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硅直通孔的三维集成系统热解析方法-CN201910815400.0有效
  • 马奎;杨发顺;王勇勇;林洁馨;傅兴华 - 贵州大学
  • 2019-08-30 - 2022-08-12 - G06F30/36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直通孔的三维集成系统热解析方法,它包括将三维集成系统分解成单个功率元胞,在该功率元胞中,考虑硅通孔横向热阻和纵向热阻的影响,建立分段热阻模型;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得出包含上下层芯片温度的矩阵方程;根据传热学中热阻表达方式,建立热阻R1~R8的表达式;将热阻R1~R8的表达式代入包含上下层芯片温度的矩阵方程中求解关于温度T的方程组,从而得到三维集成系统中各层芯片的温升情况;解决了现有技术对维集成系统的热解析采用一维热阻模型,它只考虑三维集成系统的纵向传热而没有考虑三维集成系统TSV的横向热阻问题,使得三维集成系统的热可靠性差等问题。
  • 一种基于直通三维集成系统解析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双极型单片三维半导体集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1080125.X在审
  • 马奎;杨发顺;林洁馨 - 贵州大学
  • 2017-11-06 - 2018-02-06 - H01L27/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型单片三维半导体集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P型衬底,轻掺杂P型外延层位于P型衬底上,轻掺杂N型外延层位于轻掺杂P型外延层上。在P型衬底和P型外延层之间集成有半导体器件,在轻掺杂N型外延层上也集成有半导体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平面集成工艺制备的半导体元/器件只能存在于芯片上表面附近几微米到数十微米的范围内、芯片集成度低的问题。同层相邻的器件之间以及不同层器件之间均由反向偏置的PN结进行隔离,工艺成本较低。体内器件和表面器件之间通过硅通孔实现互连,能有效降低互连结构的面积、提高芯片的集成度。
  • 一种双极型单片三维半导体集成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式复合散热结构的三维集成功率系统及制备方法-CN201510296250.9有效
  • 傅兴华;林洁馨;马奎;杨发顺 - 贵州大学
  • 2015-06-03 - 2017-03-15 - H01L21/76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复合散热结构的三维集成功率系统及制备方法,它包括散热片(1),散热片(1)上方为高压大功率器件层(2),高压大功率器件层(2)上方为低压器件及传感器器件层(3),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低压器件及传感器器件层(3)制作;步骤2、高压大功率器件层的制作及嵌入芯片层的散热通孔制作;步骤3、高压大功率器件层(2)芯片层堆叠;步骤4、将高压大功率器件层(2)堆叠在散热片(1)上后,将低压器件及传感器器件层(3)堆叠在高压大功率器件层(2)上,形成内嵌式复合散热结构的三维集成功率系统等,本发明解决了三维集成功率系统的散热问题,因此具有集成度高,功率容量更大等优点。
  • 一种内嵌式复合散热结构三维集成功率系统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键合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CN201220711370.2有效
  • 傅兴华;马奎;杨发顺;林洁馨 - 贵州大学
  • 2012-12-20 - 2013-07-10 - H01L27/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键合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它包括衬底(1)和隔离槽(5),隔离层(2)位于衬底(1)上,埋层(3)位于隔离层(2)上,工作层(4)位于埋层(3)上,隔离槽(5)位于工作层(4)左右侧,在隔离层(2)上开有网状窗口(6),网状窗口(6)由二氧化硅和多晶硅间隔组成,网状窗口(6)位于隔离层(2)与VDMOS对应的区域;解决了常规工艺制作的功率半导体存在芯片面积大,高压互连和芯片热设计困难以及由于反偏PN结存在漏电流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功耗等问题。
  • 一种基于技术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键合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及其制作工艺-CN201210559200.1有效
  • 傅兴华;马奎;杨发顺;林洁馨 - 贵州大学
  • 2012-12-20 - 2013-04-10 - H01L27/06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键合技术的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它包括衬底(1)和隔离槽(5),隔离层(2)位于衬底(1)上,埋层(3)位于隔离层(2)上,工作层(4)位于埋层(3)上,隔离槽(5)位于工作层(4)左右侧,在隔离层(2)上开有网状窗口(6),网状窗口(6)由SiO2和多晶硅间隔组成,网状窗口(6)位于隔离层(2)与VDMOS对应的区域;工艺步骤包括:硅片选取、轻掺杂硅片抛光氧化及注入、退火氧化、光刻挖槽回填、网状窗口加工、键合以及常规BCD操作过程,解决了常规工艺制作的功率半导体存在芯片面积大,高压互连和芯片热设计困难以及由于反偏PN结存在漏电流会影响整个电路的功耗等问题。
  • 一种基于技术三维集成功率半导体及其制作工艺
  • [实用新型]高精度低漂移集成电压基准源电路-CN200920315153.X无效
  • 杨发顺;马奎;丁召;傅兴华;林洁馨 - 贵州大学
  • 2009-11-19 - 2010-08-11 - G05F3/3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低漂移集成电压基准源电路,PTAT电流产生电路(1)与电压提升电路(2)、电流反馈电路(3)连接,电压提升电路(2)与电流反馈电路(3)、过热保护电路(4)、大电流驱动及过流保护电路(5)连接,电流反馈电路(3)与过热保护电路(4)连接,过热保护电路(4)与大电流驱动及过流保护电路(5)连接,大电流驱动及过流保护电路(5)与电源电压分配电路(6)、输出驱动和反接保护电路(7)连接。本实用新型精度高、电源范围宽(4.5~40V)、驱动能力强(100μA~100mA)、电源电压调整率低、温度系数小(10ppm/℃)和保护功能完善,即具有过热保护、过流保护和反接保护。
  • 高精度漂移集成电压基准电路
  • [发明专利]高精度低漂移集成电压基准源电路-CN200910309518.2有效
  • 马奎;杨发顺;丁召;傅兴华;林洁馨 - 贵州大学
  • 2009-11-10 - 2010-04-21 - G05F3/3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低漂移集成电压基准源电路,它包括PTAT产生电路(1),用于产生PTAT电流;电压提升电路(2),用于提升PTAT电压,实现了电路的启动隔离;电流反馈电路(3),用于稳定输出电压,提高其电流的温度稳定性;过热保护电路(4),用于输出管的过热保护;大电流驱动及过流保护电路(5),用于调整大负载电流时输出管的输出电压;用于大电流驱动电路中晶体管的过流保护;电源电压分配电路(6),用于提高输出基准电压的直流电源抑制特性;输出驱动和反接保护电路(7),用于加强输出基准的驱动能力和电路反接保护。
  • 高精度漂移集成电压基准电路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