(2)上覆盖有车道板(21)成为高架道路,防止钢轨(4)中部向下弯曲的装置为拉杆(18);拉杆(18)的下端面与钢轨(4)上板(4a)纵向中部的上表面固紧连接,其上端竖直伸入相应位置的车道板(21)中并与之固紧连接,同一钢轨(4)的中部前后分散连接多根拉杆(18);第二种情况:板梁(2)上没有车道板(21),防止钢轨(4)中部向下弯曲的装置由立柱(19)和斜拉索(20)组成;在两钢轨(4)接口正上方的板梁(2)的上表面上固紧竖立立柱(19),所述立柱(19)的上端分别向前向后各伸出多条斜拉索(20);向前伸出的多条斜拉索(20)的上端与所述立柱(19)的上端固紧连接,下端与正前方的邻近的钢轨(4)上板(4a)纵向中部的上表面分散固紧连接;向后伸出的多条斜拉索(20)的上端与所述立柱(19)的上端固紧连接,下端与正后方的邻近的钢轨(4)上板(4a)纵向中部的上表面分散固紧连接;电车由车厢(10)以及位于所述车厢(10)顶上的上挂架(15)、下挂架(28)、圆盘轴(22)组成;车厢(10),其横向宽度小于路面上一条车道的横向宽度,其用密度小、强度大的材料制造,其内有扶手和椅子供乘客使用;车厢(10)的矩形顶板(10a)上有四对天窗(10d),每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内侧窗壁之间的距离大于钢轨(4)下板(4b)的横向宽度;每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之一为长方体形空腔,其纵向长度大于横向宽度,其轴线与所述顶板(10a)的纵向中线平行,其四周窗壁上有凹槽且在所述凹槽内嵌有防水胶圈;这四对天窗(10d)中,并列的两对天窗(10d)位于所述顶板(10a)的前部且对称分居所述顶板(10a)纵向中线的两侧,这两对天窗(10d)的四个天窗(10d)的前窗壁位于与所述顶板(10a)纵向中线垂直的同一竖直平面上;这四对天窗(10d)中,并列的另外两对天窗(10d)位于所述顶板(10a)的后部且对称分居所述顶板(10a)纵向中线的两侧,这两对天窗(10d)的四个天窗(10d)的后窗壁位于与所述顶板(10a)纵向中线垂直的同一竖直平面上;位于所述顶板(10a)纵向中线两侧之一且接近该纵向中线的两个天窗(10d)的轴线重合,位于所述顶板(10a)纵向中线两侧之一且远离该纵向中线的两个天窗(10d)的轴线重合;车厢(10)内的薄长方体形加固板(11)的上表面与所述车厢(10)顶板(10a)的下表面形状相同,所述加固板(11)上表面的面积等于或小于所述顶板(10a)下表面的面积;所述加固板(11)的上表面与所述顶板(10a)的下表面平行且这两表面之间有间隙,该间隙中避开顶板(10a)上天窗(10d)的位置上分布有多个竖立的弹簧(23),这多个弹簧(23)之一的上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顶板(10a)的下表面固紧连接或固定连接,下端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加固板(11)的上表面固紧连接或固定连接;加固板(11)与天窗(10d)竖直相对的位置上沿纵向均匀分布N个竖直的加固板圆孔(11a);所述N为正整数,全文N取值相同;车厢(10)的内侧板(10b)上有车门;矩形踏板(13)的下端通过固定配合装置(14)与所述车门下方的所述内侧板(10b)的下端活动连接,其处于竖直状态时与所述车门平行,其从竖直状态外转90°后其上表面与所述车厢(10)的底板(10c)的上表面齐平,乘客通过所述踏板(13)进出所述车厢(10);四个上挂架(15)之一由上挂板(24)、上圆盘(25)组成;这四个上挂架(15)中,两个上挂架(15)一前一后悬挂在长线轨道外侧长线单轨的钢轨(4)上,另两个上挂架(15)一前一后悬挂在该长线轨道内侧长线单轨的钢轨(4)上,所述长线轨道上靠前的两个上挂架(15)横向相邻,所述长线轨道上靠后的两个上挂架(15)横向相邻;上挂架(15)上的平行的竖直的两块上挂板(24)分居相应位置钢轨(4)的两侧之一且接近所述钢轨(4);这两块上挂板(24)之一为长方体形板,其纵向长度大于竖直高度大于横向宽度,其上端面位于相应位置钢轨(4)上板(4a)下表面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其下端面位于所述钢轨(4)下板(4b)下表面所在水平面的下方,其上有水平的横向轴孔(24a)和窗口(24b);横向轴孔(24a)位于上挂板(24)的纵向后部,其轴线与所述上挂板(24)面积大的两侧面之一垂直,其轴线与相应位置钢轨(4)轨腰(4c)侧面的交点接近该侧面的纵向中线,且位于该纵向中线的下方;窗口(24b)位于上挂板(24)上横向轴孔(24a)的前方,其为长方体形空腔,其上窗台面或下窗台面水平,其与相应位置的钢轨(4)轨腰(4c)的侧面对置;上挂架(15)上的水平上圆盘(25)的外径大于该上挂架(15)上两块上挂板(24)外侧向面之间的距离;上圆盘(25)上有竖直的上圆盘轴孔(25b),所述上圆盘轴孔(25b)的轴线与所述上圆盘(25)的轴线重合;上圆盘(25)的下表面上邻近边缘处有圆环形上圆盘槽(25a),所述上圆盘槽(25a)内圆周表面的轴线与所述上圆盘(25)的轴线重合;上挂架(15)上的两块上挂板(24)的下表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上圆盘(25)的上表面固紧连接,且不会从该上圆盘(25)的边缘露出,这两块上挂板(24)对称分居于所述上圆盘(25)轴线的两侧;四个下挂架(28)之一由下挂板(26)、下圆盘(27)组成;下挂架(28)上平行的竖直的两块下挂板(26)之一为长方体形板,其矩形下表面与电车车厢(10)顶板(10a)上天窗(10d)的水平纵向剖面形状相同、面积相等,其下表面沿纵向均匀分布N个竖直的下挂板螺孔(26a),这两块下挂板(26)内侧向面之间距离等于所述顶板(10a)上一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内侧窗壁之间的距离;下挂架(28)上的水平下圆盘(27)的外径等于上挂架(15)上的上圆盘(25)的外径,且大于该下挂架(28)上两块下挂板(26)外侧向面之间的距离;下圆盘(27)上有竖直的下圆盘轴孔(27b),所述下圆盘轴孔(27b)的轴线与所述下圆盘(27)的轴线重合,所述下圆盘轴孔(27b)的内径等于上挂架(15)的上圆盘(25)上的上圆盘轴孔(25b)的内径;下圆盘(27)的上表面上邻近边缘处有圆环形下圆盘槽(27a),所述下圆盘槽(27a)内圆周表面的轴线与所述下圆盘(27)的轴线重合,所述下圆盘槽(27a)的内径等于上挂架(15)的上圆盘(25)上的上圆盘槽(25a)的内径,所述下圆盘槽(27a)的外径等于所述上圆盘槽(25a)的外径;下挂架(28)上的两块下挂板(26)的上表面分别与相应位置的下圆盘(27)的下表面固紧连接,且不会从该下圆盘(27)的边缘露出,这两块下挂板(26)对称分居于所述下圆盘(27)轴线的两侧;四个下挂架(28)的下圆盘(27)的上表面分别与四个上挂架(15)之一的上圆盘(25)的下表面活动接触,所述下圆盘(27)的轴线与所述上圆盘(25)的轴线重合,所述下圆盘(27)上的下圆盘槽(27a)与所述上圆盘(25)上的上圆盘槽(25a)吻合,在吻合的槽中有多个滚珠(7),这多个滚珠(7)之一既与相应位置的所述上圆盘槽(25a)的槽底活动接触,又与相应位置的所述下圆盘槽(27a)的槽底活动接触;竖直圆盘轴(22)的外径等于上挂架(15)上的上圆盘(25)的上圆盘轴孔(25b)的内径,所述圆盘轴(22)安装在所述上圆盘轴孔(25b)和下挂架(28)上的下圆盘(27)的下圆盘轴孔(27b)内,其或者与所述上圆盘(25)固定连接又与所述下圆盘(27)固紧连接,其或者与所述上圆盘(25)固紧连接又与所述下圆盘(27)固定连接,所述上挂架(15)可绕所述圆盘轴(22)的竖直轴线相对所述下挂架(28)自由转动;与悬挂在长线轨道外侧长线单轨上靠前的上挂架(15)连接的下挂架(28)的两块下挂板(26)的下表面,分别穿过车厢(10)顶板(10a)外侧靠前一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之一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车厢(10)内的加固板(11)的上表面接触;与悬挂在所述长线轨道外侧长线单轨上靠后的上挂架(15)连接的下挂架(28)的两块下挂板(26)的下表面,分别穿过所述顶板(10a)外侧靠后一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之一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加固板(11)的上表面接触;与悬挂在所述长线轨道内侧长线单轨上靠前的上挂架(15)连接的下挂架(28)的两块下挂板(26)的下表面,分别穿过所述顶板(10a)内侧靠前一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之一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加固板(11)的上表面接触;与悬挂在所述长线轨道内侧长线单轨上靠后的上挂架(15)连接的下挂架(28)的两块下挂板(26)的下表面,分别穿过所述顶板(10a)内侧靠后一对天窗(10d)的两个天窗(10d)之一后,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加固板(11)的上表面接触;下挂板(26)下表面上的下挂板螺孔(26a)与相应位置的所述加固板(11)上的加固板圆孔(11a)一一位置对应,加固板螺栓(12)从下向上穿过所述加固板圆孔(11a)后压紧旋入对应的下挂板螺孔(26a)内,便将所述车厢(10)悬挂在所述长线轨道上了;电车车厢(10)沿长线轨道通过有隔离带(3a)的街道或大的路口或没有隔离带(3a)但至少有两车道的街道时,车厢(10)的底板(10c)距离路面有足够高度,所述路面上可安全开行汽车(17);位于始发站或终点站的电车车厢(10)的底板(10c)接近地面;在有隔离带(3a)的街道上,车站的站台(16)位于该街道相邻两墩柱(1)之间的地面上;在没有隔离带(3a)但至少有两车道的街道上,车站的站台(16)位于该街道较宽处的中央;所述站台(16)由斜坡(16a)、平台(16b)组成,斜坡(16a)的上端与相应位置的平台(16b)的前端或后端衔接;平台(16b)的两侧向面之一与停在该侧向面旁的电车车厢(10)的内侧板(10b)的外侧向面之间有空隙,所述车厢(10)上的踏板(13)向外倾倒90°与所述平台(16b)的上表面接触后,乘客方可通过所述踏板(13)上下车,乘客上下车完毕,所述踏板(13)竖立后,所述电车方可启动离开;站台(16)有专用通道与街边行人道相通,乘客通过专用通道进出车站;始发站或终点站的地面即为站台(16),停在始发站或终点站的电车车厢(10)上的踏板(13)向外倾倒其上端与地面接触后,乘客方可通过所述踏板(13)上下车,乘客上下车完毕,所述踏板(13)竖立后,所述电车方可启动离开;站台(16)有专用通道与街边行人道相通,乘客通过专用通道进出车站;车站的站台(16)上方的雨棚与下面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第一种情况:板梁(2)上覆盖有车道板(21)成为高架道路,站台(16)上方的车道板(21)兼作雨棚;第二种情况:板梁(2)上没有车道板(21),雨棚搭置在位于站台(16)两端上方两块板梁(2)的横向中部且罩盖该站台(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亚,未经李新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744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运输系统-201710331408.0
  • 刘爱文;胡跃明;苏利杰;侯建云;黄恒;梅琨;彭全海;沈鹏;王全虎;周欢;徐力;张攀攀;尹刚;张华涛;宋少波;孙先俊;黄美林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2017-05-11 - 2019-10-25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运输系统,所述运输系统包括磁动力车和轨道梁;所述磁动力车包括磁动力转向架和悬吊装置,所述磁动力转向架包括:构架;磁排;走行轮;导向轮;其中,所述悬吊装置一端固定于所述磁动力转向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装载器件上;所述轨道梁包括:顶部支撑;两块侧向支撑,相对设置,并与所述顶部支撑固定连接;两块走行板;感应线圈,固定于所述顶部支撑与所述走行板相对的表面上,以与所述磁排相对设置,产生所述磁动力转向架移动的作用力。本申请的运输系统通过磁动力转向架在所述轨道梁的走行轨上移动,通过悬吊装置将装载器件固定于转向架上,对装载器件进行转运,从而无需采用更多的车辆对装载器件进行转运。
  • 轨道交通转向架和轨道交通系统-201480040032.2
  • A·A·洛 - 富特兰有限公司
  • 2014-05-16 - 2019-10-22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转向架(1),其被构造成在轨道(2)上操作,所述轨道具有在其相对的两侧上的轨道面(3,4)和沿着基本轨道(2)的中心延伸的狭槽(5),转向架(1)包括用于在两个轨道面中的第一轨道面(3)上运行的承重轮(9)、从承重轮(9)操作地通过轨道(2)中的狭槽(5)延伸的且终止于负载支撑装置(8)中的支撑轴(11)、相对于支撑轴(11)被可转动地固定在前位置(20)中的第一夹送轮(12)和相对于支撑轴(11)被可转动地固定在后位置(21)中的第二夹送轮(13),第一夹送轮(12)和第二夹送轮(13)二者位于承重轮(9)和负载支撑装置(8)之间以在两个轨道面中的第二轨道面(4)上运行,承重轮(9)和夹送轮(12,13)在它们之间将转向架(1)夹持到相对的轨道面(3,4),并且在一个或两个夹送轮(12,13)和承重轮(9)中的至少一个被操作地连接到马达(10)以被驱动,由此包括用于转向架(1)的从动轮。还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和用于使用这种转向架(1)的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
  • 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201920027141.0
  • 薛建仁;庄平 - 南京国信能源有限公司
  • 2019-01-08 - 2019-09-17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倒T型结构轨道梁和双层车厢组成;这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由倒T型结构轨道梁和双层车厢组成,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悬挂臂将倒T型结构轨道梁分成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左右边臂高度小于左右驱动轮组的轮半径;左右驱动轮组与U型臂的端部轴承安装,左右驱动轮组分别置于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的悬挂臂和左右边臂的约束,保持左右驱动轮组不从倒T型结构轨道梁上脱落。
  • 一种转向稳定性增强的转向结构-201910551138.3
  • 张继申 - 北京城景空间智能交通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2019-06-24 - 2019-08-30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稳定性增强的转向结构,包括机壳本体,所述机壳本体相对的两端设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同时驱动转动连接在机壳本体两侧的第一支重轮与第二支重轮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一支重轮与第二支重轮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吊轮、第二导向吊轮;所述机壳本体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承重吊轮、第二承重吊轮。通过两个驱动电机分别控制承重吊轮和导向吊轮的位置,从而在实现转向功能的同时分担行走轮在转向时所受到的冲击力,即通过两个支重轮、导向吊轮及承重吊轮的分力作用将行走轮所受到的力分散开,从而增强单轨电动吊车在转向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一种转向架结构-201910555518.4
  • 张继申 - 北京城景空间智能交通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2019-06-25 - 2019-08-30 - B61B3/02
  • 本发明涉及悬挂式单轨车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架结构,包括导向轨,所述导向轨设置在所述悬吊轨道的内部,并且所述导向轨的曲率与所述悬吊轨道一致;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转向驱动器与所述转向架连接,并通过与所述导向轨的配合,约束所述转向架沿所述导向轨方向行走;所述转向驱动器设有控制臂,并通过所述控制臂控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轨的分合动作;所述转向驱动器设有减速马达,所述减速马达与列车控制室的操作台电性连接。
  • 一种空中轨道列车及空中轨道列车运输方法-201910452053.X
  • 谢力 - 谢力
  • 2019-05-28 - 2019-08-16 - B61B3/02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中轨道列车及空中轨道列车运输方法,空中轨道列车,包括轨道车和车厢,车厢可拆卸固定设置在轨道车上,车厢包括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第二车厢长度大于第一车厢的长度,每个轨道车上均设置有用于驱动轨道车的电源及电机,轨道车长度小于第一车厢的长度的两倍,轨道车长度大于第一车厢的长度的一半,轨道车根据乘客数量的不同挂载第一车厢还是挂载第二车厢;第一车厢重量合适,该合适的重量使得一个第一车厢能够被一个轨道车驱动;从而运营成本更低,购置成本低。
  • 一种高爬坡能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201910556714.3
  • 曾鉴;邓茂涛 - 武汉新丝路快铁物流有限公司
  • 2019-06-25 - 2019-08-16 - B61B3/02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爬坡能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包括轨道梁、动力转向架、载具和支撑件,所述轨道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中部固定连接于上部与下部之间;动力转向架的下方吊挂连接所述载具;支撑件对所述轨道梁提供支撑;中部的侧面与下部的上端面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走行部,分别是侧走行部和上走行部;动力转向架的两个驱动轴分别设置有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第一走行轮沿侧走行部匹配行走,第二走行轮沿上走行部匹配行走。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提高爬坡能力、稳定性和稳定性。
  • 一种新能源轨道交通系统即时充电系统-201810058679.8
  • 谢君;唐通;曾正元;管海君;金雪杨;叶晓龙;许俊 - 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1-22 - 2019-07-30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轨道交通系统即时充电系统,包括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悬挂在轨道梁上的轨道交通工具;所述轨道梁固定在复式道路结构上;所述复式道路结构上设置有新能源集电模块,所述轨道梁内设置有第三轨,所述第三轨电连接有新能源集电模块,所述轨道交通工具还包括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的充电端通过充电端子与所述第三轨连接,所述第三轨还电连接有第二蓄电池组,所述第二蓄电池组电连接有道路用电组件,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轨道交通系统即时充电系统,具有利用停车上下客的碎片化时间进行能源补充,延长了轨道交通的运载距离,同时具有能源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
  • 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201821661417.2
  • 赵德鹏;唐通 - 黑冻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0-12 - 2019-07-26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包括用于悬挂空铁车体的空铁轨道,沿着空铁轨道设置有车站,还包括用于悬挂空铁轨道的立柱,立柱的底部固定于地面,立柱的顶部分叉为悬挂部、安装部,悬挂部与空铁轨道的顶部相连,安装部上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位于空铁轨道的上方,所有风力发电机均与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设置于车站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空旷地带的节能型空铁能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空旷地带的空铁运行能源供给方式没有单独进行设计的问题,实现降低空旷地带运行的空铁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降本、绿色环保的目的。
  • 侧挂式单轨列车系统-201810398995.X
  • 刘开成;池茂儒;张卫华;赵昀陇;梁树林;温泽峰;吴兴文 - 西南交通大学
  • 2018-04-28 - 2019-07-23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挂式单轨列车系统,包括轨道梁;轨道梁的顶板开有缝隙,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第三轨;顶板上活动设置有若干位于缝隙两侧的转向架;转向架包括活动设置于轨道梁顶板上的驱动机构,以及与其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沿轨道梁外壁延伸至其底部,并与车体铰接;固定架底部设置有位于轨道梁下方的连杆;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轮和牵引电机,并在轨道梁上设置有与驱动轮转轴连接的制动机构;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第三轨相接触,并与牵引电机连接的集电靴。本发明形式新颖,结构较为美观,不影响地面交通,轨道梁利用率高,车体运行的稳定性好。
  • 双轨吊挂式轨道车-201710823206.8
  • 陈吉海 - 秦皇岛鸿鼎轻工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2017-09-13 - 2019-07-16 - B61B3/02
  • 本发明一种双轨吊挂式轨道车,包括截面呈门字形轨道、悬挂装置、驱动装置和车厢,车厢通过悬挂装置吊挂在轨道的下部,车厢通过驱动装置在轨道上行驶;悬挂装置包括第一行走与导向组件、第二行走与导向组件、驱动支架、连接架和铰接悬挂装置,第一行走与导向组件安装在驱动轴的一端并沿所述轨道行驶,第二行走与导向组件安装在驱动轴的另一端并沿轨道行驶,驱动轴安装在驱动支架上,铰接悬挂装置通过连接架安装在驱动支架的底端并相对驱动支架实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齿轮和驱动器,驱动器通过驱动轴安装在驱动齿轮上,轨道内设有齿条,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适配。本发明提供一种爬坡能力强、弯道安全行驶的双轨吊挂式轨道车。
  • 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201910291501.2
  • 孔凌嘉;王文中;赵自强 - 北京理工大学
  • 2019-04-12 - 2019-06-18 - B61B3/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吊式轨道运输装置的行走及转向机构,行走机构中共有三对滚轮沿悬吊式轨道行驶:一对为前轮,一对为后轮,一对为由电机驱动提供行走动力的驱动轮。后轮的轮轴及驱动轮的轮轴均与驱动系统支架刚性连接。前轮与后轮的轮轴上分别固连一根立轴,负重挂架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座与轴承铰接在两根立轴上。负重挂架的上边缘位于轨道下边缘的下方。当运输装置需要沿轨道转弯时,负重挂架可以相对两立轴转动,从而可以使前轮与后轮的轮轴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来适应轨道的弯曲。采用本发明的行走及转向机构可以大大减小转弯半径,提高运输装置转弯时的通过性。
  • 一种物流运输系统-201910306823.X
  • 邓隆洋 - 邓隆洋
  • 2019-04-16 - 2019-06-18 - B61B3/02
  • 本申请公开一种物流运输系统。包括公共路灯、轨道、运输机构以及载物仓。轨道限定运输轨迹并被构造为与公共路灯固定连接。运输机构可活动地与轨道配合。载物仓与运输机构可拆卸地连接。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地运输包裹并不会影响城市交通。
  • 一种新型空中轨道车-201821133428.3
  • 石少伟 - 石少伟
  • 2018-07-18 - 2019-05-21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空中轨道车,它包括均匀架设在道路两侧的支撑立杆;支撑立杆的顶端设有轨道支撑座,且轨道支撑座分别对应设置在道路的两侧;轨道支撑座上分别设有轨道,且轨道上设有横列车厢;横列车厢两端的底部设有滑轮,且滑轮与轨道滑动连接;滑轮的内部分别设有轮毂电机,且轮毂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横列车厢横向跨越在道路的上方,支撑立杆用来支撑轨道支撑座,横列车厢通过移动轮与轨道支撑座上的轨道滑动连接,形成H型的支撑运行架构;横列车厢的横向运行模式与传统的首尾连接车厢纵向运行模式不同,提升了每节横列车厢的观光性,人员通过两端的厢门进出;轨道可设置上下双层,便于横列车厢的反向共同运行。
  • 一种小型农用架空轨道车-201821519591.3
  • 邓辉 - 深圳大行同宇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9-09 - 2019-05-14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农用架空轨道车,旨在解决在现有的轨道车运用的单一性,可以更多运用在农业以及市政交通方面,以提高农业方面和市政交通方面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劳动力,该实用新型,包括受力塔、架空轨道和轨道车,所述架空轨道设有受力塔,所述架空轨道设有轨道车,所述轨道车设有传感器,所述轨道车设有电源接口,所述轨道车设有蓄电电源。
  • 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201821043230.6
  • 金徐凯 - 深圳盛世电梯有限公司
  • 2018-07-03 - 2019-05-10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桥梁以及悬挂于桥梁上的车厢,桥梁与车厢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车厢沿桥梁的长度方向运动的螺旋驱动装置,螺旋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桥梁上的轨道螺母管、与轨道螺母管相配合的滑动螺栓以及用于驱动滑动螺栓沿轨道螺母管的轴向运动的驱动电机,滑动螺栓与车厢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提高了传动效率以及运行的平稳性,提高了车厢运行的安全性能。
  • 一种单轨吊机车及其蓄电池供电装置-201821319488.4
  • 卢斌;丁鹏;王继魁 - 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15 - 2019-05-03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轨吊机车及其蓄电池供电装置,包括:电池模块、驱动装置和用于安装在单轨吊机车上的承载支架;驱动装置安装在承载支架上,电池模块和驱动装置可拆卸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电池模块上下移动。当需要更换电池模块时,驱动装置驱动电池模块向下移动至地面或其它运输设备上,然后将电池模块从驱动装置上拆下进行更换,随后再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电池模块向上移动至预设位置即可。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固定在单轨吊机车内部或者外部的蓄电池供电装置,可便于电池模块的更换,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 一种轨道观光线-201820915301.0
  • 谢君;曾正元;许俊;宋丹明;叶晓龙;官海君;吴剑峰;唐通 - 中唐空铁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6-13 - 2019-04-26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观光线,包括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一侧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悬挂有交通工具,所述支撑梁另一侧的下方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一侧边缘位于所述轨道下方,并与该轨道上的交通工具对接,所述平台的另一侧设置有围挡,本申请公开的轨道观光线设置有与交通工具对接的平台,乘客可以在交通工具停靠时下车活动,景区可以将平台设置于观景点作为观景台使用,满足乘客的观景需求。
  • 一种螺杆式空轨系统-201821564372.7
  • 金徐凯;刘政 - 深圳盛世电梯有限公司
  • 2018-09-20 - 2019-04-23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杆式空轨系统,包括桥梁以及悬挂于桥梁上的车厢,桥梁与车厢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车厢沿桥梁的周向运动的螺杆驱动装置,螺杆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桥梁上的开口螺母管、与开口螺母管相配合的螺杆组件以及用于驱动螺杆组件沿开口螺母管的周向运动的驱动电机,螺杆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以及用于安装轴承的安装支架,两个安装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车厢的连接组件,螺杆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设置有螺杆连接杆,螺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相铰接。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式空轨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现螺杆组件的转向功能,提高了螺杆式空轨系统的实用性。
  • 一种用于单轨吊机车的连接座-201811596739.8
  • 孔祥栋 - 贵州赛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8-12-26 - 2019-04-12 - B61B3/02
  • 本发明属于单轨吊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单轨吊机车的连接座,包括:安装座,包括底座和侧耳,底座两端均设有通孔;侧耳包括第一侧耳和第二侧耳,第一侧耳和第二侧耳均垂直连接于底座的两侧边,第一侧耳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侧耳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卡固件,卡固件包括插销和固定件,插销插装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中并通过固定件固定。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与其对应连接的连接杆除了能够相对于连接座上下、左右转动,其自身在连接状态时也可以转动,大大提高了连接状态时自身的自由度,提高了其应对单轨吊机车爬坡、转弯等各种状况的能力。
  • 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201821025676.6
  • 郭延巍 - 郭延巍
  • 2018-06-30 - 2019-04-12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索道自行式运输设备,它包括沿索道绳行驶的运输装置以及设置在索道绳上用于切换运输装置行驶轨道的岔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运输机构组成,所述每个运输机构包括传动机构和滑行机构,传动机构和滑行机构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框架、第一传动组件、传动换向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滑行机构包括架体、第三传动组件和第四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第四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三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运输机构由传动机构和滑行机构组合而成,传动机构为滑行机构提供动力,滑行机构能沿索道爬行,实现运输装置沿索道自行式行驶。
  • 一种轨道车辆吊挂系统-201811393837.1
  • 丁叁叁;庞世俊;姜良奎;张恒志;张琪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2018-11-21 - 2019-03-29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吊挂系统,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方设有轨道,侧面为车厢,所述吊挂体系还包括吊挂组件,所述吊挂组件一端连接车厢厢体,另一端延伸到轨道内,将车厢吊挂在轨道的一侧,所述吊挂组件包括吊挂臂、吊挂部、卡接部、连接部,所述吊挂部固定连接在厢体上,所述卡接部卡入轨道内,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有动力驱动装置。此外,在支撑轨道的支撑结构设置有内凹的辅助轨道,使车厢设有辅助结构卡入辅助轨道内。本发明所述的轨道车辆吊挂系统,代替了传统的钢丝绳或链条,采用了吊挂组件悬挂和侧面辅助轨道配合的方式,对车厢进行支撑、牵引,使车厢沿轨道一侧更加平稳运行。
  • 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201910016279.5
  • 薛建仁;庄平 - 南京国信能源有限公司
  • 2019-01-08 - 2019-03-29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倒T型结构轨道梁1和双层车厢2组成;这种新型悬挂结构的空铁系统由倒T型结构轨道梁1和双层车厢2组成,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将倒T型结构轨道梁1分成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边臂4高度小于左右驱动轮组5的轮半径;左右驱动轮组5与U型臂6的端部轴承安装,左右驱动轮组5分别置于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左右车道;倒T型结构轨道梁1的悬挂臂3和左右边臂4的约束,保持左右驱动轮组5不从倒T型结构轨道梁1上脱落。
  • 一种用于隧道的轨道、机车及轨道系统-201820833826.X
  • 朱森 - 朱森
  • 2018-05-31 - 2019-03-29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轨道、机车及轨道系统,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第三轨道,第一轨道包括第一分轨、第二分轨和第三分轨;第二分轨包括第二分轨一和第二分轨二;第二分轨一和第二分轨二分别设置有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机车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滚动轮和第二滚动轮;机车还包括标签识别器;系统包括轨道和机车。本设计可实现机车从隧道一侧快速到达另一侧,提高机车运行调度的灵活性和相应的及时性,相应的防摩擦设施可有效防止系统的磨损。本设计结构简单、系统调度准确。
  • 智能行走机器人-201820427491.1
  • 涂兴家 - 德清华梦木制品有限公司
  • 2018-03-28 - 2019-03-26 - B61B3/02
  • 一种智能行走机器人,它包括一条按照预定轨迹布置在生产现场的单排轨道,一安装有智能机械人、并被安装在单排轨道上自行行走的滑台机构,所述的单排轨道由分段悬吊于顶面和分段侧装于壁面的、下部两侧对称外伸有轨面的金属轨道组成,所述的滑台机构包括一上部中间设置有纵向的、供金属轨道嵌入的凹槽的滑台外壳,所述的滑台外壳内安装有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相连的、架设在金属轨道两侧轨面上的驱动行走轮机构,并使整个滑台机构以及安装在滑台机构上的智能机械人倒悬于金属轨道下方;它具有结构合理、紧凑,使用操作方便,易布置、易安装、安全可靠,可有效控制侧翻扭矩,提高行走精度等特点。
  • 一种单轨悬挂式交通工具-201710879684.0
  • 胡德明 - 胡德明
  • 2017-09-14 - 2019-03-22 - B61B3/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道路两边立柱,横梁,工字型单轨钢轨,同步直线电动机励磁线圈,链条式铰接并列多轴滚轮动轨,半口式卡固件,载人升降轿厢,钢轨十字空隙铺设,动轨左右偏转转向,接触式电网,固定式排列变频电机,动轨驱动链条,电机链条飞轮,行程调速开,行程开关调速控制杆,组成的一城市道路控制单轨悬挂式交通工具。
  • 侧向爬升的交通系统-201820768549.9
  • 王鑫敏;张敏;武长虹;司小伟 -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5-22 - 2019-03-15 - B61B3/02
  •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侧向爬升的交通系统。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缆车的车厢单次乘坐的人员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向爬升的交通系统,包括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两根爬升轨道、列车、用于连接列车和爬升轨道的两个驱动装置。其中,两个驱动装置分别与列车的两端固定连接,并且每一个驱动装置都通过行走轮与一根爬升轨道滚动接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交通系统通过使列车沿爬升轨道的延伸方向横向移动,能够适当地增加列车的长度,从而能够加列车的单次载客量。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