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电极形成方法和具有金属电极的半导体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5920.2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富坂学;小岛久稔;新美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L23/485 | 分类号: | H01L23/485;H01L21/60;H01L21/6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松涛;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金属电极形成方法和具有金属电极的半导体器件,其中一种金属电极形成方法包括:在衬底(11)上形成基底电极(12);形成保护膜(13,53),其在基底电极上具有开(13a,53a),以从该开口将基底电极暴露出来;形成覆盖保护膜和开口的金属膜(14,54);在吸附台(21)上固定衬底,并通过表面形状测量装置(23)测量表面形状;通过形变装置(24)使衬底形变,使得主表面和切削表面之间的差异在预定范围内;测量主表面的表面形状,并判断该差异是否在预定范围内;以及沿该切削表面切削衬底,以将金属膜构图成金属电极(15,55)。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电极 形成 方法 具有 半导体器件 | ||
【主权项】: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衬底(11),其具有主表面和背侧表面;基底电极(12),其电连接到半导体元件,其中所述基底电极(12)设置在所述半导体衬底(11)的所述主表面上;保护膜(13,53),其设置于所述基底电极(12)上,其中所述保护膜(13,53)包括开口(13a,53a),所述基底电极(12)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暴露出来;以及金属电极(15,55),其设置在所述保护膜(13,53)的所述开口(13a,53a)中并接触所述基底电极(12)的所述部分,其中所述保护膜(13,53)的表面和所述金属电极(15,55)的表面的平坦度偏差小于所述半导体衬底(11)的所述背侧表面的粗糙度,并且其中以如下方式提供所述金属电极(15,55):切削用于覆盖所述保护膜(13,53)和所述保护膜(13,53)的所述开口(13a,53a)的金属膜(14,54),以便在具有所述金属膜(14,54)的所述半导体衬底(11)被安装在吸附台(21)上的条件下,将所述金属膜(14,54)构图成所述金属电极(15,5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22592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台来波方向判定装置
- 下一篇:矿井低压电网隔爆型时序鉴别集中选漏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