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半导体背面通孔金属化种子层的化学镀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1017548.8 | 申请日: | 2015-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邹鹏辉;王彦硕;潘斌;李彭瑞;胡俊伟;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3205 | 分类号: | H01L21/3205;C23C18/42;C23C18/18;C25D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黄天天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半导体背面通孔金属化种子层的化学镀钯方法,通过强酸环境中钯离子及还原剂与半导体材料和金属表面发生强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表面置换出一层钯晶种,其后在钯化学镀液中通过镀液的自激发在钯晶种上持续沉淀钯金属,从而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表面获得一定厚度的钯金属层形成背面通孔金属化种子层。该方法与传统溅射金属种子层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工艺质量好、成品率高、使用范围广、成本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半导体 背面 金属化 种子 化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半导体背面通孔金属化种子层的化学镀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备片:将半导体圆片与载体片键合后进行背面工艺步骤从而形成通孔,所述背面工艺依次包括减薄、抛光、背孔刻蚀及去胶;S2、清洗:将步骤S1中得到的半导体圆片通过等离子体去胶、清洗,确保工艺前半导体圆片背面、孔底金属表面以及孔内半导体表面的干净;S3、活化:将步骤S2得到的已清洗的半导体圆片浸泡于钯活化液中活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和孔底金属表面置换出一层钯晶种;S4、化学镀钯:将已活化的半导体圆片浸泡在钯化学镀液中进行化学镀,通过镀液的自激发在钯晶种上持续沉淀钯金属至目标厚度,完成电镀种子层的制作;S5、背面通孔金属化:将已化学镀钯的半导体片进行背面电镀,利用孔底金属完成背面通孔金属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101754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