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的单晶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8253.7 | 申请日: | 2006-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831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汪汉斌;杨辅军;薛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7/14 | 分类号: | C30B7/14;C30B29/62;C30B29/16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齐旭 |
地址: | 43006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的单晶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方法,是在溶液中,用温度控制生成的ZnO晶粒大小,以直径为几十纳米的单分散ZnO晶粒为种子,通过化学反应在其上外延地生长Zn1-xTMxO,使得磁性金属离子均匀掺杂到纤锌矿结构的ZnO晶格中去,从而形成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材料。本发明通过控制反应剂的配比,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制ZnO晶体中掺杂离子的浓度;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控制生成纳米棒的形貌和结构,使之具有与稀磁半导体相关的物理性能。该方法具有制备成本低,操作简便易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磁性 金属 离子 掺杂 zno 基稀磁 半导体 纳米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磁性金属离子掺杂的单晶ZnO基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溶液中,用温度控制生成的ZnO晶粒大小,以直径为几十纳米的单分散ZnO晶粒为种子,通过化学反应在其上外延地生长Zn1-xTMxO,使得磁性金属离子均匀掺杂到纤锌矿结构的ZnO晶格中去,从而形成稀磁半导体纳米棒的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825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不同操作权限的多用户银行结算帐户
- 下一篇:环保型发光瓷板画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