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31451.7 | 申请日: | 2023-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清;李亮;吴国禹;左世鑫;南宇超;周斌;夏玉龙;杨刚;尉大业;刘光胜;田骥;张智鑫;郑洁;王先维;朱刚;赵波;王霄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5/02 | 分类号: | E01B5/02;E01B9/38;E01B9/68;E01B1/00;E01B29/16;E01B2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佳雪 |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钢轨、纵向承轨槽、连接装置、以及轨排大架,相邻两件所述纵向承轨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连,所述钢轨和所述纵向承轨槽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两根所述钢轨之间通过所述轨排大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底板、连接柱、顶板、以及扣压块,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二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底板用于与所述纵向承轨槽相连,所述钢轨通过所述扣压块与所述顶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表面标记有中心线,所述顶板上标记有钢轨底部边线,所述纵向承轨槽底部上表面标记有中心线,所述纵向承轨槽底部上表面中心线与所述底板上表面中心线对应,用于控制所述纵向承轨槽与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位置,从而确保所述钢轨位置精调到位后所述纵向承轨槽位于设计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板的顶面设置有轨底坡垫块,所述钢轨的底面与所述轨底坡垫块相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压块为L型结构,两个所述扣压块相对设置,分居所述钢轨的两侧,所述扣压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扣压块的另一端扣压于所述钢轨轨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承轨槽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栓孔,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通孔,相邻两件所述纵向承轨槽上的螺栓孔分别与所述底板两端开设的通孔相对齐,孔内安装有螺栓将相邻两件所述纵向承轨槽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件所述纵向承轨槽连续布置作为一个纵向承轨槽单元,相邻两个所述纵向承轨槽单元之间预留有空隙作为道床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承轨槽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连接装置,所述纵向承轨槽单元中相邻两件所述纵向承轨槽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排大架安装于所述钢轨底部与所述纵向承轨槽顶面之间的空隙,纵向位置安装于两根钢轨所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之间,将两根钢轨固定形成轨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纵向轨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铺纵向承轨槽:以一定间隔铺设两组纵向承轨槽,多件纵向承轨槽连续铺设作为一个纵向承轨槽单元,两个纵向承轨槽单元之间留有间隔;
步骤2:安装连接装置:对每个纵向承轨槽单元进行安装连接装置,在每个纵向承轨槽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1个连接装置,每个纵向承轨槽单元中相邻两个纵向承轨槽之间的接缝位置连接1个连接装置,纵向承轨槽中心线与连接装置底部中心线对齐;
步骤3:安装固定钢轨:左右两组纵向承轨槽的连接装置顶面分别安装两根钢轨,钢轨两端分别伸出纵向承轨槽的断面,钢轨轨脚分别与连接装置顶板标记线对齐,然后固定钢轨;
步骤4:安装轨排大架:在钢轨底部和纵向承轨槽顶面之间安装轨排大架,轨排大架纵向位于两个连接装置之间,间距可调;
轨排大架竖杆和撑杆待轨排初铺时再安装,每个轨排组装完成后按照步骤1-步骤4的步骤再次组装其余轨排;
步骤5:轨排吊装运输:将轨排吊装至隧道内平板车上,运输至施工地点,将轨排吊装初铺;
步骤6:轨排初铺:安装轨排大架竖杆和撑杆,初调轨排的中心线和轨面高程;
步骤7:道床钢筋模板施工:道床钢筋模板运输至现场,道床钢筋绑扎,模板安装;
步骤8:轨排精调固定:采用全站仪及轨检小车精调轨排,竖杆调整轨面高程,撑杆调节轨排中心线;
调整完成后在管片底部固定纵向承轨槽,防止浇筑混凝土时纵向承轨槽上浮;
步骤9:道床混凝土浇筑;
步骤10:拆除工装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145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大规模生产的达巴万星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体化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