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76368.3 | 申请日: | 202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隋媛;孙兆洋;李岭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5J18/00 | 分类号: | B25J18/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慧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9 | 代理人: | 王乾旭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底盘 维修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属于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座,轮座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底座内开设有用于容纳轮座和移动轮的容纳槽,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杆,两个液压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在轮座上。本发明通过启动液压杆,使得液压杆的输出端伸长,从而液压杆输出端的轮座受到推动向底座的下部移动,从而轮座四角的移动轮与地面接触,此时推动装置能够使得移动轮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装置能够移动至作业所需部位,使得装置的使用位置不再受到局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加,从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底盘的维修需求也逐渐增加。
机械手能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功能,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
在对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时通常会用到机械手,由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并非如同工厂生产,因此就需要将车辆停靠在机械手的作业范围处,但现有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用的机械手存在不能够移动的缺陷,在面对无法移动的新能源车辆时,不能移动机械手至所需的作业位置,因此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具备能够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机械手作业位置局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底盘维修机械手,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座,所述转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三机械臂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作业臂,所述底座的下部滑动连接有轮座,所述轮座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用于容纳轮座和移动轮的容纳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在轮座上。
优选的,所述轮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楔块,所述底座内对称弹性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楔块,两个所述第一楔块分别与两个第二楔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臂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底座内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活塞筒,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筒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杆,两个所述第一活塞杆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楔块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二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竖杆的中部,所述第一活塞筒和第二活塞筒内均填充有液压油,所述第一活塞筒与第二活塞筒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筒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筒和第一活塞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机械臂和第二机械臂的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摆动的电机,各所述机械臂以及安装座与转座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械臂内的轴承槽与第二机械臂的轴承槽之间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转座内的轴承槽与第一机械臂内的轴承槽之间连通有第三管道。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盛放润滑油的箱体,所述箱体与第二机械臂的轴承槽之间连通有回流管。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泵送箱,所述泵送箱与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抽取管,所述泵送箱与转座的轴承槽之间连通有泵送管,所述抽取管和泵送管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76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交通监测调度系统
- 下一篇:液冷轮毂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