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整合气化组合循环动力系统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器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16524.3 申请日: 2011-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2234547A 公开(公告)日: 2011-11-09
发明(设计)人: A·K·阿南德;M·穆图拉马林加姆;J·马鲁塔穆图 申请(专利权)人: 通用电气公司
主分类号: C10K3/04 分类号: C10K3/04;F22B33/18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周心志;曹若
地址: 美国***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用于整合气化组合循环动力系统的水煤气变换反应器系统。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整合气化组合循环系统(390)。该整合气化组合循环系统(390)可包括水煤气变换反应器系统(400)和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60)。该水煤气变换反应器系统(400)可包括再循环系统(445),其具有再循环热交换器(445)来加热合成气流(315)。该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60)可包括与再循环热交换器(430)连通的分流水流(450)。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整合 气化 组合 循环 动力 系统 水煤气 变换 反应器
【主权项】:
一种整合气化组合循环系统(390),包括:水煤气变换反应器系统(400);所述水煤气变换反应器系统(400)包括再循环系统(445);所述再循环系统(445)包括再循环热交换器(430)以加热合成气流(315);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60);并且所述热回收蒸汽发生器(160)包括与所述再循环热交换器(430)连通的分流水流(4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165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煤联产天然气和氢气的方法-201910019016.X
  • 宋鹏飞;王秀林;徐祖斌;侯建国;李又武;陆友杰;穆祥宇;姚辉超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9-01-09 - 2019-04-12 - C10K3/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联产天然气和氢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煤气与水蒸气进行CO变换反应制备CO的摩尔含量<3%的变换气;(2)所述变换气经换热降温后进行低温甲醇洗,得到提纯后的CO2和富氢工艺气;(3)部分量的所述富氢工艺气经变压吸附得到氢气;(4)剩余的所述富氢工艺气与步骤(2)得到的所述CO2进行CO2甲烷化反应,得到天然气。本发明通过对工艺流程的调整和集成,使煤制天然气项目同时生产天然气和高纯氢气双产品。本发明把原本要排放的高纯度CO2资源化利用,CO2甲烷化制备天然气,大幅降低了煤制天然气项目的碳排放量;产生得氢气纯度满足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和加氢站气质要求。
  • 生物甲烷的生产方法-201280067203.1
  • B·马钱德;Y·卡拉 - 苏伊士环能集团
  • 2012-11-20 - 2017-09-26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碳氢化合物原料(200)进行生物甲烷生产的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步骤原料气化(201),以在气化反应器中产生合成气,在提纯装置中对生物质气化步骤产生的合成气进行提纯(204),在甲烷化反应器中对提纯后的合成气进行甲烷化(206),和对合成气甲烷化步骤得到的混合气体进行标准化(207),从而获得生物甲烷,在标准化步骤中,至少包括过滤一氧化碳的流体经再循环(208)回到气化反应器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装置。
  • 一种能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CO变换工艺-201410381658.1
  • 陈莉;亢万忠;黄彬峰;王立成;沈东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8-06 - 2014-11-19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能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的CO变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粗合成气分为两股,初始时第一股与第二股的流量比为3:7;第一股粗煤气送入第一变换炉中进行变换反应,控制水气比为1.7-1.8,温度为250~270℃;第二股与一变混合气混合,送入第二变换炉;当第一变换炉出口一变混合气中干基CO浓度≥6v%时,改变第一股粗煤气和第二股粗煤气的分配比例为1:1,向第一股粗煤气中补入的蒸汽量不变,进入第一变换炉的水气比变为1.45-1.55;当第一变换炉出口一变混合气中干基CO浓度≥7.5v%时,改变第一股粗煤气和第二股粗煤气的分配比例为7:3,向第一股粗煤气中补入的蒸汽量不变,进入第一变换炉的粗合成气的水气比变为1.15-1.25。本发明能有效控制反应超温从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
  • 水煤气变换方法-201280062037.6
  • P·E·J·埃勃特;G·B·库姆斯 -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1-22 - 2014-09-24 - C10K3/04
  • 描述了一种提高含有一种或多种硫化合物的合成气的氢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i)加热合成气,和(ii)将至少部分的经加热的合成气和蒸汽送过含有酸性变换催化剂的反应器,其中通过将合成气以与所述合成气通过催化剂的流动逆流的方向送过位于所述催化剂内的多个管来加热合成气。产生的合成气可送至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含有酸性变换催化剂的反应器,以使生产氢的产率最大化,或者用于甲醇生产,用于费-托合成液体烃类或用于生产合成天然气。
  • 调节变换系统温度的耐硫变换工艺-201210215513.5
  • 齐焕东;余汉涛;白志敏;赵庆鲁;田兆明;陈依屏;王昊;郭建学;姜建波;李文柱;郭杰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6-27 - 2014-01-15 - C10K3/04
  • 本发明属于耐硫变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调节变换系统温度的耐硫变换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带预变换装置的德士古水煤浆气化CO变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带预变换装置的德士古水煤浆气化CO变换技术中,工艺气进入预变换炉进行初步变换,然后经过一个降温装置和一个提温装置,在不影响工艺气的水气比前提下,将其温度进行调节后再进入1#主变换炉,从而调节主变换系统床层温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主变换催化剂性能得以更好地发挥,并延长了主变换催化剂使用寿命,预计可延长5%~40%。降低了操作难度,并且实施方法及设备简捷,投资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 消除热解荒煤气中水蒸气的方法及固定床热解装置-201310278972.2
  • 何德民;张秋民;关珺;苗安然 - 大连理工大学
  • 2013-07-04 - 2014-01-01 - C10K3/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除热解荒煤气中水蒸气的方法及固定床热解装置,消除热解荒煤气中水蒸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煤样热解产生的荒煤气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催化反应器,在催化反应器内,所述荒煤气中的水蒸气与CO发生水煤气变换反应从而消除水蒸气,其中所述催化剂为Co-Mo系耐硫耐油宽温变换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消除热解荒煤气中水蒸气的方法的固定床热解装置。本发明消除热解荒煤气中水蒸气的方法步骤科学合理,能在不影响荒煤气中焦油产率的同时,消除荒煤气中水蒸气,降低甚至是除去热解水,进而降低煤热解系统的能耗。
  • 一种基于IGCC的燃烧前CO2高效捕集装置-201220383998.4
  • 许世森;程健;徐越;王保民;任永强;夏军仓;李晨;张瑞云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2-08-03 - 2013-03-20 - C10K3/04
  • 一种基于IGCC的燃烧前CO2高效捕集装置,包括:耐硫变换系统,在变换炉中将煤气合成气中的CO转化为以CO2-H2为主的混合气体;MDEA脱硫脱碳系统,包括吸收塔和解吸塔,吸收塔接出耐硫变换系统的混合气体,将其中的CO2和H2S气体吸收,解吸塔接出吸收塔的含CO2和H2S富液,将CO2和H2S解吸出来;硫碳分离系统,包括脱硫净化器,脱硫净化器接出解吸塔的CO2和H2S气体,再经H2S吸收器将H2S气体吸收,最终得到CO2气体,本实用新型应用贫液-半贫液MDEA法同时脱除CO2与H2S,提高CO2的吸收率,降低向大气的排放;充分利用煤气变换过程产生的热量加热MDEA富液的再生,降低中压蒸汽的消耗。
  • 一氧化碳的选择性氧化方法-201180026797.7
  • J-L.迪布瓦;N.杜邦;G.帕蒂恩斯 - 阿肯马法国公司
  • 2011-03-29 - 2013-01-30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在包含至少一种烃或烃衍生物的气体混合物中存在的一氧化碳的选择性氧化为二氧化碳的方法,并涉及将其集成到制备烃衍生物的方法中。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使所述气体混合物与在所选温度下能将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的固体催化剂接触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流化床中进行。
  • 一种低水气低变串饱和塔等温CO变换工艺-201210378103.2
  • 许仁春;唐永超;张玮;涂林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2-10-08 - 2013-01-23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低水气低变串饱和塔等温CO变换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粗煤气经过气液分离、换热、脱毒后送入预变换炉进行初步的变换反应,控制进入预变换炉的粗煤气水/干气摩尔比为0.19~0.23、温度为200~220℃,出粗煤气预热器的预变混合气进入饱和塔与来自热水塔的工艺循环水逆流接触进行传热传质,预变混合气被增湿提温后送入等温变换炉进行深度变换,出等温变换炉的等温变换气换热后进入热水塔传热传质,回收低位热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使用等温变换炉替代了至少两级绝热变换炉,减少了变换炉台数,节省了设备投资和催化剂费用,变换流程短,阻力小,能耗低,运行稳定。
  • 一种粉煤气化产物粗合成气CO耐硫变换工艺-201210191007.7
  • 李自强;江利民;任军平;杨伟怀;周永松;潘亚虎;李谟盆;胡跃飞;任诚;唐锡忠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6-12 - 2012-10-17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煤气化产物粗合成气CO耐硫变换工艺,采用低、高水/气混合流程。第一段采用低水/气工艺和低水/汽催化剂,通过控制粗合成气中的水/气来控制预变换炉反应的深度和床层的热点温度,达到在不发生甲烷化副反应的条件下,将含高浓度CO粗合成气在低水/气的工艺条件下实施变换反应。后续各段采用高水/气工艺,第二段一次性中压过热蒸汽和适量工艺冷凝液,使合成气的水/气达到1.30-1.35,提供足够的变换反应推动力,达到控制变换出口CO含量的目的。该工艺不仅具有低水/气流程操作条件温和、运行平稳、无甲烷化副反应发生、能大幅度降低蒸汽用量等优点,还具有高水/气流程能较好控制较低变换出口CO含量的优点。
  • 制备富氢气体混合物的方法-201080029198.6
  • R·梵登博格;M·S·H·弗莱斯;F·H·热茨布鲁克;M·J·普林斯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2010-06-28 - 2012-05-23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由含硫和卤素的固态含碳原料制备富氢气体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用含氧气体气化固态含碳原料,以获得包含卤素化合物、硫化合物、氢和至少50vol%一氧化碳的气体混合物,所述组成按干基计;步骤(b)使所述气体混合物与激冷气或激冷液接触,以降低所述气体混合物的温度至低于900℃;步骤(c)使所述气体混合物与温度为150-250℃的水接触,以获得包含50-1000ppm卤素和蒸汽与一氧化碳的摩尔比为0.2∶1-0.9∶1的气体混合物;步骤(d)使步骤(c)中获得的气体混合物进行水煤气变换反应,其中在存在于一个固定床反应器或多个固定床反应器系列内的催化剂存在下,使部分或全部一氧化碳利用蒸汽转化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和其中所述气体混合物进入反应器时的温度为190-230℃;步骤(e)通过使步骤(d)中获得的经过变换的气体混合物与包含聚乙二醇的二烷基醚的溶剂接触而从所述经过变换的气体混合物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和硫化合物。
  • CO变换装置导淋排放气回收设备-201120285733.6
  • 余东洋;李锟;江小毛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8-08 - 2012-04-11 - C10K3/04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O变换装置导淋排放气回收设备。预变换热器与煤气换热器的导淋排气口通过管线与排放气水冷器的管程进口相连,排放气水冷器的管程出口通过管线与排放气分离器的进口相连,排放气分离器设有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管线将预变换热器及煤气换热器的导淋排气口处排出的导淋排气引入排放气水冷器中,经过排放气水冷器降低排放气的气体温度,再通过排放气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对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实现了节能环保增效的目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装置对人体的安全危害。
  • 一种提高秸秆气热值的装置-201020555678.3
  • 陈天洪;钟娅玲;曾启明;钟雨明;肖军 - 四川亚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0-10-11 - 2011-04-20 - C10K3/04
  • 一种提高秸秆气热值的装置,属秸秆气后续利用技术领域。所述的装置由压缩机、吸附净化器、预热器、合成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转化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以及秸秆气气路管道、净化气气路管道和转换气气路管道所构成,其中,秸秆气气路管道连接在压缩机出口与吸附净化器入口之间,净化气气路管道穿过预热器连接在吸附净化器出口与转化器入口之间,转换气气路管道穿过冷凝器连接在转化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之间。能效高,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将秸秆气的热值由原来的2000Kcl/Nm3左右提高到5000~8500Kcl/Nm3。
  • 一种提高秸秆气热值的改性装置-201020555672.6
  • 陈天洪;钟娅玲;曾启明;钟雨明;肖军 - 四川亚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0-10-11 - 2011-04-20 - C10K3/04
  • 一种提高秸秆气热值的改性装置,属秸秆气后续利用技术领域。由压缩机、预热器、合成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转化器、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吸附净化器以及秸秆气气路管道、转换气气路管道所构成,其中,秸秆气气路管道穿过预热器连接在压缩机出口与转化器入口之间,转换气气路管道穿过冷凝器连接在转化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之间和连接在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吸附净化器入口之间。本装置可做成撬装移动形式,可对分散的秸秆气储气站里的秸秆气进行处理。能效高,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将秸秆气的热值由2000Kcl/Nm3左右提高到5000~8500Kcl/Nm3。
  • 一种低水气比串中水气比的CO变换工艺-201010548457.8
  • 许仁春;张骏驰;吴艳波;黄彬峰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 2010-11-09 - 2011-04-06 - C10K3/04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低水气比串中水气比的CO变换工艺,其包括下述步骤:①将粗煤气送入预变换炉,控制粗煤气进入预变换炉的入口温度为210~250℃、水/干气摩尔比为0.21~0.23;②将预变混合气送入第一变换炉进行深度变换,控制预变混合气进入第一变换炉的入口温度为260~290℃、水/干气摩尔比为0.8~1.0;③将一变混合气送入第二变换炉,控制一变混合气进入第二变换炉的入口温度为220~250℃、水/干气摩尔比为0.5~0.7;④将二变混合气送入第三变换炉,控制二变混合气进入第三变换炉的入口温度为205~235℃;经第三变换炉变换后得到CO含量低于0.40%的混合气。本发明工艺独特,具有CO转换率高、转换过程中能耗低等特点。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