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80143333.7 申请日: 2009-10-13
公开(公告)号: CN102203959A 公开(公告)日: 2011-09-28
发明(设计)人: H-J·克罗科斯津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31/068 分类号: H01L31/068;H01L31/18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李少丹;李家麟
地址: 德国斯***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在n掺杂的硅衬底上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设置在第一主表面中的n+基极区域和在第二主表面中设置的p+掺杂的发射极区域,施加在第一主表面上的指状的基极接触结构,分别带有能够焊接的接触面的、施加在第二主表面上的发射极接触部和同样施加在那里的基极接触轨;以及将第一主表面的指状的接触结构与第二主表面上的基极接触轨连接的穿通接触部、通孔,由此发射极区域以及基极区域通过第二主表面上的焊接接触面连接,其中第二主表面局部地、至少在基极接触轨的区域中没有p+发射极掺杂,并且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预先确定的区域至少在通孔周围具有n+n结并且由此具有前表面场。
搜索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造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尤其是由硅构成的n掺杂的半导体衬底,其具有在使用状态中用作光入射侧的第一主表面和用作背面的第二主表面,设置在第一主表面中的大面积的n+掺杂的基极区域(前表面场)和设置在第二主表面中的大面积的p+掺杂的发射极区域,施加在第一主表面上的指状的基极接触结构,分别带有能够焊接的接触面的、施加在第二主表面上的发射极接触结构和同样施加在那里的基极接触轨;以及将第一主表面的指状的接触结构与第二主表面上的接触轨连接的多个穿通接触部、通孔,由此除了发射极区域也能够通过第二主表面上的焊接接触面接触基极区域,其中第二主表面局部地、至少在基极接触轨的区域中没有p+发射极掺杂,并且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预先确定的区域至少在通孔周围具有n+n结并且由此具有前表面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8014333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模组-201580061522.5
  • 大塚宽之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2015-10-14 - 2017-09-08 - H01L31/0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具备P型硅基板,该P型硅基板以一个主表面为受光面并以另一个主表面为背面,在该背面上具备部分地形成的多个背面电极,前述P型硅基板在前述受光面的至少一部分具有N型层,前述P型硅基板具有与前述背面电极接触的接触区域,前述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前述P型硅基板是掺有镓的硅基板,前述P型硅基板的电阻率为2.5Ω·cm以下,前述多个背面电极的背面电极间距Prm[mm]与前述P型硅基板的电阻率Rsub[Ω·cm]满足由下式(1)表示的关系。由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模组,所述太阳能电池使用光劣化得到抑制的基板,在所述太阳能电池中,抑制电阻损失,转换效率优异,log(Rsub)≦‑log(Prm)+1.0…(1)。
  • 一种基于石墨烯PN结的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1110269687.5
  • 董立峰;于建华;董红周;朱倩倩;于立岩;张乾 - 青岛科技大学
  • 2011-09-13 - 2011-12-21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PN结的光伏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光伏电池是由基底、透明导电薄膜、P型石墨烯薄膜和N型石墨烯薄膜形成的PN结以及对电极构成。将基底和透明导电膜清洗,N2吹干备用;分别制备硼掺杂石墨烯和氮掺杂石墨烯;将制得的两种石墨烯分别溶于水合胆酸钠,配制石墨烯溶液;将氮掺杂石墨烯溶液经混合纤维素滤膜抽滤,滴入去离子水,在氮掺杂石墨烯薄膜表面缓慢滴加硼掺杂石墨烯溶液抽滤成膜,将得到的薄膜倒置于备用的基底表面,压实,采用丙酮蒸馏,并在室温条件下依次经丙酮和甲醇浸泡清洗;将对电极覆盖于薄膜表面压制形成石墨烯PN结光伏电池。该方法制备和组装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于规模化应用,促进了石墨烯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201120059862.3
  • 吕建国;叶志镇;黄继杰 - 浙江大学
  • 2011-03-09 - 2011-12-21 - H01L31/068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依次包括Al电极、背面ZnO基薄膜层、p型Si基体层、n型Si扩散层、正面ZnO基薄膜层和Ag主电极粗线。本实用新型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性高、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可以提高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 一种高效四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201110219051.X
  • 吴志浩;林桂江;宋明辉;方妍妍;戴江南;陈长清;余金中;林志东 - 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2011-08-02 - 2011-11-16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四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提出在InP衬底上实现四结太阳能电池结构。高效四强太阳能电池包括:InP生长衬底;具有第一能带隙,晶格常数与衬底晶格匹配的第一子电池;具有比第一能带隙大的第二能带隙,晶格常数与衬底晶格匹配的第二子电池;具有比第二能带隙大的第三能带隙,晶格常数与衬底晶格匹配的第三子电池;形成于第三子电池上,且具有比第三能带隙大的第四能带隙的组分渐变层;形成于组分渐变层上,且具有比所述第三能带隙大的第五能带隙,晶格常数与衬底晶格失配的第四子电池。
  • 一种硅太阳能电池-201120137651.7
  • 孔慧 - 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2011-05-04 - 2011-11-16 - H01L31/06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电极、含PN结的硅片以及硅片背面的背接触,在所述硅片的正面沉积一层绒面的透明导电薄膜。这种具备绒度的绒面透明导电薄膜可以更好的陷光,使硅片表面反射的光线更小。同时透明导电薄膜还起到电极的作用,从而使硅片上栅线电极的栅线条数减少或者去掉,使得挡光面积大大减少。这两方面的作用都是为了使电池获得更多的太阳光,有效提高太阳光的利用效率。
  •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200980143333.7
  • H-J·克罗科斯津斯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2009-10-13 - 2011-09-28 - H01L31/068
  • 一种在n掺杂的硅衬底上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设置在第一主表面中的n+基极区域和在第二主表面中设置的p+掺杂的发射极区域,施加在第一主表面上的指状的基极接触结构,分别带有能够焊接的接触面的、施加在第二主表面上的发射极接触部和同样施加在那里的基极接触轨;以及将第一主表面的指状的接触结构与第二主表面上的基极接触轨连接的穿通接触部、通孔,由此发射极区域以及基极区域通过第二主表面上的焊接接触面连接,其中第二主表面局部地、至少在基极接触轨的区域中没有p+发射极掺杂,并且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预先确定的区域至少在通孔周围具有n+n结并且由此具有前表面场。
  • 基于NPN结构的激光光伏电池及其制备工艺-201110083015.5
  • 赵春雨;董建荣;陆书龙;李奎龙;赵勇明;季莲;杨辉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2011-04-02 - 2011-09-14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PN结构的激光光伏电池及其制备工艺。该光伏电池包括依次生长在半绝缘GaAs衬底上的N型GaAs导电层、隧穿结和GaAs电池,所述GaAs电池包括沿逐渐远离衬底的方向依次分布的P/N结和N型窗口层。其制备工艺为:以外延生长方法在半绝缘衬底上依次生长N型导电层、隧穿结、P/N结、N型窗口层及N型接触层形成光伏电池基体,其后在该光伏电池基体上加工形成隔离槽、正电极、负电极、减反射层以及电极引线,制得目标产物。本发明光伏电池的串联电阻低,输出电压高,光吸收及转换效率高,可作为高效激光光伏电池广泛应用,且其制备工艺简便,可有效节省器件加工时间和降低成本,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 硫化镉薄膜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201110084460.3
  • 李卫;冯良桓;张静全;武莉莉;蔡亚平;谢晗科;朱喆;高静静 - 四川大学
  • 2011-04-06 - 2011-09-14 - H01L31/068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薄膜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提出一种以Cd2SnO4为透明导电层,n型CdS为窗口层,Zn2SnO4作为透明导电层和窗口层之间的缓冲层材料,p型CdS作吸收层的CdS同质结太阳电池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干法工艺制备出同质结的CdS太阳电池。即在硼硅或铝硅玻璃上射频溅射透明导电层Cd2SnO4,随后射频溅射缓冲层Zn2SnO4,接下来,采用射频溅射法制备n型CdS作为窗口层,然后采用物理气相法室温沉积掺铜CdS并后处理,获得p型CdS作吸收层,或者物理气相法直接在一定温度下生长p型掺铜CdS作吸收层,最后沉积金属电极,并接上引线。采用上述结构和工艺,可更好收集和利用太阳光,有效地对CdS进行p型掺杂处理,并消除晶格失配和界面态带来的影响,从而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光电动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200880128931.2
  • 米泽雅人;筈见公一;高见明宏;森川浩昭;西村邦彦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8-04-30 - 2011-04-13 - H01L31/0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动势装置的制造方法,无需大量追加制造工序,而可通过简单的工序形成在光电动势装置的与光入射侧电极接合的部分形成的高浓度扩散层。包括:在P型硅基板(101)和光的入射面侧的整个面形成按照第1浓度扩散了N型的杂质的高浓度N型扩散层(102H)的工序;在高浓度N型扩散层(102H)上形成耐蚀刻膜(103),在耐蚀刻膜(103)上的凹部形成区域(105a)内的规定的位置处,形成微细孔(104)的工序;以微细孔(104)的形成位置为中心,以在凹部形成区域(105a)内不使高浓度N型扩散层残留的方式,对硅基板(101)进行蚀刻而形成凹部的工序;在形成凹部的面上形成按照比第1浓度低的第2浓度扩散了N型的杂质的低浓度N型扩散层(102L)的工序;以及在硅基板(101)的光的入射面侧的电极形成区域(105b)中形成栅电极(111)的工序。
  • 光电动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200880127894.3
  • 石原隆;西村邦彦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8-03-27 - 2011-01-26 - H01L31/068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动势装置,不会比以往相比降低向外部电路取出光电流的效率,而可以与以往相比改善光电变换效率。具备:P型硅基板101;在光的入射面侧形成的按照第1浓度扩散了N型的杂质的低电阻N型扩散层102L;在低电阻N型扩散层102L上形成的栅电极111;在背面形成的P+层110;以及在P+层110上形成的背面电极,具有以从低电阻N型扩散层102L的上表面到达硅基板101的方式,按照规定间隔设置的凹部106,在相邻的凹部106之间的区域的上表面,包括低电阻N型扩散层102L,在从凹部106的形成面起规定的深度的范围中,形成了按照比第1浓度低的第2浓度扩散了N型的杂质的高电阻N型扩散层102H。
  • 一种Ⅰ2-Ⅱ-Ⅳ-Ⅵ4基薄膜太阳电池-201010118299.2
  • 黄富强;王耀明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2010-03-05 - 2010-09-29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I2-II-IV-VI4基薄膜太阳电池。属于太阳电池新能源领域。本发明以p型I2-II-IV-VI4基半导体薄膜作为吸光层,以与吸光层同质的薄膜作为缓冲层,优化电池p-n结能带带阶;以高功函数的双层复合薄膜作为电池的底电极,消除光吸收层与底电极的接触势垒;以宽带隙的ZnS半导体薄膜作为窗口层,提高电池的光利用效率。本发明所提供的I2-II-IV-VI4基薄膜太阳电池,原料丰富、廉价,具有优良的器件结构。
  • 一种背光面黑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201010113777.0
  • 朱洪亮;朱小宁;刘德伟;马丽;赵玲娟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2010-02-24 - 2010-08-18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面黑硅太阳能电池结构,该结构包括:硅基衬底;在硅基衬底正面制作的陷光材料层;以及在硅基衬底背面制作的广谱吸收黑硅材料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制作背光面黑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的方法。利用本发明,能充分利用黑硅材料广谱吸收的特点,使进入电池的太阳光几乎能被全部吸收,为光电流作出贡献,解决了传统硅基电池受红外吸收限制,不能吸收和转化1.1μm以上波长太阳光谱的问题,有效提高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一种广谱吸收的黑硅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201010113745.0
  • 朱洪亮;朱小宁;梁松;张兴旺;刘德伟;王圩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2010-02-24 - 2010-07-28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谱吸收的黑硅太阳能电池结构,该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迎光面广谱陷光层;p型硅基衬底;n型磷扩散层;以及背光面广谱吸收黑硅层。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广谱吸收的黑硅太阳能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利用本发明,可充分利用黑硅材料的特点,使进入电池的太阳光几乎能被全部吸收,同时利用背面掺杂梯度自建场分离黑硅中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使之被电极接收转化为光电流,解决了传统硅基电池受红外吸收限制,不能吸收和转化1.1微米以上波长太阳光谱的问题;该结构的pn结由扩散结形成,能确保电池开路电压不受黑硅低能光子转化降低的影响,从而有效提高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基于重掺UMG硅外延生成pn结的太阳电池及制备方法-201010040049.1
  • 余学功;顾鑫;杨德仁 - 浙江大学
  • 2010-01-19 - 2010-07-07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掺UMG硅外延生成PN结的太阳电池,包括若干电池片,电池片由下至上依次为:铝电极层;第一氮化硅层;第一二氧化硅层;重掺UMG硅层;轻掺硅外延层,该层的导电类型与重掺UMG硅层的导电类型相反;第二二氧化硅层;第二氮化硅层;若干重掺区域,该重掺区域的导电类型与重掺UMG硅层的导电类型相反;在重掺区域及第二氮化硅层的上表面设有银电极。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电池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低成本的UMG硅原料、选择重掺杂技术生长出重掺UMG硅晶体,外延生长出高质量硅薄膜制备电池片,比直接利用高质量体硅材料成本低很多,光电转换效率比直接利用轻掺UMG硅材料制备的电池片高很多。
  • 一种铝背发射极N型太阳电池及其制作方法-200910214463.7
  • 沈辉;杨灼坚;陶龙忠;洪瑞江;梁宗存 - 中山大学
  • 2009-12-31 - 2010-06-30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背发射极N型太阳电池,主要由N型半导体衬底、重掺杂N型半导体层、介质膜、铝电极、金属前电极和P型半导体层六部分组成,所述重掺杂N型半导体层只存在于金属前电极下方的局部区域,太阳电池前表面的其它区域由介质膜覆盖,金属前电极穿透介质膜并与太阳电池前表面的重掺杂N型半导体层接触。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铝背发射极N型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与传统结构铝背发射极N型太阳电池相比,本发明既保证了金属前电极与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良好欧姆接触,又降低了前表面的平均掺杂浓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从而获得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200810093367.7
  • 黄麟 - 黄麟
  • 2008-04-14 - 2009-10-21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结构依次为正面栅状金属电极22、窗口层23、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层24、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晶体硅衬底26、背面电极27,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的厚度足够“薄”和掺杂浓度足够“浓”的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层24就能够降低所述窗口层23带来的复合损失,通过设置所述窗口层23又能够降低所述的厚度足够“薄”和掺杂浓度足够“浓”的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层24带来的欧姆损失,并同时降低所述正面栅状金属电极22带来的遮挡损失,由此可将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至少10%以上。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200820085828.1
  • 黄麟 - 黄麟
  • 2008-04-25 - 2009-08-12 - H01L31/06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结构依次为正面栅状金属电极22、窗口层23、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层24、第一导电类型轻掺杂晶体硅衬底26、背面电极2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的厚度足够“薄”和掺杂浓度足够“浓”的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层24就能够降低所述窗口层23带来的复合损失,通过设置所述窗口层23又能够降低所述的厚度足够“薄”和掺杂浓度足够“浓”的第二导电类型重掺杂层24带来的欧姆损失,并同时降低所述正面栅状金属电极22带来的遮挡损失,由此可将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提高至少10%以上。
  • 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200810214324.X
  • 文仁植;金大园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2008-09-02 - 2009-07-29 - H01L31/068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改进工艺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方法和一种通过这种方法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具有通路孔的半导体衬底、发射极部分、基极部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发射极部分和基极部分在半导体衬底中形成p-n结。第一电极电连接到发射极部分,而第二电极电连接到基极部分。形成导电性晶体以将第一电极的第一电极部分电连接到发射极部分,从而增加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 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200910003203.5
  • 伊坂隆行;安彦义哉;殿村嘉章 - 夏普株式会社
  • 2005-10-13 - 2009-07-01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太阳能电池包括硅基板,在硅基板的后表面侧上的p型杂质扩散区和n型杂质扩散区;后表面侧钝化膜,形成于所述硅基板的后表面侧;光接收表面侧钝化膜,形成于所述硅基板的光接收表面上;抗反射膜,形成于所述光接收表面侧钝化膜上。所述光接收表面侧钝化膜的折射率高于所述抗反射膜的折射率。所述光接收表面侧钝化膜和所述抗反射膜分别由氮化硅膜制成。所述后表面侧钝化膜由氧化硅制成。根据本发明,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最大电功率。
  • 光电池元件及显示面板-200910002059.3
  • 卓恩宗;彭佳添;陈昱丞;林弘章;温亦谦;孙伟珉;洪集茂;陈俊雄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2009-01-12 - 2009-06-17 - H01L31/068
  • 一种光电池元件及显示面板,该光电池元件包括一第一电极、一N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一P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以及一第二电极。N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位于第一电极上,其中N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中掺杂有一N型掺杂剂。P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位于N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上,其中P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中掺杂有一P型掺杂剂。第二电极位于P型掺杂富硅介电层上。本发明的光电池元件具有较佳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较佳的结构稳定性。另外,光电池元件的膜层厚度要求可较薄,因此,其较容易整合于显示面板的工艺中。如此一来,当光电池元件因感光所产生的电能便可转为显示面板使用,进而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 多晶硅—碳化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200810195062.7
  • 沈鸿烈;黄海宾;吴天如;鲁林峰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08-11-05 - 2009-03-25 - H01L31/068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晶硅-碳化硅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属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该太阳能电池由玻璃衬底或者不锈钢衬底,在该衬底上通过磁控溅射沉积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以及通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的二个叠接的薄膜子太阳能电池构成,其中一个子电池由p型碳化硅层/n型碳化硅层构成,另一个子电池由p型多晶硅层/n型多晶硅层构成。本发明的特点是由两种不同禁带宽度的硅基材料叠接组成,提高了对太阳光谱的利用率和光电转换效率。采用廉价衬底和低成本薄膜生长源材料,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使之具有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竞争优势。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