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平行度与角度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847462.6 | 申请日: | 202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68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刘志新;刘伟东;武永强;姚迈;王凯;张寒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G01M7/08;G01M17/007;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碰撞 假人 小腿 骨架 平行 角度 测量 工装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汽车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平行度与角度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测试技术领域。该工装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磁性固定件,用于安装小腿U型件;小腿U型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磁性固定件具有标准角度,底座具有预设角度,当底座安装于固定座表面时,底座远离固定座的表面形成预测平面;测量组件,测量组件具有第一测量端和第二测量端,移动组件,其设置在测量组件和固定座之间,用于带动测量组件移动,以改变第一测量端、第二测量端和相应的底座、第一夹板或者第二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了测量组件直接接触小腿U型件,对小腿U型件表面造成损坏,也让整个测量过程更为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汽车安全碰撞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平行度与角度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碰撞假人作为汽车碰撞测试中的重要工具与组成部分,对汽车安全性能的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汽车碰撞假人的骨架结构较为复杂,其中,碰撞假人小腿U型件需通过焊接加工成型。碰撞假人小腿U型件结构特殊,需要将两侧夹板焊接至底座,但是在加工焊接过程中会出现零件的变形,影响其公差精度,并且,U型件的底座角度、两侧夹板平行度等形位公差很难高效率的准确测量,同时平行度测量面与膝位移传感器相连接,角度测量面与胫骨传感器相连接,此处平行度与角度偏差所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若不及时发现最终会导致碰撞假人整体传感器测量数据不可靠,影响汽车碰撞实验的准确性。
目前,U型件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接触法测量和非接触法测量,但是,使用接触法测量时,测量工具直接接触工件表面,会导致工件表面受损,精度无法达到测试要求;使用非接触法测量时,受到测量U型工件的尺寸限制,无法合理安装测量设备。因此,我们提出汽车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平行度与角度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便捷且及时测量平行度和角度,提高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加工精度,提升良品率的汽车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平行度与角度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碰撞假人小腿骨架平行度与角度测量工装,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磁性固定件,用于安装小腿U型件;所述小腿U型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磁性固定件具有标准角度,所述底座具有预设角度,当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固定座表面时,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固定座的表面形成预测平面;
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具有第一测量端和第二测量端,所述第一测量端的测量方向和所述第二测量端的测量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测量端的测量方向与所述磁性固定件底面垂直设置;
移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测量组件和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移动组件具有驱动端,其和所述测量组件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测量组件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测量端、所述第二测量端和相应的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夹板或者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磁性固定件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直壁、第二直壁和第三直壁;
所述第一直壁和所述第二直壁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90°,且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三直壁;
所述第一直壁与所述第三直壁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标准角度,且其开口朝向所述第二直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第一导轨,其沿第一方向设置,且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底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固定座底面平行设置;
第一滑块,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用于安装所述测量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474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