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66982.4 | 申请日: | 202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0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夏初晴;郑凯;苏悦阳;周亦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2 | 分类号: | G02B6/12;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 代理人: | 刘荣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所述半导体结构包括:SOI衬底,所述SOI衬底包括若干器件区和包围每个器件区的切割道区,所述SOI衬底上还包括第一介质层;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表面的第二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中的第一波导结构,部分第一波导结构位于所述切割道区,任意相邻器件区的光路通过所述切割道区的第一波导结构连通。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通过设置于切割道区的第一波导结构实现全片光互连并且降低器件延迟和功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硅光工艺平台中,多为独立的每个芯粒形成光功能器件的工艺制造,并在完成后进行独立封装和使用。考虑到光器件尺寸较大、种类繁多,现有最大曝光单元无法满足多功能光电器件的设计需求,因此不少平台利用整片电互连实现不同功能的器件连接。
然而整片电互连的方案仍然存在缺陷。因此,有必要提供更有效、更可靠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实现全片光互连并且降低器件延迟和功耗,突破曝光单元的限制,实现多功能器件相连。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SOI衬底,所述SOI衬底包括若干器件区和包围每个器件区的切割道区,所述SOI衬底上还包括第一介质层;在所述第一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二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中的第一波导结构,部分第一波导结构位于所述切割道区,任意相邻器件区的光路通过所述切割道区的第一波导结构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器件区的SOI衬底中还包括光栅结构和硅波导结构,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光栅结构和硅波导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三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三介质层中的第二波导结构,部分第二波导结构位于所述切割道区,所述光栅结构、硅波导结构、第一波导结构和第二波导结构在所述SOI衬底表面的垂直投影互相连接构成分别连通所述器件区相对边的两条光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栅结构、硅波导结构、第一波导结构和第二波导结构在所述SOI衬底表面的垂直投影的连接顺序为:第一波导结构-第二波导结构-第一波导结构-硅波导结构-光栅结构-硅波导结构-第一波导结构-第二波导结构-第一波导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导结构和第二波导结构的光传输方式为倏逝耦合,所述第一波导结构和硅波导结构的光传输方式为倏逝耦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二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中的第一波导结构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一波导结构材料层;刻蚀所述第一波导结构材料层形成所述第一波导结构;在所述第一介质层表面和第一波导结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介质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三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三介质层中的第二波导结构的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二介质层表面形成第二波导结构材料层;刻蚀所述第二波导结构材料层形成所述第二波导结构;在所述第二介质层表面和第二波导结构表面形成所述第三介质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波导结构和第二波导结构的材料包括氮化硅、硅、碳氮化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介质层表面形成至少一层第四介质层以及位于每层第四介质层中的至少一层第三波导结构,所述第三波导结构与所述第二波导结构在所述SOI衬底表面的垂直投影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OI衬底包括底硅层、位于所述底硅层表面的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层表面的顶硅层,所述光栅结构和硅波导结构位于所述顶硅层中,所述第一介质层覆盖所述顶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方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66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