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1024.7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D·C·埃德尔斯坦;T·诺加米;C·帕克斯;T-L·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32 | 分类号: | H01L23/532;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张宁 |
地址: | 美国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铜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一种具有提高的电迁移抗性的结构和用于制作该结构的方法。一种具有提高的电迁移抗性的结构包括具有双层盖和电介质覆盖层的本体互连。该双层盖包括底部金属部分和顶部金属氧化物部分。优选地,金属氧化物部分是MnO或MnSiO并且金属部分是Mn或CuMn。该结构通过用(在优选实施例中为Mn的)杂质掺杂互连,然后在互连的顶部部分创造晶格缺陷。缺陷将增加的杂质迁移驱向互连的定表面。在形成电介质覆盖层时,部分与分凝的杂质反应,从而在互连上形成双层。Cu表面的晶格缺陷可以通过等离子处理、离子注入、压缩薄膜或其他手段来创造。 | ||
搜索关键词: | 互连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互连结构,包括:金属氧化物部分;金属部分;以及具有顶部区域的本体导体部分;其中所述金属部分在所述顶部区域处并且所述金属氧化物部分在所述金属部分上方,其中所述本体导体在所述顶部区域具有形成的晶格缺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8102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料层厚度的三段式垃圾焚烧炉
- 下一篇:一种防水LED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