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24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量系统-CN202010399388.2有效
  • 马尔克·卡贝罗;俞大鹏;于海明;刘松;贾浩;张礼博;宋秋明 - 南方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0-05-12 - 2023-10-03 - G01N25/20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样品承载单元、磁场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马达控制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样品承载单元与温度控制单元、马达控制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样品承载单元包括样品载体以及信号传输端子;品载体表面设置有多个信号端子,多个信号端子包括多个相互垂直的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样品承载单元还包括温度信号传输元件,温度信号传输元件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向待测样品传输温度信号;温度信号传输元件至少包括第一温度信号传输元件和第二温度信号传输元件,两者传输的温度不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测量系统,可以同时测量反常纳斯特效应、塞贝克系数和反常霍尔效应。
  • 一种热电材料性能测量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连续多孔结构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2010289474.8有效
  • 王恺;刘皓宸;吴丹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0-04-14 - 2023-10-03 - C09K1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连续多孔结构的量子点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一嵌段共聚物与第二嵌段共聚物熔融混炼,冷却后得到混合料;(2)将量子点分散于溶剂中,得到量子点分散液,再向量子点分散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搅拌后去除溶剂得到嵌段共聚物修饰的量子点;(3)将步骤(2)得到的嵌段共聚物修饰的量子点熔融压片,退火后得到具有双连续多孔结构的量子点薄膜。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量子点薄膜可以充分吸收LED的蓝光,提高量子点荧光薄膜的荧光强度,制备高亮度的超薄量子点荧光薄膜,工艺简单,减少加工成本,实现显示器件的超薄化。
  • 一种具有双连多孔结构量子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微弧氧化涂层的方法-CN202210574345.2有效
  • 唐金成;严明;骆小平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5-25 - 2023-10-03 - C25D11/26
  • 本发明属于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微弧氧化涂层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钛样品置于钙磷钠银系电解液中,经微弧氧化制得双层多孔分级的微弧氧化涂层;钙磷钠银系电解液包括六偏磷酸钠、硝酸银、乙酸钙、磷酸二氢钙。本发明采用一步微弧氧化法制备了一种双层多孔分级涂层,操作步骤简单易行,电解液中含有硝酸银,在微弧氧化过程中,可将银离子氧化形成纳米银颗粒,使得钛基植入体在植入初期起到长期抑菌作用,且电解液中的钙、磷、钠元素能提高植入体表面的生物活性,进而加快骨的内生长和矿化成熟。
  • 一种制备氧化涂层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水下移动式机器人-CN202223419551.0有效
  • 刁幸荣;柯文德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12-20 - 2023-10-03 - B63C11/5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水下移动式机器人,包括吸盘箱、正弦波运动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吸盘箱固定安装在所述正弦波运动机构的一端,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正弦波运动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正弦波运动机构包括控制模块以及设在控制模块两侧的曲轴运动机构,所述控制模块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前部支架和电机支架上,所述控制模块内设磁吸充电安装口和遥控接收器安装口。本实用新型使用仿乌贼肉鳍的正弦波运动作为动力,具有稳定前进和转向的优点;同时具备吸盘功能,通过吸附在其他设备的机体上,通过其他机体带动位移到更远的目的地进行作业。大大节省了自身电机运动时的损耗,更加快捷的到达目的地。
  • 一种具有吸附功能水下移动式机器人
  • [实用新型]加载台及蠕变试验台-CN202321087359.8有效
  • 曹津瑞;袁鸿雁;李元龙;董鹏;胡嘉仪;褚凯佟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3-05-08 - 2023-10-03 - G01N3/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载台及蠕变试验台,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载台,应用于蠕变试验台,包括:加载台本体,加载台本体具有安装面和至少两个加载面;安装面用于与蠕变试验台连接,加载面均与安装面呈夹角设置,蠕变试验台中的挂件粘接于加载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载台及蠕变试验台解决了目前蠕变试验中只能通过单一粘接面和单一角度进行实验,多角度的加载实验需要搭建另外的试验台,操作不方便,且时间成本和试验成本较大的问题。
  • 加载试验台
  • [发明专利]血管化类器官芯片及其应用-CN202310611144.X在审
  • 蒋兴宇;刘艺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3-05-26 - 2023-09-29 - C12M3/00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血管化类器官芯片及其应用。该芯片包括中央腔室,以及与其连通的进液管路和出液管路;中央腔室用于容纳血管类器官、微凝胶和血管化类器官;进液管路用于将灌流培养基导入中央腔室,使血管类器官和微凝胶形成三维血管床结构体,并对三维血管床结构体上的血管化类器官进行灌流培养,使其内外血管网络贯通。采用上述芯片使血管化类器官内外血管网络贯通的方法:将血管类器官、微凝胶和血管化类器官加入中央腔室,灌流培养形成三维血管床结构体,且血管化类器官在三维血管床结构体上实现内外血管网络贯通。本发明能维持类器官的三维形态及其组织结构特征,并能够建立三维分布且贯穿类器官内外的可灌流血管网络。
  • 血管器官芯片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海底地震采集系统-CN202210816821.7在审
  • 应志奇;何展翔;袁慧;吴梦影;张朔宁;沈义斌;幺永超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7-12 - 2023-09-29 - G01V1/38
  • 本申请涉及地震探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海底地震采集系统,包括采集站和采集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承压舱,所述承压舱上设置有地震探测仪,所述地震探测仪用于采集地震反射波数据,所述承压舱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椎体,所述第一椎体的一端与所述承压舱的所述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椎体的另一端往远离所述承压舱的方向延伸并用于插入海底;及缓冲复位组件,所述缓冲复位组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采集站和所述承压舱相连接,所述缓冲复位组件用于使得所述承压舱和所述采集站先相互靠近再相互远离。本申请之海底地震采集系统,可以提高海底地震采集系统与海底之间的耦合效果。
  • 海底地震采集系统
  • [发明专利]机器人的行人跟随方法及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CN202211179511.5在审
  • 张宏;江欣恺;陈炜楠;何力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9-27 - 2023-09-29 - G05D1/02
  • 本申请适用于移动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行人跟随方法,机器人安装有激光雷达,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雷达获取目标行人的点云;确定目标行人的点云的第一识别特征;通过激光雷达获取机器人周围的第一帧的环境的第一帧的点云;在第一帧的点云中,确定第一帧的环境中的行人对应的第一帧的行人点云;确定第一帧的行人点云对应的第一帧的检测特征;在第一帧的检测特征中,确定与第一识别特征相似或相同的第一帧的目标特征;确定与第一帧的目标特征对应的第一帧的目标点云;对第一帧的目标点云对应的第一帧的行人跟随。本申请能够提高机器人对行人跟随的可靠性。
  • 机器人行人跟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CN202211123106.1在审
  • 张宏;陈炜楠;何力;汤智龙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9-15 - 2023-09-29 - G06T5/50
  • 本申请适用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上述方法包括:对目标图像帧执行第一图像处理,得到第一子图,其中,第一图像处理为按照目标图像帧所对应的图像采集时间进行实时处理;对目标图像帧执行第二图像处理,得到第二子图,其中,第二图像处理为按照随机顺序对目标图像帧中的全部图像帧进行的非实时图像处理;根据第一子图与第二子图的视觉重叠区域,生成目标融合子图,其中,目标融合子图包括视觉重叠区域,通过本实施例,有效的提高了子图进行全局对齐融合的过程中的成功率,进而提高了系统全局定位和建模的精确性。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气体扩散层透水性能的装置-CN202211079618.2在审
  • 邹杰鑫;王旻;尧克光;邢爽;王海江 - 南方科技大学
  • 2022-09-05 - 2023-09-29 - G01N15/08
  • 本申请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气体扩散层透水性能的装置,包括底座、夹持组件、储水结构、压力测试元件和压力调节组件;夹持组件安装在底座上,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气体扩散层;夹持组件具有空腔,夹持状态下,空腔与气体扩散层连通;储水结构安装在底座上,储水结构与空腔连通;压力测试元件与储水结构连接;压力调节组件与储水结构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测试气体扩散层透水性能的装置,通过设置压力调节组件,可以保证测试的额定压力,并快速调节气体扩散层液体透过的压力,不需要调节多个器件,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设置压力测试元件,压力读数简单明了,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 一种用于测试气体扩散透水性能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