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嘧啶衍生物和其用于医学目的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80048413.6 申请日: 2012-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4024241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城智也;户边雅则;久保田克巳;高梨洋辅;中村智昭;曾根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 大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7D401/04 分类号: C07D401/04;A61K31/4439;A61K31/513;A61K31/5377;A61K31/539;A61K31/54;A61P1/02;A61P1/04;A61P1/16;A61P1/18;A61P9/08;A61P9/10;A61P11/0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高旭轶;孟慧岚
地址: 日本大阪***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提供:由通式(I)代表的尿嘧啶衍生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在该式中,R1代表氢原子、C1-10烷基、C2-6烯基或3-至6-元饱和的或4-至6-元不饱和的脂族环基,其可以含有1至2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R2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NRcRd、-N=CHN(CH3)2或C1-3烷基;Ar1和Ar2独立地代表5-至6-元芳族环基,其可以含有1至3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和L代表可以含有1至4个氮原子的6-元芳族环基、吡唑基、三唑基、或咪唑基);和用于各种与弹性蛋白酶相关的炎性疾病的包含所述化合物等作为活性成分的治疗剂或预防剂。
搜索关键词: 嘧啶 衍生物 用于 医学 目的 用途
【主权项】:
式(I)代表的化合物或其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代表氢原子、C1‑10烷基、C2‑6烯基或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三至六元饱和或四至六元不饱和脂族环基,R1的所述烷基和所述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如下的取代基任选地取代;取代基列表1:(1) 羟基,(2) 卤素原子,(3) 氰基,(4) C1‑6烷氧基 (所述烷氧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羟基,卤素原子,氰基,‑C(=O)ORb,‑C(=O)NRcRd,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C(=O)NRcRd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S(=O)mNRcRd基团、‑S(=O)mRb基团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 或三至六元饱和的或四至六元不饱和的脂族环基,其各自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C(=O)NRcRd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NRcRd基团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5) C1‑6烷硫基 (所述烷硫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羟基,卤素原子,氰基,‑C(=O)ORb,‑C(=O)NRcRd,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C(=O)NRcRd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S(=O)mNRcRd基团、‑S(=O)mRb基团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 或三至六元饱和的或四至六元不饱和的脂族环基,其各自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C(=O)NRcRd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NRcRd基团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6) 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取代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NRaC(=O)NRcRd,‑NRaS(=O)mRb,‑C(=O)ORb,‑C(=O)NRcRd,‑S(=O)mNRcRd,‑S(=O)mRb 或‑NRcRd),(7) 三至六元饱和的或四至六元不饱和的脂族环基,其各自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C1‑3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卤素、氰基、‑NRaC(=O)Rb、‑NRaC(=O)NRcRd、‑NRaS(=O)mRb、‑C(=O)ORb、‑C(=O)NRcRd或‑NRcRd任选地取代),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NRaC(=O)NRcRd,‑NRaS(=O)mRb,‑C(=O)ORb,‑C(=O)NRcRd,‑C(=O)Rb,‑S(=O)mNRcRd,‑S(=O)mRb,‑NRcRd 或氧代基),(8) ‑NRaRe基团,(9) ‑OC(=O)NRcRd基团,(10) ‑C(=O)Rf基团,(11) ‑S(=O)mRg基团,(12) 巯基,(13) 硝基 和(14) ‑ORe基团,R1的所述三至六元饱和的或四至六元不饱和的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一个或多个选自如下的取代基任选地取代取代基列表2:(1) 羟基,(2) 卤素原子,(3) 氰基,(4) C1‑6烷基 (所述烷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羟基,卤素原子,氰基,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S(=O)mNRcRd基团、‑S(=O)mRb基团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 或三至六元饱和的脂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NRcRd基团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5) C1‑6烷氧基 (所述烷氧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羟基,卤素原子,氰基,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S(=O)mNRcRd基团、‑S(=O)mRb基团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 或三至六元饱和脂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NRcRd基团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6) C1‑6烷硫基 (所述烷硫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羟基,卤素原子,氰基,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S(=O)mNRcRd基团、‑S(=O)mRb基团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 或三至六元饱和脂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基团、‑NRaS(=O)mRb基团、‑C(=O)ORb基团、‑C(=O)NRcRd基团、‑NRcRd基团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7) 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NRaS(=O)mRb,‑C(=O)ORb,‑C(=O)NRcRd,‑S(=O)mNRcRd,‑S(=O)mRb 或‑NRcRd),(8) 三至六元饱和脂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如下基团任选地取代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NRaC(=O)Rb,‑NRaS(=O)mRb,‑C(=O)ORb,‑C(=O)NRcRd,‑NRcRd 或氧代基),(9) ‑NRaRe基团,(10) ‑OC(=O)NRcRd基团,(11) ‑C(=O)Rf基团,(12) ‑S(=O)mRg基团,(13) 巯基,(14) 氧代基,(15) 硝基,(16) ‑NRaC(=O)Rb基团,(17) ‑NRaC(=O)NRcRd基团,(18) ‑NRaS(=O)mRb基团,(19) ‑C(=O)ORb基团和(20) ‑C(=O)NRcRd基团,R2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NRcRd基团、‑N=CHN(CH3)2基团或C1‑3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卤素、‑NRcRd、‑ORa或‑OC(=O)Ra任选地取代),Ar1代表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三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6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苯基、‑NRaC(=O)Rh基团、‑NRaS(=O)mRh基团、‑NRaC(=O)NRcRd基团、‑C(=O)NRcRd基团、‑C(=O)ORa基团、‑C(=O)Ra基团、‑S(=O)mNRcRd基团、‑S(=O)nRh基团或‑NRcRd基团取代) 或L代表任选地含有一至四个氮原子的六元芳族环基、下式的Pyr‑1基团、下式的Tri‑1基团或下式的Imi‑1基团:(在各式中,键1代表键合至尿嘧啶环的键,键2代表键合至Ar2的键,,且Z1、Z2和Z3彼此独立地代表氰基、卤素原子、‑C(=O)NRcRd基团、‑C(=O)ORb2基团、‑CHO基团、硝基、羟基、‑NRcRd基团、‑NRaC(=O)Rh基团、氢原子、‑S(=O)mNRc2Rd2基团、‑S(=O)mNRaC(=O)Rb3基团、‑S(=O)mNRaC(=O)ORb4基团、‑S(=O)mNRaC(=O)NRaRb3基团、‑S(=O)mRg2基团、‑S‑Rg3基团、任选地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的三至六元饱和脂族环基、C1‑6烷基或C2‑6烯基, 并且所述烷基和烯基可以彼此独立地被卤素、羟基、‑NRcRd、‑C(=O)NRcRd、‑NRaS(=O)mRh或‑C(=O)ORa任选地取代, 并且所述饱和脂族环基可以被羟基、卤素、C1‑6烷基、C1‑3烷氧基、‑C(=O)ORa、‑C(=O)Ra或‑NRaRb任选地取代),其中,当L代表六元芳族环基时,L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卤素、‑C(=O)NRcRd、‑C(=O)ORa、羟基、‑NRcRd、硝基、‑NRaC(=O)Rb、C1‑6烷基或C2‑6烯基任选地取代,并且所述烷基和所述烯基可以彼此独立地被卤素、羟基、‑NRcRd、‑C(=O)NRcRd或‑C(=O)ORa任选地取代,Ar2代表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三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族环基在一个或多个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氰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6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硝基、‑NRaC(=O)Rh基团、‑NRaS(=O)mRh基团、‑NRaC(=O)NRcRd基团、‑C(=O)NRcRd基团、‑C(=O)ORa基团、‑C(=O)Ra基团、‑S(=O)mNRcRd基团、‑S(=O)nRh基团或‑NRcRd基团取代),Ra代表氢原子或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Rb代表氢原子、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6烷基、被甲氧基或硝基任选地取代的苄基、或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3‑6环烷基,Rb2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NRaRb或卤素任选地取代)、苄基(所述苄基可以被甲氧基或硝基任选地取代)或C3‑6环烷基(所述环烷基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Rb3代表氢原子、苯基(所述苯基可以被卤素任选地取代)、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或C3‑6环烷基(所述环烷基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Rb4代表氢原子、苯基(所述苯基可以被卤素任选地取代)、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C3‑6环烷基(所述环烷基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或2‑异丙基‑5‑甲基环己基,Rc和Rd彼此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被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或可以彼此与和它们连接的N结合在一起并任选地还与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一起以代表四至六元饱和的或不饱和的脂族环基(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NRaRb、‑NRaC(=O)ORh或‑NRaC(=O)Rh任选地取代)、C1‑3烷氧基、‑NRaRb基团、‑NRaC(=O)ORh基团、‑NRaC(=O)Rh基团、‑C(=O)ORa基团、羟基、卤素原子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Rc2和Rd2彼此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C1‑3烷基(所述烷基可以由被甲氧基任选地取代的苯基、‑NRaRb基团、‑NRa(C=O)ORh基团、‑NRaC(=O)Rh基团、C1‑3烷氧基、氰基、羟基或卤素原子任选地取代), 或可以彼此与和它们连接的N结合在一起并任选地还与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一起以代表四至六元饱和的或不饱和的脂族环基(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被C1‑6烷基、C1‑3烷氧基、‑NRaRb基团、‑NRaC(=O)ORh基团、‑NRaC(=O)Rh基团、‑C(=O)ORa基团、羟基、卤素原子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Re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氰基、卤素、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A基团,‑C(=O)‑A基团,C1‑6烷基羰基(所述烷基羰基的烷基部分可以被羟基、卤素、氰基、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C1‑6烷氧基羰基(所述烷氧基羰基的烷基部分可以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C(=O)NRcRd基团或‑S(=O)mRb基团,Rf代表氢原子,羟基,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氰基、卤素、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C1‑3烷氧基 (所述烷氧基可以由被甲氧基或硝基任选地取代的苯基、羟基、氰基、卤素原子、C1‑3烷氧基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A基团或‑NRaRi基团,Rg代表羟基,氯原子,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氰基、卤素、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A基团或‑NRaRi基团,Rg2代表羟基,氯原子,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氰基、卤素、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或‑A基团,Rg3代表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氰基、卤素、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或‑A基团,Rh代表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6烷基,Ri代表氢原子,C1‑6烷基(所述烷基可以被羟基、氰基、卤素、C1‑3烷氧基、C3‑6环烷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A基团,‑C(=O)Rh基团,‑C(=O)A基团或C1‑6烷基羰基(所述烷基羰基的烷基部分可以被羟基、卤素、氰基、C1‑3烷氧基或‑NRcRd任选地取代),A代表五至六元芳族环基,其任选含有一至四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芳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C(=O)OH基团或‑NRcRd基团任选地取代),三至六元饱和的或四至六元不饱和的脂族环基,其各自任选含有一至两个独立地选自N、O和S的杂原子 (所述脂族环基可以在可取代位置由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基、被羟基或卤素任选地取代的C1‑3烷氧基、羟基、卤素原子、氰基、‑C(=O)OH基团、‑NRcRd基团或氧代基任选地取代),m代表1或2的整数,和n代表0至2的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8004841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尼古丁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尼古丁盐的电子烟油-201910837945.1
  • 李松成;邹军;欧传胜 - 深圳市真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05 - 2019-11-12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古丁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尼古丁盐的电子烟油。一种尼古丁盐,由质量比为1:2‑4的3,5‑二羟基苯甲酸和尼古丁制成;其制备方法为:将3,5‑二羟基苯甲酸和尼古丁放入反应器中,控制温度为80‑150℃,搅拌速度为200‑500r/min,回流比为2:1,回流反应0.5‑2h,冷却至室温,制得尼古丁盐。本发明的尼古丁盐可用于制备电子烟油,其具有刺激性低,击喉感舒适,能缓解了抽吸后口干舌燥、恶心干呕、咳嗽、痰多症状的优点。
  • 一种来那度胺的制备方法-201910530172.2
  • 彭维恩 - 甘肃泰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6-19 - 2019-11-05 - C07D401/0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那度胺的制备方法。所述来那度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中间体2‑卤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和中间体3‑氨基哌啶‑2,6‑二酮的步骤,以及利用这两个中间体制备来那度胺的步骤。所述来那度胺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收率较高,成本较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一种伊马替尼的制备方法-201510899828.X
  • 陈芳军 - 湖南华腾医药有限公司
  • 2015-12-08 - 2019-11-05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伊马替尼的制备方法,以N‑(5‑碘‑2‑甲基苯基)‑4‑(吡啶‑3‑基)嘧啶‑2‑胺与4‑((4‑甲基哌嗪‑1‑基)甲基)苯甲酰胺为原料,加入磷酸钾、1,10‑菲罗啉和碘化亚铜,室温反应,经后处理得到伊马替尼。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解决了高温长时间反应对设备的损耗及高能耗问题,易操作,收率高,是一种适合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制备方法。
  • 一种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910506844.6
  • 王明亮;乔宾;叶婷婷;杜存彬;从杨 - 东南大学
  • 2019-06-12 - 2019-11-01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虫苯甲酰胺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低温条件下,马来酸二甲酯与水合肼反应生成3‑羟基‑4,5‑二氢‑1H‑吡唑‑5‑羧酸甲酯;步骤2,3‑羟基‑4,5‑二氢‑1H‑吡唑‑5‑羧酸甲酯与三溴氧磷反应生成3‑溴‑4,5‑二氢‑1H‑吡唑‑5‑羧酸甲酯;步骤3,在碱性溶液中,3‑溴‑4,5‑二氢‑1H‑吡唑‑5‑羧酸甲酯与2,3‑二氯吡啶反应生成氯虫苯甲酰胺关键中间体3‑溴‑1‑(3‑氯‑2‑吡啶基)‑4,5‑二氢‑1H‑吡唑‑5‑羧酸甲酯。本发明操作步骤简便、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廉。
  • 一种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在糖尿病中的应用-201810671233.2
  • 王先化;孟晓旭 - 王先化
  • 2018-06-26 - 2019-10-29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如式Ⅰ所示的吲哚类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R2、R3、R4各自独立的选自H或CH3。体外DPP‑4酶抑制试验中所列化合物对DPP‑4抑制活性介于Sitagliptin和omarigliptin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如式Ⅰ所示的吲哚类衍生物为新结构类型的DPP‑4抑制剂,其在药理毒理学、药代动力学上的特点值得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获得可以作为治疗和/或预防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高血糖或胰岛素抗性的药物。
  • 2;6-二取代的吡啶衍生物-201880017909.4
  • 吉永英史;上町昊;大野朋美;J.百斯纳德 - 大日本住友制药株式会社
  • 2018-03-12 - 2019-10-25 - C07D401/04
  • 本发明涉及可用作用于与焦虑障碍相关的症状的治疗剂的由式(1)表示的吡啶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式(1)中,R1表示任选地被取代的C1‑6烷基、任选地被取代的C3‑10环烷基或任选地被取代的5‑10元饱和的或部分地不饱和的杂环基;R2表示卤素原子、氰基、任选地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的C1‑6烷基、任选地被1‑3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卤素原子取代的C1‑6烷氧基、或任选地被1或2个相同的或不同的C1‑6烷基取代的氨基;且包括虚线的键表示单键或双键。]
  • 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201710263676.3
  • 林开朝;张建国;童明 - 湖南博奥德药业有限公司
  • 2017-04-21 - 2019-09-20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4‑(4‑乙基‑3‑碘苯基)‑4‑甲基‑3‑氧代戊酸叔丁酯与4‑(4‑哌啶基)吗啉进行取代反应;将得到的4‑{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4‑甲基‑3‑氧代戊酸叔丁酯进行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将得到的6‑氰基‑2‑{2‑[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丙‑2‑基}‑1H‑吲哚‑3‑羧酸进行环化反应,得到艾乐替尼。该方法操作简化,成本较低,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201710263703.7
  • 林开朝;钟云健;李涛 - 湖南博奥德药业有限公司
  • 2017-04-21 - 2019-09-20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4‑(4‑乙基‑3‑碘苯基)‑4‑甲基‑3‑氧代戊酸叔丁酯进行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将得到的6‑氰基‑2‑[2‑(4‑乙基‑3‑碘苯基)丙‑2‑基]‑1H‑吲哚‑3‑羧酸进行环化反应;将得到的9‑乙基‑6,6‑二甲基‑8‑碘‑11‑氧代‑6,11‑二氢‑5H‑苯并[b]咔唑‑3‑甲腈与4‑(4‑哌啶基)吗啉进行取代反应,得到艾乐替尼。该方法操作简化,成本较低,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201710263665.5
  • 宁婷;黄伟;张建国 - 湖南博奥德药业有限公司
  • 2017-04-21 - 2019-09-20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2‑{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2‑甲基丙酸乙酯进行还原反应;将得到的2‑{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2‑甲基丙醛与2,2‑二氯乙酸叔丁酯进行加成重排反应;将得到的3‑氯‑4‑{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4‑甲基‑2‑氧代戊酸叔丁酯与间氨基苯甲腈进行取代反应;将得到的3‑(3‑氰基苯氨基)‑4‑{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4‑甲基‑2‑氧代戊酸叔丁酯进行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将得到的6‑氰基‑2‑{2‑[4‑乙基‑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丙‑2‑基}‑1H‑吲哚‑3‑羧酸进行环化反应,得到艾乐替尼。该方法操作简化,成本较低,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201710263669.3
  • 宁婷;童明;李涛 - 湖南博奥德药业有限公司
  • 2017-04-21 - 2019-09-20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乐替尼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4‑溴‑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2‑甲基丙酸乙酯作为原料,还原为醛,进而与2,2‑二氯乙酸叔丁酯进行加成重排反应,将得到的3‑氯‑4‑{4‑溴‑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4‑甲基‑2‑氧代戊酸叔丁酯进行取代反应;将得到的3‑(3‑氰基苯氨基)‑4‑{4‑溴‑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4‑甲基‑2‑氧代戊酸叔丁酯进行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将得到的6‑氰基‑2‑{2‑[4‑溴‑3‑(4‑(吗啉‑4‑基)哌啶‑1‑基)苯基]丙‑2‑基}‑1H‑吲哚‑3‑羧酸进行环化反应;将得到的9‑溴‑6,6‑二甲基‑8‑[4‑(吗啉‑4‑基)哌啶‑1‑基]‑11‑氧代‑6,11‑二氢‑5H‑苯并[b]咔唑‑3‑甲腈先后进行硼酸化反应和催化偶联反应,得到艾乐替尼。该方法操作简化,成本较低,是一种绿色环保工艺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一类嘧啶喹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1910641563.1
  • 陈新滋;黄沃林 - 广州新民培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7-16 - 2019-09-17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嘧啶喹啉衍生物包括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嘧啶喹啉衍生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为氢、C1~4烷基、C1~4卤代烷基、C4~7杂环芳基、C4~7取代杂环芳基、苄基或取代苄基、糖基、氨基酸;R2、R3、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氢、C1~4烷基、C1~4烷氧基、羟基、氨基或取代氨基、C1~4卤代烷基或卤素、糖基、氨基酸;R6为取代或非取代五元杂环、取代或非取代六元杂环、取代或非取代的C8~12稠和杂环。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对于5种癌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大部分化合物的抑制IC50值低于20μM;部分化合物的IC50值甚至低于5μM,其抑制作用极为显著,可制备成为抗癌药物进行应用。
  • 一种制备曲格列汀的方法-201410564807.8
  • 张小成;但春燕;张上华;杨巧宾;左小勇;张耀春;雷皇书 - 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2014-10-22 - 2019-09-13 - C07D401/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曲格列汀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在反应溶剂中,将2‑(6‑氯‑3‑甲基‑2,4‑二酮‑3,4‑二氢嘧啶‑二氢‑1‑甲基)‑4‑F‑苯甲腈(I)号物加入R‑3‑氨基哌啶二盐酸盐,冰浴滴加1,8‑二氮双环[5.4.0]十一‑7‑烯,15‑25℃,保温反应2小时,(2)用盐酸调节反应液至酸性,(3)加入有机溶剂并调节水相pH至碱性,萃取得到曲格列汀粗品,(4)用溶剂重结晶得到曲格列汀。本方法得到的曲格列汀可以有效控制色谱纯度不低于99.0%,收率不低于75%,工艺简单,成本低。
  • 一种4′-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201710186766.7
  • 王石发;王忠龙;谷文;徐徐;杨益琴;徐海军;匡红波;杨丽娟;姜倩;张燕;刘艳芳 - 南京林业大学
  • 2017-03-27 - 2019-08-27 - C07D401/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ʹ‑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松节油的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4ʹ‑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异长叶烷酮与4‑吡啶甲醛缩合,生成7‑(吡啶‑4ʹ‑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吡啶‑4ʹ‑基‑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4ʹ‑吡啶基嘧啶类化合物6,6,10,10‑四甲基‑4‑(吡啶‑4ʹ‑基)‑5,7,8,9,10,10a‑六氢‑6H‑6a,9‑桥亚甲基苯并‑2‑喹唑啉胺,该化合物能特异性的识别铜离子,能专一性的与Cu2+离子络合,产生蓝色荧光的猝灭,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铜离子的荧光探针,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