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连续/纳秒脉冲组合激光的激光辐照加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6432.4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0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文;唐杰;周义青;吕欣宇;吴克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31/26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连续 脉冲 组合 激光 辐照 加强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连续/纳秒脉冲组合激光的激光辐照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连续/纳秒组合激光,通过改变连续与纳秒激光参数和激光的组合方式,使用连续/纳秒组合激光对硅PIN光电探测器进行辐照致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纳秒脉冲组合激光的激光辐照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秒激光是脉宽为10ns的单脉冲激光,其波长为1064nm,连续激光波长为1080nm的红外波段激光,作用时间分别为10ns与0.1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纳秒脉冲组合激光的激光辐照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激光由连续激光与纳秒激光通过空间合束的方法叠加得到,纳秒激光与连续激光的光斑直径一致,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续/纳秒脉冲组合激光的激光辐照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激光作用时,纳秒激光具有滞后性,组合激光作用时,纳秒激光具有滞后性,通过信号发射器改变纳秒激光晚于连续激光作用的延迟时间的方式,获得硅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数据。
5.一种基于连续/纳秒组合激光的损伤加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续激光模块,用于产生波长为1080nm的连续激光;
纳秒激光模块,用于产生波长为1064nm,脉宽为10ns的纳秒激光;
空间合束模块,用于将连续激光与纳秒激光进行空间叠加,辐照至硅PIN光电探测器上;
系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连续激光与纳秒激光的出光与纳秒激光的延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连续/纳秒组合激光的损伤加强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合激光由连续激光与纳秒激光通过空间合束的方法叠加得到,纳秒激光与连续激光的光斑直径一致,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连续/纳秒组合激光的损伤加强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合激光作用时,纳秒激光具有滞后性,组合激光作用时,纳秒激光具有滞后性,通过信号发射器改变纳秒激光晚于连续激光作用的延迟时间的方式,获得硅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连续/纳秒组合激光的损伤加强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控制模块控制连续激光与纳秒激光的出光与纳秒激光的延迟时间为0-90ms。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64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氨酯泡绵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钛合金复杂结构的化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