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09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带卡槽的直筒型减震器-CN201220089432.0有效
  • 励明夫 - 宁波南方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2012-03-12 - 2012-10-24 - F16F1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卡槽的直筒型减震器,包括由内筒和外筒组成的缸体、与缸体同轴设置的连杆、设置到连杆底端的活塞、密封件、广口无底杯形的固接件、设置在外筒内底部并与内筒下端相连接的限压阀、连接在外筒下部的限位卡件、辅阻尼塞以及上盖。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提高减震器的安全性,延长减震器的连续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地降低减震器的使用与维护成本,同时还便于对减震器的限位固定,便于安装。
  • 一种带卡槽直筒型减震器
  • [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装置-CN201220089433.5有效
  • 励明夫 - 宁波南方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
  • 2012-03-12 - 2012-10-24 - F16F1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装置,包括由内筒和外筒组成的贮油筒、同轴设置在贮油筒内的连杆以及连接到连杆一端的活塞,它还包括紧固件、固接座、固接螺栓、连接件、弹性缓冲件和压力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同轴设置的固接螺栓,固接座套设在贮油筒的外部,连接件设在贮油筒的底端,紧固件通过弹性缓冲件与连接件连接,压力阀设置在内筒底端的贮油筒开口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汽车减震器的缓冲性能,提高了减震器的缓冲减震性能,提高了车辆驾乘的舒适性,提高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
  • 一种汽车减震装置
  • [实用新型]大横向位移的空气弹簧-CN201220101035.0有效
  • 宋红光;于磊;刘兆栋 - 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 2012-03-19 - 2012-10-03 - F16F1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横向位移的空气弹簧,包括上盖(1)、胶囊(3)以及橡胶堆,所述的橡胶堆包括锥形橡胶堆(4)和平板橡胶堆(7),锥形橡胶堆(4)位于平板橡胶堆(7)的上部,并通过连接板(8)连接,胶囊(3)的上子口固装于上盖(1)上,下子口固装于锥形橡胶堆(4)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实现±150mm水平变位的要求。2.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刚度均较小、能够适应现代轨道车辆运行舒适性的要求。锥形橡胶堆和平板橡胶堆之间可以自由转动。
  • 横向位移空气弹簧
  • [发明专利]复合减振器-CN201210118611.7有效
  • 邹波;李建林;王继托;宋小军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2-04-20 - 2012-08-22 - F16F13/06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减振器,包括:外壳(3),外壳(3)为上部开口、底部封闭的圆筒形;橡胶弹簧(1),橡胶弹簧(1)的外周与外壳(3)的内壁面密封配合,橡胶弹簧(1)的底面与外壳(3)的内壁面形成闭合空间;阻尼部件(4),位于闭合空间内,包括阻尼孔,阻尼部件(4)固定于橡胶弹簧(1)的底部并与橡胶弹簧(1)的底面形成阻尼腔;粘性液体(5),位于闭合空间下部。根据本发明的复合减振器,由于通过橡胶弹簧的弹性力与阻尼结构的阻尼力的复合作用实现减隔振,减隔振的效果较现有技术的橡胶减振器增强,有效地增加了使用该复合减振器的系统减振效果。
  • 复合减振器
  • [发明专利]隔振装置-CN201080018617.6有效
  • 菅原英树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2010-04-27 - 2012-04-11 - F16F13/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的底部(34)自通路外筒部(32)的下端部向径向内侧弯曲地形成,在分隔构件(20)的筒部(22)的外周侧与凸缘部(24)相对且分开地配置。另外,底部(34)在轴向(S)上配置在筒部(22)的内侧、即径向看时底部(34)与筒部(22)重合。在限制通路构件(30)上,以覆盖下侧的开口的方式硫化粘接有弹性膜状的隔膜(50)。另外,在限制通路构件(30)上,以覆盖通路内筒部(36)的内周面的方式,与隔膜(50)一体地硫化形成有密封部(56)。
  • 装置
  • [实用新型]汽车减震器-CN201120212428.4有效
  • 吴志强;王喆;王桂德;王克起 - 天津市泓锋泰汽车改装有限公司
  • 2011-06-22 - 2012-02-08 - F16F13/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密封的外壳体,所述密封的外壳体上装有阀式注油孔和针状排气阀,所述密封的外壳体内设有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上均布有多个垂直地贯穿于活塞的泄流孔,所述活塞杆的上端穿过所述密封的外壳体的顶部;所述密封的外壳体内的底部自下而上地放入有弹性物和网状盖;所述活塞与所述网状盖之间充满液压油;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及所述密封的外壳体外部的底端均分别设有固定环;每个泄流孔上均设有一单向阀,每两个相邻的泄流孔上的单向阀的位置呈交错地设置在所在泄流孔的顶端或底端。本实用新型汽车减震器,其结构简单,并且不采用气体,造价低,性能稳定,安全实用的单筒、全液压结构减震器。
  • 汽车减震器
  • [发明专利]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CN200980152597.9有效
  • 市川浩幸;小川雄一;古町直基 - 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2009-11-04 - 2011-11-30 - F16F13/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该装置在被输入频率比低频孔通路的调谐频率高的振动时,能够发挥有效的隔振效果,并且能够防止产生由高频用设备的工作引发的异音。为了解决该课题,在由第二安装构件(14)支承的分隔构件(48)中形成低频孔通路(100)和高频孔通路(126),另一方面在高频孔通路(126)的至少一个开口部配置阀芯(112、116),并且设置弹簧部件(112、116),该弹簧部件(112、116)在初期状态下使阀芯(112、116)自高频孔通路(126)的开口部离开而将高频孔通路(126)保持为连通状态,在被输入振动时,阀芯(112、116)能够克服弹簧部件(112、116)的保持力而截断高频孔通路(126)。
  •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 [实用新型]简易式气压棒-CN201020644991.4无效
  • 廖瑞忠 - 苏州升德精密电气有限公司
  • 2010-12-07 - 2011-11-23 - F16F1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式气压棒,其包含:一管体,该管体内设有容室;一轴棒体,该轴棒体一端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穿设于管体之容室内;一盖体,该盖体套固于管体之容室一端,且该盖体内设有至少一洞孔;当该轴棒体复位时,该盖体内设有的洞孔,使该容室内之空气可被轴棒体之弹性体挤压并使该空气可由该盖体内的洞孔缓慢排出,而可达到缓冲功效,且可使该轴棒体达到稳定缓慢复位的效果,进而可达到结构简化、组装快速及节省成本之目的。
  • 简易气压
  • [发明专利]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CN200980137938.5有效
  • 植木哲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2009-10-28 - 2011-08-24 - F16F13/06
  • 本发明涉及隔振装置(10)的制造方法,在向隔振装置主体(21)上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封入混合液的封入工序中,在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设定为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中(L2)的、蒸气压较低的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后,将第一液体(L1)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而使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上升,然后,将第二液体(L2)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积存情况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 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减震器-CN201010527123.2在审
  • 蒋博平 - 蒋博平
  • 2010-10-20 - 2011-02-16 - F16F13/0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减震器。其包括缸体、油封、活塞杆、活塞、底板和弹簧,缸体上端设有油封,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底板与缸体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弹簧,活塞为橡胶材料,底板通过螺钉与缸体固定连接,底板和弹簧之间设有滤网,弹簧上端设有挡板。这种减震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密封性能好,底板与缸体通过螺钉连接,方便了拆卸、维修和保养,由于地板上安装了弹簧,活塞又为橡胶材料,大大地增加了减震效果,同时也具有缓冲和隔音的性能,大幅地提高了安全系数。
  • 减震器
  • [发明专利]车辆用悬架装置-CN201010203625.X无效
  • 藤本贤二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2010-06-12 - 2010-12-29 - F16F13/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直列地具有空气弹簧和弹性部而形成的车辆用悬架装置,作为根据方向而弹簧常数等特性不同的规格,其在前后方向弹性柔软且左右方向弹性较硬,以用于具有无横梁底盘的铁路车辆。在车辆用悬架装置中,上下直列地配置有:止动器,其在主轴和彼此具有相同轴心的外筒之间插装弹性部而形成,该弹性部形成多个弹性层和硬质分隔壁以同心状沿直径内外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橡胶构造,并且在沿轴心的方向上的剖面观察形状呈“ハ”字状;以及空气弹簧,其设置车体侧的上支撑部、底盘侧的下支撑部及横跨该两者的橡胶制膜片而构成,在弹性部与轴心相关的特定方向的位置处,形成使弹性层在与轴心相关的径向上局部缺失而构成的壁厚变薄部。
  • 车辆悬架装置
  • [发明专利]电动自行车液压式发电减震器-CN201010219517.1无效
  • 王宝根 - 杭州慈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10-07-06 - 2010-12-22 - F16F13/06
  • 一种电动自行车液压式发电减震器。它是一种利用震动时弹簧的伸缩作用压动液体促使发电机发电的减震器,由减震装置和液压发电装置组成。减震装置包括顶部有上吊环的减震缸筒、下部有分流管且底部有下吊环的主液压缸筒、与减震缸筒连接的主活塞杆、塞入主液压缸筒的主活塞、上下端分别与减震缸筒和主液压缸筒固定的减震弹簧;液压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固定发电机的电机架、固定在发电机上的齿轮、辅液压缸筒、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与齿条连接并塞入辅液压缸筒的辅活塞、供齿条上端伸入的U型柱。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减震器只具有减震作用,而在震动中的能量却浪费了的问题,具有将震动中产生的能量收集转换成电能、提高一次充电行驶里程、减少能量浪费等特点。
  • 电动自行车液压式发电减震器
  • [实用新型]一种避震器-CN201020141624.2无效
  • 卢秋强 - 深圳市恒力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2010-03-23 - 2010-12-22 - F16F13/06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震器,主要是由空心活塞连杆、避震弹簧、密封圈、活塞、缓冲环、气缸、防尘密封圈、避震头、气嘴组成,避震头内设有打气孔,气嘴连接孔与气嘴螺纹连接,气缸与避震头螺纹连接,气缸末端带有防尘密封圈,缓冲环套在空心活塞连杆上,空心活塞连杆外有螺纹与活塞螺纹连接,空心活塞连杆内孔设有避震弹簧,将空心活塞连杆内置于气缸内,缓冲环避免各金属部件之间的碰撞及磨损。避震弹簧起到了减震的效果,密封气室的气压起到双重的减震效果,通过双重减震使得自行车和电动车在使用时更加舒适、安稳。
  • 一种避震器
  • [实用新型]预压可调式避震器-CN200920350588.8无效
  • 廖泰皓;陈怡如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2009-12-31 - 2010-12-22 - F16F13/06
  • 一种预压可调式避震器,包括一缸体、一活塞、一活塞杆、一下端架、一第一调整环、一弹簧及一轴用扣环。缸体具有一外螺纹部及一环形沟槽。环形沟槽是邻接于外螺纹部。活塞是以移动方式设置于缸体之中。活塞杆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是相对于第二端部,并且连接于活塞。第二端部延伸于缸体之外。下端架连接于活塞杆的第二端部。第一调整环旋锁于缸体的外螺纹部之上。弹簧连接于下端架与第一调整环之间。轴用扣环套设于环形沟槽之中,并且位于第一调整环与下端架之间,是用以限制第一调整环的旋锁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除可避免产生震动敲击异音外,还可避免弹簧遭受过度压缩而发生变形或断裂的问题。
  • 预压调式避震器
  • [发明专利]防振装置-CN200880119982.9有效
  • 植木哲;长岛康寿之;松本义纪;齐藤崇浩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2008-12-12 - 2010-11-24 - F16F13/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被封入在防振装置(10)的第1安装构件(11)内的液体(L)含有互相不溶解的第1液体和第2液体,该第2液体的蒸气压高于第1液体的蒸气压且该第2液体在液体中所含有的重量比率(重量%)小于该第1液体在液体中所含有的重量比率(重量%)。利用该防振装置,不会使构造复杂化、也不会使衰减性能变差就能够降低产生的异常噪声的大小。
  • 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