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邻苯二甲酰胺衍生物和含有该衍生物的农业和园艺用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53503.4 申请日: 2012-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4024222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松崎义广;中尾勇美;安河内英二;御所佳典;远西正范;诹访明之;犬饲佳代;中野元文;藤冈伸祐;三原纯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农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7D209/10 分类号: C07D209/10;A01N43/38;A01N43/52;A01N43/54;A01N43/56;A01N43/60;A01N43/64;A01N43/647;A01N43/72;A01N43/76;A01N43/78;A01N43/86;A01N43/9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吴宗颐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通式(I)表示的邻苯二甲酰胺衍生物或其盐类,式中,X1表示卤原子等,X2表示卤原子等,m表示0、1、2或3,Y1和Y2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烷基等,n表示0、1或2,Z1、Z2和Z3可相同或不同,表示氮原子或CH、C-Y2、或C-A-Q(其中,Z1、Z2和Z3中的至少一个为C-A-Q),A表示直链或支链的(C1-C8)亚烷基,Q表示含有氮原子的特定的稠合杂环基,R1表示(C1-C8)烷硫基(C1-C8)烷基等,R2和R3表示氢原子等。
搜索关键词: 邻苯二 甲酰胺 衍生物 含有 农业 园艺 杀虫剂 及其 使用方法
【主权项】:
通式(I)表示的邻苯二甲酰胺衍生物或其盐类,式中,X1表示(a1)氢原子;(a2)卤原子;(a3)(C1‑C8)烷基;(a4)(C1‑C8)卤代烷基;(a5)(C1‑C8)烷氧基;(a6)(C1‑C8)卤代烷氧基;(a7)(C1‑C8)烷硫基;(a8)(C1‑C8)卤代烷硫基;(a9)(C1‑C8)烷基亚硫酰基;(a10)(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a11)(C1‑C8)烷基磺酰基;(a12)(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a13)氨基甲酰基;(a14)氨基;(a15)(C1‑C8)烷基氨基;(a16)(C3‑C8)环烷基氨基;(a17)(C3‑C8)环烷基(C1‑C8)烷基氨基;(a18)(C1‑C8)烷氧基(C1‑C8)烷基氨基;(a19)双(C1‑C8)烷基氨基,其中,烷基可相同或不同;(a20)甲酰基氨基;(a21)(C1‑C8)烷基羰基氨基;(a22)(C1‑C8)烷氧基羰基氨基;(a23)苯基;(a24)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C1‑C8)烷基、(e)卤代(C1‑C8)烷基、(f)(C1‑C8)烷氧基、(g)卤代(C1‑C8)烷氧基、(h)(C2‑C8)烯氧基、(i)卤代(C2‑C8)烯氧基、(j)(C2‑C8)炔氧基、(k)卤代(C2‑C8)炔氧基、(l)(C3‑C8)环烷氧基、(m)卤代(C3‑C8)环烷氧基、(n)(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o)卤代(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p)(C1‑C8)烷硫基、(q)卤代(C1‑C8)烷硫基、(r)(C1‑C8)烷基亚硫酰基、(s)卤代(C1‑C8)烷基亚硫酰基、(t)(C1‑C8)烷基磺酰基、和(u)卤代(C1‑C8)烷基磺酰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苯基;(a25)苯氧基;或(a26)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C1‑C8)烷基、(e)卤代(C1‑C8)烷基、(f)(C1‑C8)烷氧基、(g)卤代(C1‑C8)烷氧基、(h)(C2‑C8)烯氧基、(i)卤代(C2‑C8)烯氧基、(j)(C2‑C8)炔氧基、(k)卤代(C2‑C8)炔氧基、(l)(C3‑C8)环烷氧基、(m)卤代(C3‑C8)环烷氧基、(n)(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o)卤代(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p)(C1‑C8)烷硫基、(q)卤代(C1‑C8)烷硫基、(r)(C1‑C8)烷基亚硫酰基、(s)卤代(C1‑C8)烷基亚硫酰基、(t)(C1‑C8)烷基磺酰基、和(u)卤代(C1‑C8)烷基磺酰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苯氧基,X2可相同或不同,表示(b2)卤原子;(b3)(C1‑C8)烷基;(b4)(C1‑C8)卤代烷基;(b5)(C1‑C8)烷氧基;(b6)(C1‑C8)卤代烷氧基;(b7)氨基甲酰基;(b8)氨基;(b9)(C1~C8)烷基氨基;(b10)(C3~C8)环烷基氨基;(b11)(C3~C8)环烷基(C1~C8)烷基氨基;(b12)(C1~C8)烷氧基(C1~C8)烷基氨基;(b13)双(C1~C8)烷基氨基,其中,烷基可相同或不同;(b14)甲酰基氨基;(b15)(C1~C8)烷基羰基氨基;(b16)(C1~C8)烷氧基羰基氨基;(b17)苯基;(b18)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C1‑C8)烷基、(e)卤代(C1‑C8)烷基、(f)(C1‑C8)烷氧基、(g)卤代(C1‑C8)烷氧基、(h)(C2‑C8)烯氧基、(i)卤代(C2‑C8)烯氧基、(j)(C2‑C8)炔氧基、(k)卤代(C2‑C8)炔氧基、(l)(C3‑C8)环烷氧基、(m)卤代(C3‑C8)环烷氧基、(n)(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o)卤代(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p)(C1‑C8)烷硫基、(q)卤代(C1‑C8)烷硫基、(r)(C1‑C8)烷基亚硫酰基、(s)卤代(C1‑C8)烷基亚硫酰基、(t)(C1‑C8)烷基磺酰基、和(u)卤代(C1‑C8)烷基磺酰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苯基;(b19)苯氧基;或(b20)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C1‑C8)烷基、(e)卤代(C1‑C8)烷基、(f)(C1‑C8)烷氧基、(g)卤代(C1‑C8)烷氧基、(h)(C2‑C8)烯氧基、(i)卤代(C2‑C8)烯氧基、(j)(C2‑C8)炔氧基、(k)卤代(C2‑C8)炔氧基、(l)(C3‑C8)环烷氧基、(m)卤代(C3‑C8)环烷氧基、(n)(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o)卤代(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p)(C1‑C8)烷硫基、(q)卤代(C1‑C8)烷硫基、(r)(C1‑C8)烷基亚硫酰基、(s)卤代(C1‑C8)烷基亚硫酰基、(t)(C1‑C8)烷基磺酰基、和(u)卤代(C1‑C8)烷基磺酰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苯氧基,m表示0、1、2或3,Y1表示(c1)氢原子;(c2)卤原子;(c3)氰基;(c4)(C1‑C8)烷基;(c5)(C1‑C8)卤代烷基;(c6)(C1‑C8)烷氧基;(c7)(C1‑C8)卤代烷氧基;(c8)(C1‑C8)烷硫基;(c9)(C1‑C8)卤代烷硫基;(c10)(C1‑C8)烷基亚硫酰基;(c11)(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c12)(C1‑C8)烷基磺酰基;或(c13)(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Y2可相同或不同,表示(d2)卤原子;(d3)(C1‑C8)烷基;(d4)(C1‑C8)卤代烷基;(d5)(C1‑C8)烷氧基;(d6)(C1‑C8)卤代烷氧基;(d7)(C1‑C8)烷硫基;(d8)(C1‑C8)卤代烷硫基;(d9)(C1‑C8)烷基亚硫酰基;(d10)(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d11)(C1‑C8)烷基磺酰基;或(d12)(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n表示0、1或2,Z1、Z2和Z3可相同或不同,表示氮原子、CH、C‑Y2、或C‑A‑Q,其中,在通式(I)中,C‑A‑Q也可以仅与Z1、Z2和Z3中的任一个键合,A表示直链或支链的(C1‑C8)亚烷基,Q表示选自以下的稠合杂环基,式中,用符号“·”标记的部分与A键合,W1可相同或不同,表示(e1)氢原子;(e2)卤原子;(e3)氰基;(e4)甲酰基;(e5)氰基(C1‑C8)烷基;(e6)(C1‑C8)烷基;(e7)(C2‑C8)烯基;(e8)(C2‑C8)炔基;(e9)(C2‑C8)卤代烯基;(e10)(C3‑C8)环烷基;(e11)(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e12)(C1‑C8)烷氧基;(e13)(C1‑C8)烷氧基(C1‑C8)烷基;(e14)(C1‑C8)卤代烷基;(e15)(C1‑C8)卤代烷氧基;(e16)(C3‑C8)卤代环烷基;(e17)(C3‑C8)卤代环烷基(C1‑C8)烷基;(e18)(C1‑C8)烷硫基;(e19)(C1‑C8)烷基亚硫酰基;(e20)(C1‑C8)烷基磺酰基;(e21)(C1‑C8)烷硫基(C1‑C8)烷基;(e22)(C1‑C8)烷基亚硫酰基(C1‑C8)烷基;(e23)(C1‑C8)烷基磺酰基(C1‑C8)烷基;(e24)(C1‑C8)卤代烷硫基;(e25)(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e26)(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e27)(C1‑C8)烷氧基羰基;(e28)(C2‑C8)烯氧基羰基;(e29)(C1‑C8)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e30)(C1‑C8)烷基羰基;(e31)(C3‑C8)环烷基羰基;(e32)R4(R5)N基,式中,R4和R5可相同或不同,表示氢原子、(C1‑C8)烷基、(C3‑C8)环烷基、(C2‑C8)烯基、(C2‑C8)炔基、(C3‑C8)环烷基(C1‑C8)烷基、(C1‑C8)卤代烷基、(C3‑C8)卤代环烷基、(C1‑C8)烷基羰基、(C1‑C8)烷氧基羰基、芳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芳基羰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羰基、芳基(C1‑C8)烷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基、杂环基、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基、杂环(C1‑C8)烷基、或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C1‑C8)烷基;(e33)R4(R5)N(C1‑C8)烷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e34)R4(R5)NCO‑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e35)R4(R5)NCOO‑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e36)R4(R5)NSO2‑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e37)R4(R5)NCON(R5)‑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R5彼此相同或不同;(e38)芳基;(e39)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e40)芳氧基羰基氧基;(e41)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氧基羰基氧基;(e42)芳基(C1‑C8)烷基;(e43)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基;(e44)杂环基;(e45)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基;(e46)杂环(C1‑C8)烷基;或(e47)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C1‑C8)烷基,W2、W2a、W2b和W2c可相同或不同,表示(f1)氢原子;(f2)(C1‑C8)烷基;(f3)当W2和W2a或者W2b和W2c键合在同一碳原子上时,>C=O基;(f4)当W2和W2a或者W2b和W2c键合在同一碳原子上时,>C=N‑R6基,其中,R6表示氰基、(C1‑C8)烷基、或(C1‑C8)烷氧基;(f5)在Q18或Q27中,W2和W3也可以键合而形成含有1个氮原子的5~8元饱和含氮杂环;(f6)卤原子;(f7)(C1‑C8)烷氧基;或(f8)W2b和W2c可键合并与它们所键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未取代的5~8元饱和或不饱和的脂族环,该脂族环含0~2个氧原子,W3和W3a可相同或不同,表示(m1)氢原子;(m2)氰基;(m3)甲酰基;(m4)氰基(C1‑C8)烷基;(m5)(C1‑C8)烷基;(m6)(C2‑C8)烯基;(m7)(C2‑C8)炔基;(m8)(C2‑C8)卤代烯基;(m9)(C3‑C8)环烷基;(m10)(C1‑C8)烷氧基(C1‑C8)烷基;(m11)(C1‑C8)卤代烷基;(m12)(C3‑C8)卤代环烷基;(m13)(C3‑C8)卤代环烷基(C1‑C8)烷基;(m14)(C1‑C8)烷硫基(C1‑C8)烷基;(m15)(C1‑C8)烷基亚硫酰基(C1‑C8)烷基;(m16)(C1‑C8)烷基磺酰基(C1‑C8)烷基;(m17)(C1‑C8)烷氧基羰基;(m18)(C2‑C8)烯氧基羰基;(m19)(C1‑C8)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m20)(C1‑C8)烷基羰基;(m21)(C3‑C8)环烷基羰基;(m22)R4(R5)N(C1‑C8)烷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m23)R4(R5)NCO‑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m24)R4(R5)NCOO‑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m25)R4(R5)NSO2‑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m26)R4(R5)NCON(R5)‑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m27)芳基;(m28)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m29)芳基(C1‑C8)烷基;(m30)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基;(m31)杂环基;(m32)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基;(m33)杂环(C1‑C8)烷基;或(m34)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和(s)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C1‑C8)烷基,W4、W5、W6和W7可相同或不同,表示(g1)氢原子;(g2)卤原子;(g3)氰基;(g4)甲酰基;(g5)氰基(C1‑C8)烷基;(g6)(C1‑C8)烷基;(g7)(C2‑C8)烯基;(g8)(C2‑C8)炔基;(g9)(C2‑C8)卤代烯基;(g10)(C3‑C8)环烷基;(g11)(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g12)(C1‑C8)烷氧基;(g13)(C1‑C8)烷氧基(C1‑C8)烷基;(g14)(C1‑C8)卤代烷基;(g15)(C1‑C8)卤代烷氧基;(g16)(C3‑C8)卤代环烷基;(g17)(C3‑C8)卤代环烷基(C1‑C8)烷基;(g18)(C1‑C8)烷硫基;(g19)(C1‑C8)烷基亚硫酰基;(g20)(C1‑C8)烷基磺酰基;(g21)(C1‑C8)烷硫基(C1‑C8)烷基;(g22)(C1‑C8)烷基亚硫酰基(C1‑C8)烷基;(g23)(C1‑C8)烷基磺酰基(C1‑C8)烷基;(g24)(C1‑C8)卤代烷硫基;(g25)(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g26)(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g27)(C1‑C8)烷氧基羰基;(g28)(C2‑C8)烯氧基羰基;(g29)(C1‑C8)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g30)(C1‑C8)烷基羰基;或(g31)(C3‑C8)环烷基羰基,p表示0、1或2,R1表示(h1)(C1‑C8)烷基;(h2)(C2‑C8)烯基;(h3)(C2‑C8)炔基;(h4)(C3‑C8)环烷基;(h5)(C3‑C8)环烷基(C1‑C8)烷基;(h6)羟基(C1‑C8)烷基;(h7)(C1‑C8)烷氧基(C1‑C8)烷基;(h8)(C1‑C8)烷硫基(C1‑C8)烷基;(h9)(C1‑C8)烷基亚硫酰基(C1‑C8)烷基;(h10)(C1‑C8)烷基磺酰基(C1‑C8)烷基;(h11)芳基;(h12)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13)芳硫基(C1‑C8)烷基;(h14)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硫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15)芳基(C1‑C8)烷硫基(C1‑C8)烷基;(h16)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硫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17)芳基(C1‑C8)烷基;(h18)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19)芳氧基(C1‑C8)烷基;(h20)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氧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21)芳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h22)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氧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23)芳基(C1‑C8)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h24)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25)芳基羰基氧基(C1‑C8)烷基;(h26)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羰基氧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27)芳基亚甲基亚氨基氧基(C1‑C8)烷基;(h28)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5‑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亚甲基亚氨基氧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29)芳基(C1‑C8)烷氧基亚氨基(C1‑C8)烷基;(h30)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5‑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C1‑C8)烷氧基亚氨基(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31)R4(R5)N羰基氧基(C1‑C8)烷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32)R4(R5)N羰基(C1‑C8)烷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h33)R4(R5)N羰基(R4)N(C1‑C8)烷基,式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R4彼此相同或不同;(h34)杂环(C1‑C8)烷基;或(h35)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C2‑C8)炔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杂环(C1‑C8)烷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或者表示以下的取代基,其中,用符号“·”标记的部分与氮原子键合,式中,B表示直链或支链的(C1‑C8)亚烷基,R7表示(i1)(C1‑C8)烷基,R8表示(j1)氢原子;(j2)(C1‑C8)烷基;(j3)氰基;(j4)(C1‑C8)烷基羰基;(j5)(C1‑C8)卤代烷基羰基;(j6)(C1‑C8)烷氧基羰基;(j7)芳基;(j8)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j9)芳基磺酰基;或(j10)在环上具有相同或不同的选自(a)卤原子、(b)氰基、(c)硝基、(d)甲酰基、(e)(C1‑C8)烷基、(f)(C1‑C8)卤代烷基、(g)(C1‑C8)烷氧基、(h)(C1‑C8)卤代烷氧基、(i)(C3‑C8)环烷基(C1‑C8)烷氧基、(j)(C1‑C8)烷硫基、(k)(C1‑C8)卤代烷硫基、(l)(C1‑C8)烷基亚硫酰基、(m)(C1‑C8)卤代烷基亚硫酰基、(n)(C1‑C8)烷基磺酰基、(o)(C1‑C8)卤代烷基磺酰基、(p)(C1‑C8)烷基羰基、(q)羧基、(r)(C1‑C8)烷氧基羰基、(s)R4(R5)N羰基、和(t)苯氧基中的1~5个取代基的芳基磺酰基,在R4(R5)N羰基中,R4和R5与上述定义相同,t表示0或1,R2表示(k1)氢原子;(k2)(C1‑C8)烷基;(k3)(C3‑C8)环烷基;或(k4)(C3‑C8)环烷基(C1‑C8)烷基;或(k5)R1和R2可键合而形成含有1个氮原子、且还可含有1~2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氧原子、氮原子和硫原子的杂原子的5~8元饱和含氮杂环,R3表示(l1)氢原子;(l2)(C1‑C8)烷基;(l3)(C3‑C8)环烷基;或(l4)(C3‑C8)环烷基(C1‑C8)烷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农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5350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E)-3-(4-溴丁烯)-2-芳基-1-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201910207967.X
  • 陈佃鹏;单营营;李建明;赵玉彤;冉轶铭 - 曲阜师范大学
  • 2019-03-19 - 2019-05-31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锅法制备(E)‑3‑(4‑溴丁烯)‑2‑芳基‑1‑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在有机溶剂中,环丙基炔基亚胺与酰溴发生开环加成反应,得到丁三烯中间体;第二步再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醋酸钯进行环化反应。反应完全,后处理得到(E)‑3‑(4‑溴丁烯)‑2‑芳基‑1‑酰基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的(E)‑3‑(4‑溴丁烯)‑2‑芳基‑1‑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易于操作,后处理简便,底物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合成出所需结构的化合物,实用性较强。同时,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化合物生理活性好,同时可作为原料合成一系列杂环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910286087.6
  • 马会民;李洪玉;李晓花;史文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2019-04-10 - 2019-05-31 - C07D209/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羟基自由基和黏度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荧光探针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n为1‑6的整数,R为C1‑6烷基。本发明提供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可同时在两个独立的分析波长范围内对羟基自由基和黏度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双功能荧光探针性质稳定,制备方法简便,可大批量生产,在食品、环境、生物等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 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10934851.2
  • 吉民;王影;邢静;蔡进;陈峻青 - 东南大学
  • 2016-11-01 - 2019-05-31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甲川菁类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构如式(Ⅴ)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对硝基苄溴反应,得式(Ⅲ)化合物;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式(Ⅲ)化合物与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反应,得所述的式(Ⅴ)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本发明结构新颖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能够增强荧光强度,提高细胞成像效果。
  • 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201610934824.5
  • 吉民;邢静;王影;蔡进;陈峻青 - 东南大学
  • 2016-11-01 - 2019-05-28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所述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构如式(Ⅱ)所示。所述合成方法包括: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3,3‑三甲基‑3H‑吲哚啉‑5‑磺酸盐与间氟苄溴反应,得式(Ⅰ)化合物;有机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式(Ⅰ)化合物与2‑氯‑1‑甲酰‑3‑羟基亚甲基环己烯反应,得所述的式(Ⅱ)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本发明结构新颖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能够增强荧光强度,提高细胞成像效果。
  • 手性有机碱在水油两相体系制手性含硫吲哚化合物的应用-201510431625.8
  • 李灿;陈萍;刘龑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2015-07-21 - 2019-04-30 - C07D209/10
  • 手性有机碱在水油两相体系中制备手性含硫吲哚化合物的应用,是一种手性有机碱小分子在水油两相体系中催化硫醇对吲哚的不对称硫化方法,其用到的催化剂是小分子手性有机碱。对外消旋的对甲基苯磺酰基吲哚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得到的插烯亚胺中间体进行硫化后能得到相应的手性吲哚硫化物,其产率可达99%,其对映体过量可达到98%。本发明操作简便实用易行,催化剂商业可得,使用水作为溶剂,反应条件绿色温和,产率高,对映选择性好,且反应在水相中进行,对环境友好。此外,通过不对称硫化合成手性吲哚硫化物和及衍生化得到的二氢吲哚硫化物,都具有潜在的医用价值。
  • 一种三氟甲基取代二氢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201811098064.4
  • 陈晓岚;王军超;於兵;屈凌波 - 郑州大学
  • 2018-09-20 - 2019-04-05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氟甲基取代二氢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催化量的硝酸银,以三氟甲烷亚磺酸钠和N‑乙酰基烯丙基苯胺为反应物,乙腈和水作为混合溶剂,温度控制在40‑60℃,反应12‑24h经柱层析分析分离得到三氟甲基取代二氢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以廉价易得的酰基烯丙基苯胺和三氟甲烷亚磺酸钠为起始原料合成三氟甲基取代二氢吲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势。
  • 一种三氟甲基取代N-酰基二氢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201811098324.8
  • 陈晓岚;王军超;於兵;屈凌波 - 郑州大学
  • 2018-09-20 - 2019-04-05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氟甲基取代二氢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催化量的碘化亚铜,以Togni试剂和N‑乙酰基烯丙基苯胺为反应物,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温度控制在60‑80℃,反应12‑24h经柱层析分析分离得到三氟甲基取代N‑酰基二氢吲哚衍生物。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以廉价易得的N‑酰基烯丙基苯胺为起始原料合成三氟甲基取代N‑酰基二氢吲哚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等优势。
  • 一种使用深共晶溶剂制备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201610557636.5
  • 赵三虎;夏志卿;贾晓丽;范建凤 - 忻州师范学院
  • 2016-07-14 - 2019-03-05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环境友好的深共晶溶剂作为反应溶剂和催化剂,通过苯肼与取代苯乙酮一步反应,制备系列2‑芳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它涉及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步骤为:将氯化胆碱(ChCl)和氯化锌(ZnCl2)按照1:4的摩尔比混合,缓慢升温至95‑100℃的温度下恒温磁力搅拌8‑12h,得深共晶溶剂(ChCl+4ZnCl2);依次将制备的深共晶溶剂、苯肼和取代苯乙酮按照1:1:1的摩尔比加入反应容器中,反应混合物在120‑125℃下磁力搅拌70‑90min,待反应冷却至室温,加水搅拌,减压抽滤,将滤饼用10%多聚磷酸洗涤至中性得粗产品,粗产品进一步用95%乙醇重结晶得纯净晶状产品。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便于规模化制备。
  • 一种pH控制识别肿瘤细胞的光热试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610023324.6
  • 易涛;薛峰峰;温莹;魏鹏;李若涵 - 复旦大学
  • 2016-01-15 - 2019-01-15 - C07D209/10
  • 本发明属于光热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热试剂及其合成,以及作为在近红外808 nm激光激发下的光热治疗试剂的应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化合物具有pH敏感的性质,可以通过对细胞微环境的响应,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在肿瘤细胞中,化合物在弱酸性环境中可以作为光热试剂在近红外光诱导下实现光热疗法。而在正常的细胞中,由于正常细胞是弱碱性,在近红外光的诱导下几乎没有光热反应。
  • 一种Rucaparib中间体的制备方法-201710055940.4
  • 伦俊杰;孙宗丽;曹戈亮;陈令浩 - 伦俊杰
  • 2017-01-25 - 2018-12-18 - C07D209/10
  •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Rucaparib中间体6‑氟‑3‑[(E)‑2‑硝乙烯基]‑1H‑吲哚‑4‑甲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3‑氨基‑5‑氟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2‑(2‑溴乙基)‑1,3‑二氧戊环的锌试剂反应后水解,然后与硝基甲烷反应得到,本发明物料廉价易得,反应路线精炼,反应的选择性高,收率高。
  • 一种3位三氟甲基取代吲哚的制备方法-201510527880.2
  • 周宜荣;张春艳;杨琴;彭以元 - 江西师范大学
  • 2015-08-25 - 2018-01-30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位三氟甲基取代吲哚的制备方法,采用各种取代的乙酰苯胺作为反应底物,其反应收率可达到中等到优秀,反应的化学选择性优秀,区域选择性高,检测中没有监测到另一个同分异构体(2位三氟甲基取代吲哚)产生,其条件温和,底物的适用范围广(其中R=H或CH3、OCH3、SCH3等各种供电子基团,以及NO2、Cl等各种吸电子基团,Ar=各种取代的苯环)、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副反应少、产品纯度高、便于分离提纯和可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制备,所以其所得的产物具有非常好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 2-全氟烷基吲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410135804.2
  • 何如意;曾慧婷;黄精美 - 华南理工大学
  • 2014-04-04 - 2014-08-06 - C07D209/10
  • 本发明属于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2-全氟烷基吲哚类化合物及其以吲哚/吲哚衍生物与全氟碘代烷反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利用吲哚/吲哚衍生物与全氟碘代烷反应,合成得到2-全氟烷基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利用吲哚/吲哚衍生物在促进剂的作用下与全氟碘代烷反应,直接合成得到2-全氟烷基吲哚类化合物,反应条件温和,吲哚底物选择范围广,可选用吲哚及其衍生物任意一种,无需无水无氧等苛刻反应环境要求,操作简单易行,制备得到的2-全氟烷基吲哚类化合物产物收率可达80%,该方法适用于合成有机含氟化合物,特别适用于生物医药化学等领域合成2-全氟烷基吲哚类化合物。
  • 一种制备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的方法-201310749482.6
  • 沈永嘉;施健美;过介生;黄睿;王成云;周长凯;陶建伟 - 南通恒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2013-12-31 - 2014-04-09 - C07D209/10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的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步骤是:首先,用取代苯磺酰卤对5-氰基吲哚环上的N位进行保护;然后,再由N-取代苯磺酰基-5-氰基吲哚与1-氯-4-碘或溴丁烷反应,得到N-取代苯磺酰基-3-(4’-氯丁基)-5-氰基-1H-吲哚;最后,在碱性介质中,由N-取代苯磺酰基-3-(4’-氯丁基)-5-氰基-1H-吲哚经水解反应,得到目标物。本发明不仅避免使用价格昂贵的催化剂及克服了反应选择性差等缺陷,而且无需还原步骤,使整个制备过程更安全、且更易于控制。总产率最高可达75.3%。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商用价值的3-(4’-氯丁基)-5-氰基吲哚的制备方法。
  • 一种四氢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310347143.5
  • 齐陈泽;张富仁;李春梅 - 绍兴文理学院
  • 2013-08-12 - 2013-12-25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吲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以1,3-环己二酮类化合物、硝基烯和胺为原料,L-脯氨酸为催化剂,以水为溶剂,微波辐射下一锅高产率的制备四氢吲哚化合物。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原料为非过渡金属催化剂价格低廉,大大降低合成成本,在该催化体系下反应条件温和易控,通过多米诺环化的多组分反应一步得到产物,具有实验程序绿色无污染,实验操作简单有效,产物结构多样等优点。本发明以水作为溶剂,后处理简单,对环境的污染小,不损害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氟伐他汀中间体3-(4-氟苯基)-1-异丙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201310225110.3
  • 张程亮;吴福忠;龙中柱;蔡水洪 - 启东东岳药业有限公司
  • 2013-06-07 - 2013-08-28 - C07D209/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伐他汀中间体3-(4-氟苯基)-1-异丙基-1H-吲哚的制备方法,式Ⅰ所示化合物和式Ⅱ所示化合物反应生成式Ⅲ所示化合物式Ⅲ所示化合物和N-异丙基苯胺反应生成式Ⅳ所示化合物;式Ⅳ所示化合物发生自身环合反应生成3-(4-氟苯基)-1-异丙基-1H-吲哚。本发明针对现有工艺中的不足,通过优化溶剂、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简化提纯和分离工艺,提出“一锅煮”合成方案和工艺废水处理方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率,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一种含吸电子基团半菁蓝素温敏分子光学探针的制备方法-201310021852.4
  • 曾宪顺;刘畅;王庆 - 天津理工大学
  • 2013-01-22 - 2013-05-22 - C07D209/10
  • 一种含吸电子基团半菁蓝素温敏分子光学探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原料吲哚啉衍生物的碘盐和芳香醛按1:1的摩尔比混合,在乙醇中回流10-15小时;2)加入KBF4并回流2小时进行阴离子交换;3)采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得半菁蓝素温敏分子光学探针材料纯品。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不同部位设置紫外吸收或荧光发射光谱检测监控点,本发明获得的含吸电子基团的半菁蓝素温敏分子光学探针材料可实现对流体工业生产线温度的快速测定和监控;通过本发明获得的含吸电子基团的半菁蓝素温敏分子光学探针材料对活体动物的荧光标记,可采用荧光成像技术实现对活体动物体温的成像检测,在生物医学诊断等领域可得到应用。
  • 作为CRTH2受体拮抗剂的吲哚类衍生物-201210431577.9
  • 张艳;张敏 - 山东亨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2-11-02 - 2013-05-08 - C07D209/10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通式(Ⅰ)所示作为CRTH2受体拮抗剂的吲哚类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立体异构体,其中X1、X2、X3、X4、R1、R2、R3、Z、Y、A、B如说明书中所定义;本发明还涉及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制剂和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与CRTH2活性相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