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组合换向阀的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2014.2 | 申请日: | 2015-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7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慧君;李金禄;潘艺昌;谭跃进;李小仨;于洋;毛京兵;鲍军;张二新;王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有组合换向阀的干燥系统,该系统包括进气装置、出气装置、两个干燥塔Ⅰ干燥塔和Ⅱ干燥塔、消音器、上管系和组合换向阀,以及驱动所述组合换向阀切换的驱动机构,所述进气装置与所述组合换向阀的进气端相联通,所述消音器与所述组合换向阀的出气端相联通,所述组合换向阀的M进气孔和N进气孔分别连接Ⅰ干燥塔和Ⅱ干燥塔的进气端,所述组合换向阀的再生孔连接消音器,所述两个干燥塔的出气端之间设置有上管系。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吸附式干燥机的四个电动蝶阀组合产生的切换阀故障频繁、可靠性差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耗小、换向时间短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组合 换向 干燥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含有组合换向阀的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进气装置(4)、出气装置(5)、两个并联的干燥塔Ⅰ干燥塔(7)和Ⅱ干燥塔(8)、消音器(2)、上管系(6)、组合换向阀(1),以及控制器(3),所述进气装置(4)与所述组合换向阀(1)的进气孔(13)相联通,所述消音器(2)与所述组合换向阀(1)的再生孔(14)相联通,所述组合换向阀(1)的M出气孔(15)和N出气孔(16)分别连接Ⅰ干燥塔(7)和Ⅱ干燥塔(8)的进气端,所述两个干燥塔的出气端之间连接上管系(6),所述上管系(6)连接出气装置(5),所述控制器(3)分别连接所述进气装置(4)、组合换向阀(1)、上管系(6)和出气装置(5),用于控制所述进气装置(4)、组合换向阀(1)、上管系(6)和出气装置(5)实现所述Ⅰ干燥塔(7)和Ⅱ干燥塔(8)交替工作;所述组合换向阀(1)包括阀体(10)和阀芯,所述阀体(10)上设有阀芯孔、联通通道(20);所述阀芯孔包括第一阀芯孔(11)和第二阀芯孔(12),所述第一阀芯孔(11)和所述第二阀芯孔(12)并排设置于所述阀体(10)上;所述第一阀芯孔(11)和所述第二阀芯孔(12)是空心圆柱体,内有容置所述阀芯的空间;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进气孔(13)和再生孔(14),所述进气孔(13)和所述再生孔(14)分设于所述阀体(10)的两侧端面上,所述进气孔(13)与所述第一阀芯孔(11)联通,所述再生孔(14)与所述第二阀芯孔(12)联通;所述联通通道(20)包括依次排列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共面的第一纵向通道(21)、第二纵向通道(22)和第三纵向通道(23),所述联通通道(20)设置于所述第一阀芯孔(11)和所述第二阀芯孔(12)之间的阀体(10)内部,所述阀体(10)上还设有M出气孔(15)和N出气孔(16),所述M出气孔(15)与所述第一纵向通道(21)联通,所述N出气孔(16)与所述第三纵向通道(23)联通;所述第一阀芯孔(11)上自上而下设有A横向通道(31)、B横向通道(32)、C横向通道(33)和D横向通道(34),所述A横向通道(31)与所述第二纵向通道(22)联通,所述B横向通道(32)与所述第三纵向通道(23)联通,所述C横向通道(33)与所述第一纵向通道(21)联通,所述D横向通道(34)与所述第二纵向通道(22)联通;所述第二阀芯孔(12)上设有E横向通道(35)、F横向通道(36)和G横向通道(37),所述E横向通道(35)与所述第一纵向通道(21)联通,所述F横向通道(36)与所述第三纵向通道(23)联通,所述G横向通道(37)与所述第二纵向通道(22)联通;所述阀芯包括第一柱塞部和第二柱塞部,所述第一柱塞部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芯孔(11)内,所述第二柱塞部安装于所述第二阀芯孔(12)内;所述第一柱塞部包括第一柱塞杆(51)和第一柱塞套(41),所述第一柱塞套(41)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阀芯孔(11)内,所述第一柱塞套(41)上设有分别用于联通所述A横向通道(31)、B横向通道(32)、C横向通道(33)、D横向通道(34)和进气孔(13)的通道;所述第一柱塞杆(5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柱塞套(41)内,所述第一柱塞杆(51)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柱塞套(41)的内部形成联通腔,当所述第一柱塞杆(51)处于高位时,所述B横向通道(32)和进气孔(13)联通,所述C横向通道(33)和所述D横向通道(34)联通,当所述第一柱塞杆(51)处于低位时,所述A横向通道(31)和B横向通道(32)联通,所述进气孔(13)和所述C横向通道(33)联通;所述第二柱塞部包括第二柱塞套(42)和第二柱塞杆(52),所述第二柱塞套(42)固定于所述第二阀芯孔(12)内,所述第二柱塞套(42)上设有分别用于联通所述E横向通道(35)、F横向通道(36)、G横向通道(37)和再生孔(14)的通道,所述第二柱塞杆(52)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柱塞套(42)内,所述第二柱塞杆(52)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柱塞套(42)的内壁之间形成联通腔,当所述第二柱塞杆(52)处于高位时,第二柱塞杆(52)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柱塞套(42)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联通腔联通所述G横向通道(37)和再生孔(14);当所述第二柱塞杆(52)处于低位时,第二柱塞杆(52)的外壁与所述第二柱塞套(42)的内壁之间形成联通腔联通所述E横向通道(35)和F横向通道(3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201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藏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