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1710222205.8有效
  • 神兆旭;卑多慧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7-04-07 - 2021-07-06 - H01L29/775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提供衬底结构,衬底结构包括衬底和在衬底上基本垂直的半导体柱;在衬底结构的表面上依次形成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对第二保护层进行刻蚀,以使得在衬底之上的第一保护层和在半导体柱的上表面上的第一保护层暴露;去除暴露的第一保护层,以使得衬底的表面和半导体柱的下部暴露;去除剩余的第二保护层;在衬底的表面上形成与半导体柱的下部接触的第一接触材料层。本申请引入了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一方面,半导体柱的侧壁上不会形成第一接触材料层,另一方面,第一接触材料层形成在衬底的表面并且与半导体柱的下部接触,从而不会增大源极的串联电阻。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1610510635.5有效
  • 神兆旭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6-07-01 - 2020-02-28 - H01L21/8234
  • 本发明公开了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衬底结构,其包括衬底、在衬底上的一个或多个半导体鳍片和在每个鳍片周围的沟槽隔离结构,沟槽隔离结构包括在相应鳍片的纵向两侧的第一和第二沟槽隔离部,和在相应鳍片的纵向两端的第三和第四沟槽隔离部;在衬底结构上形成图案化的第一硬掩模层,其具有开口以露出相应第三和第四沟槽隔离部的上表面;形成第一绝缘物层以填充开口,以形成包括第一绝缘物层及其下的沟槽隔离结构的部分的绝缘部分;去除第一硬掩模层以露出其下的鳍片部分和沟槽隔离结构的上表面;去除绝缘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所露出的沟槽隔离结构的一部分,使得第一和第二沟槽隔离部的上表面低于鳍片的上表面。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CN201610006672.2有效
  • 杨晓蕾;李勇;神兆旭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6-01-06 - 2019-12-03 - H01L21/336
  • 一种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上具有若干鳍部和位于鳍部顶部的掩膜层,相邻鳍部之间有与鳍部平行排列的第一凹槽和与鳍部垂直排列的第二凹槽;形成隔离层,隔离层表面与掩膜层表面齐平;对隔离层进行第一回刻蚀;对掩膜层进行刻蚀,暴露出鳍部两端的部分表面;形成第一图形化掩膜层,暴露出鳍部两端表面;刻蚀鳍部,在所述鳍部两端形成圆角;去除第一图形化掩膜层,形成第二图形化掩膜层,覆盖第二凹槽内的隔离层;对隔离层进行第二回刻蚀;去除掩膜层,形成横跨鳍部的栅极以及位于隔离层表面的伪栅极,伪栅极与栅极平行;在栅极和伪栅极的侧壁表面形成侧墙。所述方法可以提高形成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
  • 场效应晶体管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晶体管的形成方法-CN201610079609.1有效
  • 神兆旭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6-02-03 - 2019-12-03 - H01L21/336
  • 一种晶体管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第一区域,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具有介质层和穿透所述介质层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区域上;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表面依次形成栅介质层、位于栅介质层表面的盖帽层;在所述盖帽层表面形成第一掩膜层,所述第一掩膜层覆盖位于第一凹槽底部的部分盖帽层;以所述第一掩膜层为掩膜,去除位于第一凹槽侧壁上的盖帽层,暴露出第一凹槽侧壁表面的栅介质层表面;去除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覆盖所述栅介质层和盖帽层的刻蚀阻挡层;在所述刻蚀阻挡层上形成功函数层;在功函数层上形成填充满第一凹槽的栅极层。上述方法可以提高形成的晶体管的性能。
  • 晶体管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CN201610082716.X有效
  • 神兆旭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2016-02-05 - 2019-11-01 - H01L21/336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有若干鳍部及其顶部的第一掩膜层,相邻鳍部之间具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形成隔离层;使第二凹槽内的隔离层表面低于鳍部顶面;形成第一介质层和位于第一介质层表面的第二介质层;对第二介质层进行平坦化,形成第二掩膜层;以第二掩膜层为掩膜,刻蚀第二介质层和第一掩膜层,形成保护层;去除所述第二掩膜层;以所述保护层为掩膜,刻蚀隔离层,使第一凹槽内的隔离层表面低于第二凹槽内的隔离层表面;形成栅极和伪栅极,所述栅极横跨鳍部,所述伪栅极位于保护层表面。所述方法在未被回刻蚀的隔离层表面形成伪栅极,可以提高在此结构基础上形成的晶体管的性能。
  • 半导体结构形成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测试结构-CN201620195460.9有效
  • 神兆旭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6-03-14 - 2016-08-10 - H01L23/54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测试结构,所述半导体测试结构包括由多个外延部及多个轻掺杂部依次串联而成的测量电路,且位于所述测量电路两端的两个所述外延部分别连接有一测量电极;其中,所述外延部包括重掺杂外延层及包围所述重掺杂外延层侧壁及底部的非掺杂外延层或轻掺杂外延层;所述外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轻掺杂部的厚度,且所述轻掺杂部靠近所述外延部的上半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测试结构可以用于测试晶体管源漏转换区电阻R_transient,从而实现全面监测外延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变化,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半导体测试结构的制作工艺与现有工艺流程完全兼容,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掩膜版,不会增加制造成本。
  • 一种半导体测试结构
  • [发明专利]PMOS管的制作方法-CN201110138592.X有效
  • 刘金华;周地宝;周晓君;神兆旭;王文博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2011-05-26 - 2012-11-28 - H01L21/33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MOS管的制作方法,在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凸起结构的第一硬掩膜层,采用外延生长工艺在第一硬掩膜层两侧的半导体衬底之上分别生长漏极SiGe外延层和源极SiGe外延层,接着在漏极SiGe外延层和源极SiGe外延层之上形成第二硬掩膜层,去除第一硬掩膜层后,所形成的开口暴露出半导体衬底,然后采用外延生长工艺在暴露出的半导体衬底之上生长新的半导体衬底,在新的半导体衬底之上形成第一侧壁层和栅极结构。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降低PMOS管的漏电流。
  • pmos制作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