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显微扩散阻挡层的铜/硅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51044.9 | 申请日: | 2008-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5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平;蔡辉;宋晓平;丁秉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29 | 分类号: | H01L23/29;B22F3/16;C09K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具有显微扩散阻挡层的铜/硅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封装材料的硅颗粒表面是由1nm-10μm厚度氧化铝、氮化铝或二者复合构成的扩散阻挡层薄膜,铜组元构成连续基体组织;本发明的方法为首先在硅粉表面涂覆氧化铝薄膜或其前驱体,然后将涂覆后的硅粉在真空、还原气氛或(与碳粉混合后)在氮气中焙烧,表面处理后的硅粉与铜粉经混粉、烧结等工艺获得致密化材料;本发明在铜、硅粉末表面镀覆氧化铝/氮化铝扩散阻挡层薄膜,用扩散阻挡层阻隔铜、硅二组元在高温烧结时的相互扩散和界面反应,从而通过高温烧结得到铜/硅封装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显微 扩散 阻挡 封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显微扩散阻挡层的铜/硅电子封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占总重量20%--60%的颗粒尺寸为1-200μm的硅和占总重量为80%--40%的晶粒尺寸为45-300μm的铜,其中硅颗粒表面是由1nm-10μm厚度的氧化铝、氮化铝或二者复合构成的扩散阻挡层薄膜,铜组元构成连续基体组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5104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格栅换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固态盘控制器及其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