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及应用其的复合能源收集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53821.1 申请日: 2015-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6571400B 公开(公告)日: 2019-05-31
发明(设计)人: 张弛;王中林;张兆华;周桃;韩昌报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29/84 分类号: H01L29/84;H02N1/04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曹玲柱
地址: 100083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及应用其的复合能源收集器。在摩擦电子学晶体管中,将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场效应光电晶体管耦合,能够利用接触起电产生的静电势来调控场效应光电晶体管中的光电转换特性,取代传统的门电压,实现对器件光电转换特性的调控,成为一种新型的摩擦光电子学器件。在复合能源收集器中,通过耦合场效应光电晶体管和风力驱动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将风力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作为调控光能收集器性能的内部门电压,实现了对光能和风能的同时收集,同时提高了复合能源收集器的输出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搜索关键词: 摩擦 电子学 光电晶体管 应用 复合 能源 收集
【主权项】:
1.一种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包括:基底,其材料为重掺杂P型硅;绝缘层,形成于所述基底的正面;以及半导体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之上,其由对光照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备,在该半导体层上两不同位置沉积电极,引出所述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栅极导体层,形成于所述基底的背面,其引出所述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移动摩擦件,其至少朝向栅极导体层的部分是由与制备栅极导体层的材料位于摩擦电极序上不同位置的材料制备,其可在外力作用下运动,与所述栅极导体层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基材为SOI片;所述绝缘层为形成于所述基底上的二氧化硅绝缘层,所述半导体层为形成于二氧化硅绝缘层上的P型顶层硅;在该P型顶层硅的部分区域进行N型重掺杂,形成重掺杂N型硅;在该重掺杂N型硅与未进行掺杂的P型顶层硅上分别沉积电极,引出所述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的漏极和源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9538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及应用其的复合能源收集器-201510953821.1
  • 张弛;王中林;张兆华;周桃;韩昌报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15-12-17 - 2019-05-31 - H01L29/8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电子学光电晶体管及应用其的复合能源收集器。在摩擦电子学晶体管中,将接触‑分离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与场效应光电晶体管耦合,能够利用接触起电产生的静电势来调控场效应光电晶体管中的光电转换特性,取代传统的门电压,实现对器件光电转换特性的调控,成为一种新型的摩擦光电子学器件。在复合能源收集器中,通过耦合场效应光电晶体管和风力驱动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将风力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作为调控光能收集器性能的内部门电压,实现了对光能和风能的同时收集,同时提高了复合能源收集器的输出性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摩擦电子学场效应晶体管及应用其的逻辑器件和逻辑电路-201510106205.2
  • 张弛;王中林;张丽敏;唐伟;韩昌报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2015-03-11 - 2019-05-07 - H01L29/8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擦电子学场效应晶体管及应用其的逻辑器件和逻辑电路。该摩擦电子学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晶体管基体,其包括:导电基底及依次形成于该导电基底上的绝缘层以及沟道层;漏极和源极,形成于沟道层的两侧;浮栅电极,形成于导电基底与绝缘层相对的另一面上,与导电基底欧姆接触;以及移动摩擦层,与浮栅电极相对设置。本发明中,移动摩擦层可在外力作用下与浮栅电极接触摩擦起电,在浮栅电极上产生摩擦电荷,实现两者之间的“动态交互”,替代传统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外部栅极电压,实现调控电子器件中载流子输运特性的目的,实现机械‑电子的耦合。
  • 一种可连续调节等离激元共振峰的装置-201610891749.9
  • 臧剑锋;刘欣;王力;喻研;叶镭 - 华中科技大学
  • 2016-10-12 - 2019-04-12 - H01L29/8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连续调节等离激元共振峰的装置,包括: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柔性基底,以及周期性的设置在柔性基底上且具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性质的条带;通过压缩或者拉伸柔性基底来改变柔性基底的周期和幅值,从而改变条带的几何形状及其所处环境的有效介电常数,实现等离激元共振峰的可调。柔性基底的横截面形状的最小重复单元为正弦形、三角形、梯形或半圆形。条带覆盖范围小于所述柔性基底的最小重复单元的半周期。本发明可实现大范围连续可控调节等离激元共振峰的位置的有益效果。
  • 半导体压力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201610162031.6
  • 佐藤公敏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6-03-21 - 2019-03-01 - H01L29/84
  • 关于半导体压力传感器(10),固定电极(23b)是作为与第1电极(23a)相同的层而形成的。空隙(51)是通过去除由与第2电极(30c)相同的膜构成的部分、即牺牲膜(30d)而形成的。可动电极(39)包含对牺牲膜(30d)至少局部地开设了开口的锚固部分,该锚固部分将可动电极(39)隔着空隙(51)相对于固定电极(23b)进行支撑。锚固部分中的第1锚固部(101)配置为,通过将可动电极(39)在俯视观察时划分为多个可动电极单体(102),由此,划分出的多个可动电极单体(102)中的彼此相邻的1对可动电极单体(102)共用同一第1锚固部。
  • 振动器件、振动器件模块、电子设备及移动体-201810660672.3
  • 松浦由幸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2018-06-25 - 2019-01-01 - H01L29/8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振动器件、振动器件模块、电子设备及移动体,所述振动器件具备:基体,包括可动离子;可动部,在俯视观察下配置为与所述基体重叠;以及导体部,在俯视观察下与所述可动部重叠,所述可动部被施加第一电压,该第一电压的电位以基准电位为基准进行周期性变化,所述导体部被施加第二电压,若将该第二电压进行时间平均则成为所述基准电位。
  • 微机电系统(MEMS)结构以及设计结构-201480039634.6
  • A·K·斯坦普 - 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
  • 2014-03-25 - 2018-09-28 - H01L29/84
  • 本发明揭露为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结构、制造方法以及设计结构。该方法包括形成从设于腔体结构内的微机电系统(MEMS)横梁结构延伸的缓冲器。该方法还包括在与该MEMS横梁相对的该腔体结构的一侧上形成伪着陆结构,当该MEMS横梁处于非制动状态时,该伪着陆结构横向偏离该缓冲器。
  • 半导体物理量传感器-201480045444.5
  • 片冈万士;荻原淳;牛山直树;城石久德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2014-08-08 - 2018-09-11 - H01L29/84
  • 半导体物理量传感器(10)具备:第1基材(20);电极(60),其被形成在第1基材(20)上;隔膜(50),其根据从外部施加的物理量而弯曲;第2基材(30),其将隔膜(50)支承为相对于电极(60)而隔着空间(S)相对,并且该第2基材被固定于第1基材(20);和绝缘体(40),其被形成在隔膜(50)的第1基材(20)侧的面(50a)。并且,在绝缘体(40)与电极(60)之间形成了划分出空间(S)的壁部(41)。
  • 一种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压力传感器-201510289692.0
  • 孙艳美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2015-05-29 - 2018-08-03 - H01L29/8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压力传感器,在衬底上刻蚀出内腔;在SOI硅片或者外延片的表面形成重掺杂区、轻掺杂区,并在SOI硅片或者外延片的表面上形成绝缘层;将SOI硅片或外延片形成有重掺杂区、轻掺杂区的一侧键合在衬底的上端;将SOI硅片或外延片减薄至预定的厚度。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采用先制备压敏电阻,然后键合减薄的方式,使得压敏电阻具有较高的厚度均匀性,从而可以避免先键合减薄后注入步骤中压敏电阻膜层发生塑性变形引入的压敏电阻阻值的误差,保证了压敏电阻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性能和传感器的小型化制造。
  • 硅基低漏电流悬臂梁浮动栅的与非门-201510380062.4
  • 廖小平;褚晨蕾 - 东南大学
  • 2015-07-01 - 2017-12-05 - H01L29/84
  • 硅基低漏电流悬臂梁浮动栅的与非门,其特征在于该与非门由两个NMOS管(10)和一个电阻R串联所构成,整个结构基于P型Si衬底(1)上制作,这两个NMOS管(10)均具有悬臂梁浮动栅(4),该悬臂梁浮动栅(4)由Al制作,其一端固定在锚区(2)上,另一端横跨在栅氧化层(9)上方,在悬臂梁浮动栅(4)下方有两个下拉电极(5),分布在锚区(2)与栅氧化层(9)之间,下拉电极(5)是接地的,其上还覆盖有氮化硅介质层(6);第一输入信号(A)接一个NMOS管(10)的悬臂梁浮动栅(4),第二输入信号(B)接另一个NMOS管(10)的悬臂梁浮动栅(4),信号输出端(Vout)为NMOS管(10)与电阻R之间,这种结构具有低漏电流、低功耗的特点。
  • 氮化镓基低漏电流悬臂梁的与非门-201510380064.3
  • 廖小平;褚晨蕾 - 东南大学
  • 2015-07-01 - 2017-12-05 - H01L29/84
  • 本发明的氮化镓基低漏电流悬臂梁的与非门制作在半绝缘型GaN衬底(1)上,由两个N型沟道MESFET(11)和电阻R顺序串联所构成,该N型沟道MESFET(11)包括源极、漏极、栅极和沟道,这两个N沟道MESFET(11)具有悬浮的悬臂梁(4),该悬臂梁(4)的一端固定在锚区(2)上,另一端横跨在栅极(10)上方且与栅极(10)之间有一间隙,偏置信号连接到悬臂梁(4)上,悬臂梁(4)由Au材料制作的,在悬臂梁(4)下方设有两个下拉电极(5),下拉电极(5)是接地的,其上还覆盖有氮化硅介质层(6),这种结构可以大大减小栅极泄漏电流,从而降低器件的功耗。
  • 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201410788819.9
  • 王文智;李学敏;张宏杰;丁立国 - 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14-12-17 - 2017-09-29 - H01L29/8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封装方法,采用平面基板进行封装,完成引线键合工艺后在所述平面基板上安装栅格,所述平面基板与栅格构成若干容置芯片的容置空间,因此引线键合时在基板的垂直方向上并无遮挡,无需担心劈刀会触碰基板,也就不需要考虑劈刀与基板侧壁的安全距离问题,在平面基板上可以设计安装更多的芯片,可减小MEMS压力传感器的封装体积及成本,在保证MEMS压力传感器功能及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器件的集成度。
  • 覆盖衬底上的半导体装置和制造其的方法-201410814775.2
  • V.奥加内相;Z.卢 - 奥普蒂兹公司
  • 2014-12-24 - 2015-07-01 - H01L29/84
  • 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器管芯、第二衬底和导体组装件。传感器管芯包括第一衬底,其具有前和后表面;传感器,其设置在该前表面中或处;接合盘,其设置在前表面中或处并且电耦合于传感器;和多个开口,每个从后表面延伸到接合盘中的一个。第二衬底具有顶和底表面,其中第二衬底的底表面安装到第一衬底的前表面。导体组装件通过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些而电耦合于所述接合盘中的至少一些。
  • MEMS压力传感器-201420805498.4
  • 王文智;李学敏;张宏杰;丁立国 - 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 2014-12-17 - 2015-04-15 - H01L29/8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EMS压力传感器,采用平面基板进行封装,完成引线键合工艺后在所述平面基板上安装栅格,所述平面基板与栅格构成若干容置芯片的容置空间,因此引线键合时在基板的垂直方向上并无遮挡,无需担心劈刀会触碰基板,也就不需要考虑劈刀与基板侧壁的安全距离问题,在平面基板上可以设计安装更多的芯片,可减小MEMS压力传感器的封装体积及成本,在保证MEMS压力传感器功能及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器件的集成度。
  • 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制造工艺-201310613099.8
  • 程新利;唐运海;沈娇艳;王冰;秦长发;潘涛;臧涛成;王文襄 - 苏州科技学院;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2013-11-27 - 2014-02-26 - H01L29/84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制造工艺,其第一、第二掺硼P型微晶硅条为由若干根沿径向排列的微晶硅电阻丝首尾连接组成;在杯形衬底附近通入高纯氧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氧气氩气体积比为1:13,总气压大小为Pa,在250℃温度下,用加速能量为2000eV的氩离子束轰击99.95%的二氧化硅靶材,沉积厚度1~5μm作为绝缘隔离层的二氧化硅隔离层;以电阻率为Ω﹒m掺硼硅为靶材,在高纯氩气的气氛中,用离子束溅射方法,生长温度为300℃,通过覆盖第一掩模板在二氧化硅隔离层上制备出厚度为1~5μm掺硼P型微晶硅条。本发明敏感层薄膜附着力强,既大大提升了量程,又提高了感应的精度和灵敏性,且提高了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性度。
  • 半导体装置及其试验方法-201110359048.8
  • 楢崎敦司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1-11-14 - 2012-08-22 - H01L29/84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在半导体芯片中局部地流过大的电流的技术。半导体装置具备:半导体芯片(1),具有栅极电极(5);以及应力检测用元件(7),设置在半导体芯片(1)的表面,检测对该表面施加的应力。而且,半导体装置基于用应力检测用元件(7)检测出的应力,控制对栅极电极(5)施加的控制信号。此外,优选设置有检测对俯视中半导体芯片(1)的中央部施加的应力的应力检测用元件(7)来作为第1应力检测用元件(7-1),设置有检测对俯视中半导体芯片(1)的外周部施加的应力的应力检测用元件(7)来作为第2应力检测用元件(7-2)。
  • 薄膜带电体传感器及显示设备-201110237591.0
  • 金武谦;朴昶模;朴一秀;李榕洙;曹煐美 -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 2011-08-18 - 2012-04-18 - H01L29/84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薄膜带电体传感器及显示设备。用于基于带电体的电场而检测带电体的接触和/或非接触移动的薄膜带电体传感器。所述薄膜带电体传感器可以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单元,包括栅极层、与所述栅极层绝缘的有源层,以及与所述栅极层绝缘并连接至所述有源层的源/漏极层;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上的薄膜触角单元,包括电连接至所述栅极层且具有导电材料的第一膜,所述薄膜触角单元适于响应于带电体的电场而产生输入电流。
  • 传感器装置及半导体传感元件的安装方法-201110259814.3
  • 山口真也;泷智仁;臼井孝志;铃宗一郎 -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 2011-08-31 - 2012-03-21 - H01L29/84
  •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装置及半导体传感元件的安装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即使在芯片接合用树脂内混合有孔玻璃珠也可以提高引线接合强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传感器装置具有半导体压力传感元件(11)、安装基板(12)以及被夹持在半导体压力传感元件与安装基板之间的抗蚀衬垫(52a、52b、52c、52d),半导体传感元件与安装基板进行引线接合,其特征在于,抗蚀衬垫具有通过芯片接合用树脂(15)与半导体压力传感元件的安装面(11a1)粘接的被安装面(52a1、52b1、52c1、52d1),被安装面的总面积比安装面的总面积还小。
  • MEMS传感器-200980137265.3
  • 高桥亨;牛肠英纪;小林洁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2009-09-18 - 2011-08-17 - H01L29/84
  • 本发明提供一种MEMS传感器,对在第一基板侧所支撑的可动电极部以及固定电极部的各支撑导通部、和埋设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空出间隔对置的第二基板侧的绝缘层内的引线层之间的接合构造进行了改良。该MEMS传感器具备: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和具有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可动电极部、固定电极部以及支撑导通部的功能层。在第二基板(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绝缘层(30)、引线层(35)、以及与引线层导通从而与各支撑导通部单独连接的连接电极部(32)。在第二绝缘层(30)的表面形成有贯穿到引线层的表面为止的凹部(37)。连接电极部(32)具有:对所述凹部(37)进行仿形的凹区域(32a)、和自凹区域的一个端部起在第二绝缘层(30)的表面一直延伸的连接区域。并且,支撑导通部(17)与连接电极部(32)的连接区域(32b)进行接合。
  • 利用晶片结合和电化学蚀刻停止的小型表压传感器-200880023226.6
  • C·E·斯图尔特;G·莫雷尔斯;R·A·戴维斯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2008-07-02 - 2010-06-16 - H01L29/84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压传感器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对约束晶片进行部分蚀刻以设置膜片尺寸,然后结合到一上部晶片。上部晶片的厚度可以是期望的膜片厚度,或者在结合后减薄为期望厚度。上部晶片和约束晶片的结合使得能够进行电化学蚀刻停止。这允许通过约束晶片的背侧来蚀刻介质通道,并且当蚀刻到达膜片时产生电信号。该工艺防止膜片过蚀刻。与通过从背侧蚀刻设置膜片尺寸的情况下的管芯相比,本发明允许管芯的尺寸更小。
  • 振动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200780031774.9
  • 笠井隆;堀本恭弘;加藤史仁;宗近正纪;若林秀一;高桥敏幸;犬贺正幸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2007-07-20 - 2009-08-12 - H01L29/8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在硅基板(12)的表面形成由SiO2薄膜构成的保护膜(20),在将保护膜的一部分除去而开设的蚀刻窗(22)成膜由多晶硅构成的保护层(23)。从保护层(23)之上开始在硅基板表面形成由SiO2构成的保护膜(24),从保护膜之上形成由多晶硅构成的元件薄膜(13)。在背面的保护膜(21)开设背面蚀刻窗(26)。将硅基板浸渍在TMAH中而从背面蚀刻窗对硅基板进行晶体各向异性蚀刻,在硅基板设置贯通孔(14)。保护层在贯通孔内露出时,将保护层蚀刻除去,在保护膜与硅基板之间生成间隙(19),从表面侧和背面侧对硅基板进行晶体各向异性蚀刻。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